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在楼下和一群小朋友叽叽喳喳,玩得热闹。我站在阳台上俯看这群快乐的孩子。他们正围着一堆沙子,开“山路”,挖“山洞”,修“山寨”呢。
儿子负责绕着沙堆,开出一条蜿蜒而上的“山路”。只见儿子手脚并用,沙飞尘起,把山路修得有模有样。只是脸上满是沙粒,衣服上满是尘土,弄不好鞋子里已经灌满沙子了吧……
孩子们终于玩烦了,想换一个新“项目”。
儿子提议:“我们比跑步,看谁跑得快。”
大伙儿同意:“行,比就比。”
小家伙们要以沙堆为起点,跑到路的尽头再折回来,最早回到沙堆的就是“山大王”。只见小家伙们一溜儿排齐,弓起腰,撅起小屁股,等着有人喊“跑”,然后撒开“飞毛腿”,好去争第一。
“跑!”有人喊。
小家伙们像是一群鸭子,冲撞着、拥挤着向前跑去。我站在阳台上,看他们的热闹,并且对儿子获得“第一”蛮有信心,儿子就是“飞毛腿”嘛。
孩子们跑远了,我将头探出阳台,看到一只“小鸭子”落在了后面。是谁呀?跑步时歪歪扭扭,样子古怪,慢得出奇,脚底下像是踩了针尖一样。
呀!不是别人,正是儿子。
怪了,这小子平常跑步挺快的,今天怎么不太对劲呢?小朋友们很快都跑到了路的尽头,然后折了回来。
只有儿子还慢悠悠的,跑一步踱一步。小朋友们在终点起哄:“平平落后了,平平落后喽。”
儿子终于跑了过来,一屁股坐下来:“不算,不算,我鞋子里有沙子,所以跑不快。等我把鞋子里的沙子弄出来,再比一次。”
“再比就再比。”其他小朋友也不示弱。
怪不得儿子得了倒数第一呢,原来鞋子里有沙子。清理掉沙子,肯定就能跑得快了。
对了,我得赶快下楼去帮助儿子脱鞋子,倒沙子——这活计对儿子来说“技术含量”太高,他从来没有做过的,平时都是我帮他穿鞋脱鞋。
我刚要下楼,却停下来:“不,这次我最好不帮儿子脱鞋,让他自己脱,自己穿——这或许是让他‘长大’的一次机会呀。“
想到这里,我又回到阳台,看儿子如何表现。
不看不要紧,一看我吓一跳,儿子正坐在地上,仰头看着自家阳台——儿子一定是要喊我下去帮忙的。
我急忙把头一低,不让儿子发现我就在阳台上。
儿子在楼下扯着嗓子喊:“爸爸,快来,帮我把鞋子里的沙子倒掉!”
我假装听不见。
儿子接着喊:“爸爸,快来帮我。”
我还是假装听不见。
儿子都有点儿哭腔了:“爸爸——爸爸,来帮我脱鞋子!”
我的心有点儿软了,人家“脱鞋子”可是十分重要的事,咱不去帮忙,人家怎么重振雄风,如何在小朋友们面前找回“面子”?
儿子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要帮他!我藏不住了,转身准备直奔楼下。
谁知我刚要下楼,楼下的儿子却停止了呼喊。怎么回事?我从阳台上探出头来,见到——
儿子正努力地用自己的小手脱鞋子,很费力,儿子却很努力。努力,努力,终于脱下了一只鞋子。儿子抓着鞋子在地上磕了几下,将里面的沙子倒出来,然后再自己穿鞋子,同样费力,儿子同样努力。努力,努力,鞋子穿上了——我在心里喊:“儿子,你这不是自己会脱鞋子也会穿鞋子吗?”
儿子用了同样的努力,把另一只鞋子也脱下来,清了沙子再穿上。然后儿子站起来,冲小朋友们喊:“这下好了,我们再比,看谁跑得快。”
一群“小鸭子”又开始跑了。这次跑在最前面的是儿子,鞋子里没了沙子,他果然是第一。
我在阳台上看着儿子飞跑,很激动,不是因为儿子跑得快,而是因为儿子学会了自己脱鞋子,又穿上了鞋子。
孩子什么都不会做,是因为大人不放心孩子自己做事,而替他去做。对孩子不放心的家长总是不愿意放手,不愿意放手就永远不能放心,这常常是一个让人无比烦恼的家教循环。
其实大人对孩子放手,孩子才能长大的,孩子长大了,大人才能终归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