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
“馒头大师”张玮:读懂过去,活好当下,面对未来
历史是一个个有温度 (图)
口述 张玮 采写 仇宇浩
五年多以前,2016年7月15日,张玮在“馒头说”上推送自己第一篇讲历史故事的文章《历史上的今天:奥特曼出生,杨贵妃自缢》时,从未想到有一天他的公号文章会结集成书。在他抽丝剥茧般的描述中,史书上的一个名字、一件事、一个小细节,都呈现出了一幅幅生动而鲜活的画面。他笔下的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的年份、数字、人名,而成为一个个有温度 ,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这恰恰是“馒头说”公号和畅销百万册的大众历史科普读物《历史的温度》系列吸引人的原因。
多读些过去
会更积极地面对现实生活
“馒头说”这个微信公号,其实我很早就注册了,想发一些随笔和感想,直到有一天我想拿原创标签,需要持续更新。写什么东西能持续呢?想来想去想到“历史上的今天”这个题材。一是因为我从小对历史感兴趣,本科专业也算与历史有关;二是有点取巧,因为网上有很多资料,每天在历史上发生过那么多事,只需挑几件感兴趣的评说一下就行,完全不会为找选题而烦恼。
写完第13篇推文,我获得了原创标签,却发现停不下来了──我有了一批每天会在固定时刻等我更新的读者。作为传统纸媒的写作者,我过去并不知道看我文章的读者有多少,他们是谁,看完文章后有什么想法。但通过“馒头说”我能真切感受到读者在后台消息和留言评论中给我的反馈,他们说喜欢看我写的历史故事,因为既客观又有温度。
我觉得大家爱读历史有几个原因:第一个是很多人在阅读时会有代入,就像看武侠小说,感觉自己是令狐冲,很过瘾;第二个是可以积累经验、吸取教训,边看边评判历史人物,会让人有一种智力上升的快感,我觉得读书必须要有快感;第三个是积累,看多了沧海桑田,看惯了风流人物登场谢幕,就知道花无百日红,心态就会平和下来,看其他问题的角度也会更通透。
曾经有读理工科的学生给我留言说,同学揶揄他看那些起因、经过、结果都已讲得明明白白的事情有什么用。我想了很久,也想了很多,最终这样回答他:“如果能多读懂一些过去 ,现在就会更积极地面对生活,会以一种更坦然的心态去面对未来。”这确实是我自己读历史的真实感受。我们处在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一个信息爆炸的环境,有时难免会迷茫、彷徨乃至焦虑,这时多读些历史,从中有所感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读者的期待和支持
是我坚持写下去的动力
我尽量用第三方、不带感情色彩的口吻还原历史事件,在每篇末尾都会写一篇“馒头说”的短文,或短或长,抒发自己的感受。我一直想表达一个观点:很多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都有两面性,不能跳出当时的历史环境,用全知全能的视角去评价那些人和事,这对当时的人来说不公平。
关于“有温度”的评价,效果有一点出乎我的预料。直到现在,依旧会有读者给我留言,说不敢在公共场合看“馒头说”,因为会哭。有的说在地铁上直接就哭了;有的说在公交车上哭得稀里哗啦;还有一位告诉我,在办公室看哭了,领导过来问我是不是被人欺负了。其实我对“有温度”的理解是,历史不是冷冰冰的,看似由时间、地点和一连串数据组成的历史事件,背后的主角其实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构成了历史。既然是人,就一定有人性,一定有故事,一定有温度。
我的“馒头说”开始越写越长。原来我的初衷是每天花半个小时,把我觉得有兴趣的“历史上的今天”几个故事串一串,简单点评一下。但越来越多的读者在后台留言说“不过瘾”“不解渴”,于是慢慢演变为每天只写一个历史故事,尽量把它写透。
我前三年都在写“历史上的今天”,写了三轮之后,发现选题比较难找了,因为值得一写或者读者感兴趣的历史事件不多。另外,读者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我公号里最受欢迎的文章是讲抗战故事的,很多人看了都会热泪盈眶,但我也不能天天写这一类故事吧?要是写了一篇可能不合他们胃口的,就有人留言说,你是不是最近比较累?这篇文章是助理写的吧?前三年我每天更新,但是太累了,就改成周更,持续了半年,又新开了一些有关音乐、电影等比较轻松的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