我有三个假想敌。既然是假想敌,意思就是我也不确定它们是否真实存在,但它们让我寝食难安。它们分别是:总让我紧张的小恶魔,阻碍我开始做事情的懒惰虫,和随时到来的死神。我们相爱相杀,我虽然没有彻底将它们绝杀,但是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个人的斗争心得。
让我紧张的小恶魔
我经常会紧张,比如参加面试,或者为一次重要的活动做演讲,或者要拍摄某档节目。每当这些事情发生前,这个小恶魔就会蹦出来,让我焦虑不已。但是事后再回首,又觉得根本没什么。
我后来慢慢知道了这个小恶魔的控制逻辑,它的力量=期望/准备。我之所以会紧张,要么是期望值过高,要么是准备不足。那么要消减它的危害就很简单了,要么降低期望值,要么提高准备的程度。
降低期望值需要勇气,我只要表现出自己最好的那一面就可以了,至于别人喜欢自己与否,那是我无法决定的。一个人完全没有期待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可以决定期待的是什么。在做任何事情前,我们更应该期待的是“我该如何表现出自己的最佳状态”,而不是“我要让所有人都喜欢自己”。
而提高时赋潭鹊淖罴逊绞剑褪亲鲂牧檠萘罚疃记霸谧约旱哪院@镅萘罚约喝绾慰迹绾慰刂乒蹋指萌绾谓崾U庵中牧榈难萘犯宋页浞值男睦碜急福匀梦医粽诺男《衲Ь筒换岢隼吹仿伊恕
阻止我开始做事情的懒惰虫
与让我紧张的小恶魔相比,懒惰虫导致的拖延症危害并没有那么明显,比如我有一天很想写一篇文章,但是马上会想到衣服还没熨,刚准备好熨衣板,又突然觉得熨衣服很无聊,应该把iPad摆到我的面前,拿来iPad我又开始想看什么好,看电影还是看美剧呢?最终决定看美剧,但是最近到底哪部美剧值得看呢?我又去网上看看大家的评价。刚打开网络就看到了王思聪准备发红包,于是赶紧通知朋友们转发,朋友们很感激,就和我聊起了明年去哪里一起旅行的话题……
懒惰虫的主要任务就是阻止你开始做一件事情,或者在你做事情的过程中不停地分散你的注意力。它的使命就是:让你把事情拖到不得不做的时候再开始做。那么怎么办?我的经验是不管什么原因,先开始做了再说。如果想写文章,就把手放在键盘上,不写完绝对不把手移开。
懒惰虫最怕仪式感,因为所谓的仪式感就是已经逼迫自己开始了,便很难再有放弃的机会。让自己的注意力在一段时间内聚焦在一件事情上,控制自己被打扰后转移注意力的冲动,始终记得自己当下在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这样,懒惰虫就被迫放弃眼下享受的可能,转而让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快速完成后再休息的打算上。
随时到来的死神
真正难对付的是最后一个假想敌。特别是在我40岁之后,隐约觉得身体大不如前,这个时候我竟忽然想起我也会死这种可能性,再加上隔三岔五就会听到某某某走了的消息,就觉得不知道何时,那个张牙舞爪的死神或许也会不期而至,来到我的面前。
按照心理学的解释,死亡是一个人最深层次的焦虑来源。对抗它的方式当然有很多,比如可以通过神学模式,去信仰一种宗教,来获得彼岸的解脱。我曾经听一个佛学精湛的高僧说每个人死后都会去极乐世界,因为我们所处的世界就是秽土,也就是某种程度的地狱。这么一想,我豁然开朗,活着已经是最差的状态了,再差能差到哪里去?这是一种神学解脱法。
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儒家的处理方式,一个人要做到不朽,就可以追求立德、立言、立功,当我老去的时候,我的功业、我的言论和我的德行依然在为我代言。还有一种处理方式是生物学模式的,我反正有孩子了,我的血脉和基因得以保存。
但我采用的是另一种处理模式,来自伊壁鸠鲁,很多人以为他是纵欲主义倡导者,其实他是享乐主义者。他说的享乐不是暴饮暴食,而是最大限度地享受精神愉悦。如此,你把自己活着的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来看待,那么不管死亡何时到来,你都无怨无悔。这个想法好极了,浑浑噩噩的人其实最惧怕死亡,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从未真正活过。但是每天都真正活过的人怕什么呢?如同卢克莱修说的那样:“我存在时,就没有死亡;死亡存在时,就没有我,所以死亡与我无关。”
每个人都有假想敌,与其患得患失地害怕它们伤害自己,不如找一种方式去控制它们,让它们变成自己的宠物。你应该想办法去驯化自己的宠物,而不是被自己的宠物每天遛来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