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皇姑屯

传说清朝康熙皇帝为了私访民情,有一次他把自己打扮成一个侠客,骑着一头小黑驴,后边有几个卫士装他的徒弟,沿着一条小山沟,下乡访察民情来了。

一天,康熙走到现今河北省的隆化县地面,他们觉得又饿又渴,可是附近又没有旅店、饭铺。他们又走了一程,见路边有个破碾房。碾房里有一个姑娘,长得十分俊俏,正在套着小毛驴,忙着碾小米面。

康熙心中大喜,翻身下了小黑驴儿,上前问道:“这位姑娘,我们走得又饿又渴,能不能卖点好吃的给我们充饥?”姑娘仔细端详着这个挺威武的行路人,觉得相貌不凡,说话和气,便笑笑说:“不用买了。出门在外,谁都会遇上些困难。请你到我家里坐一坐,歇歇脚,吃饱饭再赶路吧!”

这时姑娘正好碾完小米面,卸了小毛驴,她领着康熙和几个改装的卫士,来到自家的小院。卫士把康熙的小黑驴,拴在院中的一棵枣树上。随后大家跟着姑娘进到屋子里。

姑娘的母亲见是一位神气十足的中年人和几个后生,就很客气地让坐,接着就烧水沏茶。然后,母女俩点火做饭。不大工夫,把饭做好了,端上来小米面饼子,还特意给炒了一大盘子鸡蛋。康熙一边同卫士们吃饭,一边高兴他说:“这小米面饼子又香又甜,真好吃啊!”母女俩见他们吃得挺香甜,心中也欢喜。

康熙吃完了饭,便同这母女俩拉起家常话儿来。他对姑娘的母亲说:“这位大嫂,你家里有几口人?”那大嫂回答说:“唉,我丈夫早就去世啦!我本姓王,人称王妈妈。这不,身边就这么一个闺女。我们娘儿俩呀,起五更,睡半夜的,纺线、织布、种地,还能勉强过日子。”

康熙看这母女俩为人老实厚道,待人热情,一时便动了怜惜之情,便说:

“我和你母女俩商量一件事,不知你们愿意不愿意?”姑娘的母亲说:“你有话,尽管说吧!”

凡个卫士看到这情景,心里直乐,但又不敢笑出声儿来。她母女俩,哪会知道眼前这人,就是当朝的皇帝呢!只听康熙很诚恳他说:“我想收下你的女儿作为义女,不知大嫂愿意不愿意?”王妈妈认为自己和女儿过日子,也不容易,如果认个干老,往后的日子,也许能有个照应。没等妈妈同女儿商量,这姑娘“咕咚”一下,跪在康熙的面前,口称:“义父大人在上,受女儿一拜!”康熙高兴地哈哈大笑道:“女儿平身,快、快起来,真是个聪慧的孩子!”几个卫士听到康熙说出“平身”二字,都憋不住地乐了,心想,皇上都露出身份来了,他母女还不知道呢!

康熙想了想,又说:“今后女儿出阁时,一定告诉我一声,我好给女儿陪办一些嫁妆。”王妈妈笑着说:“那敢情好!”就对女儿说:“丫头,你这终身大事,就靠你这好心的干老主婚选婿了!”康熙也不推辞,满口答应着:“好!女儿的事就担在我身上了!”

几个卫土又憋不住地笑了起来,都暗自替这姑娘高兴。

康熙告别她们母女时,母女送到村外,走出老远,才摆手分别了。康熙骑上小黑驴儿,向又一条深山沟里走去。

这母女俩回到家中,母亲突然后悔他说:“哎哟,咱俩光顾高兴啦,忘了问问他是哪里的人,姓什么,叫什么,今后咱可上哪去找他呀?”可她后悔又有啥用呢?康熙早就走没影儿啦。

单说康熙走出村后,在山沟里遇见了个打柴的老人,康熙叫卫士把实情告诉了那老人。老人知道了这件事情,便欢天喜地跑回来告诉了她们母女俩,说:“丫头那个干爹呀,嘿,可认着了。人家是当朝的万岁爷呀!”母女俩一听,喜得一连几夜睡不着觉,就把这件大事牢牢记在心里。天天盼着丫头的“干爹”——康熙皇帝能再来。

盼呀,盼呀,一年一年的过去了,总也没有消息,一晃盼了三十年!就是不见皇帝到来。其实,康熙早就把这件事忘了。可是,这姑娘,已经等到四十七、八岁了,还没有出嫁呢!

有一次,康熙率领文武官员和侍卫们又去木兰围场打猎,正好路过当年吃小米面饼子的地方。他忽然想起三十年前认干女儿的事情,便立即派人到姑娘家去看望她们母女二人。进家一看,才知道王妈妈早就去世了!那姑娘整年整月地愁眉不展,一人独居,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一直还在等她的干爹主婚选婿哩!

康熙听了这个消息后,心里很惭愧,他叹息着说:“唉,国事再忙,我也不该把我的义女忘了哇!生让我一句话,耽误了姑娘的青春!”康熙就派人间干女儿:“有何打算?”姑娘生气他说:“已经老了,我决心终生不嫁了!”康熙听了很难过,觉得很对不起这姑娘,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个补救的办法,就传下口谕,对这干女儿要以皇姑相待。并立即派人仿照京城历代皇姑府的样子,给她修了一座皇姑府,让这位年近五十岁的老姑娘在这里享受皇家的俸禄。这个姑娘,只好在这里过着孤独的晚年,了结一生。

从此,人们把这个小村庄改名叫“皇姑屯”,就是现在河北省的隆化县城。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皇姑屯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