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听乔布斯讲人生故事

  6月12日,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毕业日。苹果电脑CEO史蒂芬·乔布斯,这位缔造苹果,却被董事局开除,最后又重振苹果声威的传奇人物,来到斯坦福大学对毕业生述说自己的故事。
  
  今天,我很荣幸来参加全球第一流大学的毕业典礼。我没从大学毕业,老实说,这是我离大学毕业最近的一刻。今天我只说三个故事,不谈大道理,就这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九九归一
  
  我在里德大学念了6个月就办休学了。退学前,一共休学18个月。我为什么休学故事要从我出生前谈起。我的亲生母亲是大学研究生,年轻的未婚妈妈,她打算让别人收养我,相信应该请拥有大学学历的夫妇收养我。我出生时,她就准备让一对律师夫妇收养我。但这对夫妻最后一刻反悔了,他们想要女孩。所以,一对在等待收养名单上的夫妻,半夜里接到一通电话,问他们:“有一个意外出生的男孩,你们要认养他吗?”他们说:“当然。”
  
  后来我的生母发现,我现在的妈妈根本没有大学毕业,爸爸则连高中也没有毕业,她拒绝在认养文件上签名同意。直到几个月后,我的养父母同意将来一定让我上大学,她才软化态度。
  
  17年后,我真的上大学了。但我无知地选了一所学费几乎跟斯坦福一样贵的学校。
  
  我的蓝领阶层父母,把所有的存款都花在我的学费上。6个月后,我看不出念大学的价值到底在哪里。那时候,我不知道这辈子要干什么,也不知道念大学能对我有什么帮助,而且我为了读大学,花光父母毕生的积蓄,我决定休学,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
  
  在那时候,这是个让人害怕的决定;但现在来看,却是我这辈子作出的最好的决定之一。休学后,再也不上无趣的必修课,直接听我爱的课。只是这一点儿也不浪漫。我没有宿舍,我得睡在朋友家的地板,靠回收可乐瓶罐的5先令填饱肚子。但那时我追寻的兴趣,现在看来都成了无价之宝。
  
  比如说,里德学院拥有几乎是全国最好的英文书法课程。校园里的海报、教室抽屉的标签,都是美丽的手写字。我休学去学书法了,学了SERIF与SANSERIF字体,学会在不同字母的组合间变更字间距,学到活版印刷伟大的地方。书法的历史与艺术,是科学技术无法取代的,令我深深着迷。
  
  我从没想到过这些字,会在将来影响我的人生。但十年以后,当我设计第一台麦金塔电脑,脑袋浮想当时所学的东西,把这些字体都放进了麦金塔里,这是第一台能印出漂亮字体的电脑。如果我没爱上书法课,麦金塔就不会有这么多变化的字体。
  
  后来WINDOWS(视窗作业系统)抄袭了麦金塔,如果当年我没这样做,大概世界上的电脑都不会有这些东西,印不出我们现在看到的美丽字体了。当然,当年还在学写字时,是不可能把这些点点滴滴先串在一起,但是十年后回顾,一切就自然、清楚地发生了。
  
  我得强调,你不能先把这些人生点滴兜在一块;唯有将来回顾时,你才会明白这些点点滴滴是怎么串联的。你得要相信现在体会的一切,未来多少会连接在一起。你得信任某个东西:直觉,命运,或是因果也好。这种做法从来没让我失望,更丰富了我的生命。
  
  第二个故事:爱与失去
  
  我很幸运,年轻时就知道自己爱做什么。20岁时,我跟斯蒂夫·沃兹尼亚克(乔布斯的创业伙伴)一起在我家的车库开创了苹果电脑。我们拼了命工作,苹果十年内从一间车库、两个年轻小伙子,扩展为一家员工超过4000人、20亿美元营业额的公司。在此前一年,我们推出了最棒的作品———麦金塔,而就在我正要踏入人生的第30个年头,结果是我被开除了。
  
  自己创办的公司,怎么会开除自己?好吧,当苹果电脑日益扩大,我聘请一位在经营上颇有才华的家伙,他在头几年确实也干得不错。但我们对前景有很不同的想法,闹到分道扬镳;董事会站在他那边,炒了我鱿鱼,还公开把我请出公司。我整个生活的重心顿时消失了,完全不知所措。
  
  在这几个月里,我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更觉得令企业界前辈失望了:他们传给我的接力棒,掉了。我找了创办惠普的大卫、创办英特尔的鲍伯,跟他们说我把事情搞砸了,甚至想离开硅谷。但我的想法逐渐变了。我发现我仍然爱着曾做过的事业,在苹果的日子一点儿也没有改变我爱的事。即使人们否定我,可是我还是爱做那些事情,所以我决定从头来过。
  
  那时候我不知道,但现在回过头看,苹果开除我却是我人生最好的经历。从头来过的轻松替代了成功的沉重,释放了我,让我自由自在进入这辈子最有创意的年代。
  
  接着的5年,我创办了NEXT,又开了皮克斯,也坠入了情网。皮克斯制作世上第一部全电脑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现在已是全球最成功的动画公司。接着我的人生大转折,苹果购并了NEXT,我重回了苹果,反败为胜。同时间,我也有了幸福的家庭。
  
  我敢打包票,苹果没开除我的话,这些事绝不会发生。这是帖苦药,可是我需要这个苦。人生有时就像掉了一块砖头砸到你,但不要失去信心。你得找到你的最爱,工作是如此,爱情也是如此。
  
  第三个故事是死亡
  
  17岁时读到的一则格言影响了我:“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终会找到人生的方向。”过去33年,每天早上我都会揽镜自问:“如果今天是我人生的最后一天,那今天是我人生的最后一天,那我要做些什么?”当我连续多天都得出“没事做”的答案时,该改变了。
  
  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判断重大决定时,最重要的工具。因为几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名誉、所有对困窘或失败的恐惧,在面对死亡时,全都消失了,只有最重要的东西才会留下。用死亡提醒自己,是避免陷入害怕失去的欲望陷阱的最好的办法。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为什么不顺心而为?
  
  一年前,我被判定得了癌症。早上7点半做断层扫描时,发现胰腺里出现肿瘤,我甚至不知道胰腺是用来做什么的。医生告诉我,几乎确定是不治之症,大概活不过3~6个月了。医生要我回家,好好跟家人相聚,医生面对临终病人总是这样说。这代表你得在几个月内,把将来十年想跟小孩说的话讲完,你真的得说再见了。
  
  我满脑子都是这个判我死刑的诊断。到了晚上做了一次切片,内视镜从喉咙伸进胃再到肠子,还插了根针到胰腺取出肿瘤细胞。打了镇静剂后我不省人事,但是我太太陪着我,看着医生检查。她跟我说,当医生查看癌细胞后喜极而泣,因为那是非常少见的胰腺癌,可以用外科手术切除。我现在完全康复了。
  
  那是我最靠近死神的一刻,希望也是未来几十年最接近的一次。徘徊死亡关卡后,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想活着上天堂。但死亡是我们共同终点,没人逃得过。死,更是生命最伟大的发明,是送旧迎新、传承生命的媒介。现在新生代是你们,但不久的将来,你们也会年华老去,离开人生的舞台。抱歉形容得这么戏剧化,但这是真的。
  
  生命短暂,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阴影里;不要被教条所惑,盲从教条等于活在别人的思考中;不要让他人的噪音压过自己的心声。最重要的,有勇气听从自己的内心与直觉。
  
  求知若渴,虚心若愚。我总是以此期许自己。现在你们毕业了,我也以此期许你们: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非常感谢大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听乔布斯讲人生故事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