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某某车险打来的,我知道是个广告电话,但出于礼貌,还是耐着性子听他讲前言。但这个电话的内容很不一般——“我们监控到你昨天晚上7点20在网上查看了车险报价,所以给你打电话看有什么可以帮你……”我怒了:“第一我没有在那个时间上网,第二你们为什么要监控我的行为?第三,你们怎么会知道我的手机号?”我挂断了电话。
我很奇怪,就算我上网浏览过车险报价,人家就根据我的IP地址找到我的手C,难道我的一切个人隐私都变成透明了的吗?我忍不住背后发冷。
一同事告诉我,没错,这是真的。前两天,他想要帮一个亲戚看看房子,用手机上某个房地产专业网看了看房源信息,没有注册,也没有登记任何信息。之后,他就频繁接到该网站电话:“你好,我们注意到你在网上关注房源信息,希望可以帮到你,推荐合适的房源……”他当时倍感惊讶。
自从大数据理论出来后,越来越多的商家学会了大数据营销,我们就开始忍受那种无时不被一双眼睛盯着的感觉。去年底车险即将到期的前两个月,估计是保险公司数据库共享,或者干脆就是数据被打包出售给不同的保险公司了,那段时间,我接到各个保险公司前后不少于50人的营销电话,每个人平均给我5-10个电话,不管你在会议中、还是在开车,总是冗长的前言和问候,虚伪的礼貌和热情,我听到电话响都要恐惧接听了。
这一两年,大数据变得更恐怖了。有个有趣的段子在网上流传,说明什么是大数据——某人订餐,一报出自己的电话号码,接线员就调出了他家甚至他个人的全部信息:家庭住址、家里人员、年龄性别、职业收入,甚至健康状况、入院历史……这种一切尽在别人掌握中的感觉,让整个人马上就不自在了。
上淘宝买东西,上旅游网看看旅游信息,甚至百度一下什么资料,你都会发现大数据无处不在。某日朋友给我推荐一种小食品很好吃,她发来一个链接。我正闲着无事随手点开。其实就仅仅浏览了一下。第二天,我发现开机时弹出的淘宝小窗,就开始推送各种食品卖家的信息了。上百度查了下资料,之后很长的时间,屏幕右下角都会有类似内容的推荐。我知道,技术进步了,后台的数据记录和分析已经不稀罕了,你的一切行为、爱好都被网络的后台记录在案。我有一种无处遁形的感觉。
前几年,有种真人秀很受关注和质疑。为了展示家居用品,美女在透明的房子里生活,任人围观。我是习惯把自己藏起来的,成为众人焦点的美女当时非常令我同情。但大数据来了,我们,正在变得越来越透明。有一天,我们每个人都会变成透明房子里的人。技术,就像一个巨大的魔眼,让你无处遁形。
我想,那样的科技,一定是个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