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中国姓氏

  《中华遗产》2021年10月号,月刊

  最新一期的《中华遗产》杂志推出“中国姓氏”主题专辑,试图通过“寻姓问氏”,破解祖先留下的血缘与文化密码。

  1987年,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对中国姓氏的研究指出,中华民族正在使用和曾经使用过的、用汉字记录的姓氏一共有11696个。姓的起源与先民的图腾崇拜有关,如先秦的大姓姬姓,很可能来自周人对“熊”的图腾崇拜。倘若对中国姓氏进行寻根问源,不难发现中国古代史册记载的一个奇特的现象:万姓归宗。换言之,上以万计的中国姓氏,都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几大姓氏,而这几大姓氏往往都从女旁。究其原因,“姓”字本身就是一个会意字,即“女所生也”,可见姓氏制度本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中国最早期的姓,如姬、姜、姚等,多从女旁,就说明了这种情况。

  如果说“姓”是母系社会的产物,那么“氏”则起源于父系社会,“氏”的本意是根柢,引申为贵族宗族系统的称号,一般人是没有氏的。即所谓男子称氏,氏随父亲而来。到秦汉时期,姓氏逐渐通用,合二为一,姓氏合一这一模式一直沿用至今。

  民间有很多和姓氏有关的俗语,其背后都有很深的文化背景。如“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姓和名岂止不能随便更改,若提起父祖辈的名字不加避讳,都是很失礼的行为。这些都是源于对父母血脉的尊崇、对祖先血统的信仰。但在家族遭遇变故等极端情况下,为了保全性命,还是能够改做他姓的,即便如此,其本质上也是以一种灵活的方式延续和传承祖先的血统。

  历史上的中国的姓氏,也是分先后排序的。提到“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大家都知道这是《百家姓》的开篇之句。姓氏排行看似平常,实则是一个事关国本的政治问题。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士族门阀长期占据国家权力中枢,寒族子弟则几乎没有出头之望,姓氏便成为区分士族与寒族的重要标准。李唐时期,李世民决心革除门阀政治的旧弊。而改革的第一步,就是重排姓氏榜:皇族李氏第一,外戚长孙氏第二,原本的世家大族山东崔氏排为第三。所以,姓氏的排序,本质上和传统文化体系中的“权力位置”有关,以至于历史上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皇帝赐姓。如隋、唐两代帝国的开创者,杨坚和李渊,都曾有过十分特别的姓氏——普六茹坚与大野渊,这都是北周帝国奠基者宇文泰的赐姓。历代皇帝赐姓,大多是为了笼络朝臣,以示恩宠,或是用以表彰功绩。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中国姓氏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