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喜欢在学习之前,先读几篇“打鸡血”的文章或者看一部励志电影以激励自己。虽然看完后会热血沸腾,但效果往往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因为这些励志电影和文章,没有给你展现生活的“毛边”。
什么是毛边呢?找一块粗糙的布料,用力把它撕开,断口处会有很多冗余的丝线,这就是毛边。励志电影和成功故事不会给你展现这些毛边,因为它会极大地削弱故事的戏剧性与张力,拖慢节奏,带不动剧情,也就带不起你的情绪。
曾经有编剧总结了一个基础的故事模型——英雄之旅,里面包含故事创作的七要素:目标、阻碍、努力、挫败、意外、转弯、结局。事实上,很多励志内容都是按照这个基础模子刻出来的。于是,你看到:主人公设置目标,夺得长跑冠军;遇到阻碍,缺乏专业指导;他发奋努力,每天苦练;再次挫败,由于训练不科学,与冠军失之交臂;发生意外,邻居恰好是退休的国家队教练;剧情转弯,生活将两个失意的人绑到一起,他们决定携手找回尊严;光明结尾,两人齐心协力终于站上了领奖台。
你看完这样的故事后血脉偾张,发愤图强。然而当你翻开练习册:嗯?跑道呢?哎?我的国家队教练呢?哎呀,状态不好,那赶紧看看人家主人公是怎么解决的,可是主人公好像从头到尾状态都很好,他跑了几天,所有的问题就都解决了。可是你在学习中需要面对的是很多具体的细节问题,而这些毛边,除非对剧情有助力,否则,不会出现在剧本里。
我们生活在媒介编织的世界里,这个世界是不会展示毛边的——明星好像从来不会出汗,剪辑师不会让你看到语言节目选手忘词的窘境,朋友圈里的蜡烛从不引发火灾。同时,我们正生活在越来越多的即时反馈里——算法机器24小时待命,当你无聊时第一时间向你推送搞笑段子;外卖小哥迟到十分钟,你就能获得补偿金;那边的商家说一年包教包会,这边的店主说我这儿只需要一个星期。
@会带来什么后果?毛边不见了。
可是现实生活里的毛边,是永远抹不平的。一旦把媒介和即时反馈带来的幻觉等同于显示,人就越来越无法忍受真正的现实。我们会抗拒真实,抗拒粗糙,害怕等待,丧失基本的耐受性;最严重的是:你的阈值大大降低,而心理预期却被过分调高。
于是,小情侣去旅行,碰到一点小障碍就会大吵,因为在他们看来,类型节目里的嘉宾明明都很顺利啊;很多人立志写作,却迟迟不肯动笔,因为手一放到键盘上就发现,原来写作真的需要时间,需要你一点一点、走三步退两步地完成,少一步都不行。没有即时反馈的日子,大家已经消受不起。
看剧可以快进,可生活是无法快进的。哪怕真的有这项技术,大家也不要购买这种遥控器。因为当你省略毛边的时候,你不是在减少波折,而是在删除“生活”。生活的奥妙就在于:否定了毛边,那么其本身的喜怒哀乐、丰富的体验,就不再成立。
人不仅要对自己的毛边有预判,对别人的毛边,最好也能有预期。
一位健身教练,看到两位学员同时开始撸铁——学员甲两个小时后仍然神采奕奕,学员乙半个小时就垮了——然后教练就认为:甲比乙更有意志力。然而,现实可能是:乙刚从坐了16个小时的工位上下来,正练得发奋时,他想到了妈妈的住院费还没攒够,一份方案还没交,练一会儿就得赶紧回家。而甲呢?练完以后他打个电话:“李师傅啊,可以把跑车开过来了。今天确实挺辛苦的,刚刚把任务派发给加班了16个小时的小赵。从明天开始,我打算休养半个月。”
每个人都是带着一大堆隐形的毛边,在你身边来来往往。这也是我为什么提倡,能不互撕,就尽量不撕。毕竟,对方可能不只是你攻击的对象,也是一个昨晚被婴儿折磨了一整夜的母亲。
让我们常想毛边,提高执行计划的韧性,遇见更好的自己;让我们常念毛边,照见他人生活的不容易,构建宽容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