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人生出发的地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方水土,就叫故乡
  
  它是人生在清晨出发的地方,也是黄昏时最想回到的地方。
  
  它收藏着我们的童年和身世。它不决定我们的能力,但决定我们的秉性和气质。一个人最重要的生命特征,和它有关。
  
  沈从文曾说:“一个士兵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回到故乡。”
  
  沈从文一辈子都在写故乡。我去湘西,看的不是凤凰,是沈从文的故乡。我认为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眼里的东西也不一样。凤凰早已脱胎换骨,而沈从文故乡依旧。他的墓在那儿,他的魂魄和气息在那儿。
  
  故乡文学,盛放的不仅是风俗史、文化史,更是一部情感史、心灵史,老舍的北京、沈从文的湘西、陆文夫的苏州、陈丹燕的上海、于坚的昆明……
  
  阅读故乡,不仅是著述的任务,更是生活的任务,是每个人的精神课题。否则,我们有什么底气说自己是苏州人、西安人、长沙人、泉州人呢?
  
  哪怕物理意义的故乡已经死去,一个人也要在记忆里收藏自己的故乡,在精神上复活自己的故乡。
  
  曾问一位语文老师:现在孩子的作文还写不写“故乡”?答,几乎不写。也难怪,现在的孩子,你能让他把朝阳区、海淀区当故乡吗?其生活空间或许仅是某个区的某个小区,至于城市本身,由于体积巨大和眼花缭乱的变幻,人们已无法完成整体性和稳定性的“消费”,难以与这个地点发生深刻的感情和行为联系了。
  
  我写过一本书,叫《每个故乡都在消逝》,其中说:“当一位长辈说自个儿是北京人时,脑海里浮动的一定是由老胡同、四合院、五月槐花、前门吆喝、六必居酱菜、小肠陈卤煮、王致和臭豆腐……组合成的整套记忆。或者说,是京城喂养出的那套热气腾腾的生活体系和价值观。而今天,当一个青年自称北京人时,他指的大概是户籍和身份证。”
  
  书中继续说:“故乡不是一个地址,不是写在信封和邮件上的那种。故乡是一部生活史,一部留有体温、指纹、足迹——由旧物、细节、各种难忘的人和事构成的生活档案。”
  
  现代人,越来越成为故乡的陌生人。他们甚至在一个地方住了几十年,都未对它做过认真的打量,既不熟悉它的容颜,也不熟悉它的脉络和肌理,他们从未走进它的时光深处、遇见它的灵魂,并成为它真正的孩子。
  
  我想起自己儿时的作文,写“故乡”恐怕有十几次吧,这样的命题方式,虽然机械和懒惰,但在这种重复中,也包含一种努力,即从精神上走近故乡,去亲近故乡的灵魂。所以许多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模样记忆犹新,无论这世界多么大,无论去过多少地方,总有一个地点,让我刻骨铭心,它收藏着我的童年、我的成长,我是它的人,我仍在寻找和它的精神联系。
  
  毋庸讳言,当代社会,“家”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它渐渐疏离了家族、身世、故乡等意义,正越来越物理化、数据化,越来越接近“住宅”“地址”“户籍”等概念。它越来越薄,如一纸证书。
  
  在《城市的世界》中,社会学家安东尼·M·奥罗姆说了一件事:帕特丽夏和儿时的邻居惊闻老房子即将拆除,立即动身,千里迢迢去看一眼曾生活的地方。他感叹道:“对我们这些局外人而言,那房子不过一种有形的物体罢了,但对于他们,却是人生的一部分。”
  
  这是对故土的感情,这是对身世的感情。这种反应,来自美好心灵,来自真正懂得人生的人。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人生出发的地方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