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许多人都喜欢纠正和反驳别人。比如有人开玩笑说:“你在我心中是世界上最帅的人。”他也会反驳说:“你见过世界上所有的人吗?”
我的朋友小张就特别喜欢纠正和反驳别人。前段时间,我和小张一起参加一个小聚餐。席间,有个长年走南闯北的朋友感叹说:“南方人做生意都比较灵活,北方人做生意都比较死板……”没想到,他说一句小张就反驳一句:“南方人也不全会做生意吧?北方人也不全是死板的吧?”那朋友嫌小张太较真,小张则振振有词地说:“是你自己说话太绝对,无论南方北方,都有干得好的商人和干得不好的商人呀!”最后聚餐也被他们吵得不欢而散。
客观说,那朋友的话有一定的认知普遍性。只是如果非要按标准语法来说,他的话确实是不妥当的,因为他确实没有调查过所有的南方商人,也没有遇到过所有的北方商人,不能把话说得这么绝对,但“绝对的口吻”有时候不过是一种语言情绪,有情绪的语言事实上更具生命力。
科研需要严谨,但文学和日常聊天的生命力却在于情绪。如果非要说成“有百分之几的南方商人很錾猓邪俜种傅谋狈缴倘瞬惶嶙錾”,这样的语言就失去了生命力,只能算是“正确的废话”了。
前段时间,我去邮政储蓄银行办卡。在办卡时,有个哥们儿挤到我身边打算向柜台小姐咨询什么,在等待的过程中,他对我搭讪说:“现在的邮政卡,这个墨绿的颜色太难看了。”按一般常见的回答习惯,人们可能会回复他说:“不会吧,我觉得挺好呀。”或者应和说:“确实不太好看。”
这两种方式,我全都没有采用。因为如果我回复说“不会吧,我觉得挺好呀”,会让对方感觉我在反驳他,他心情会失落或尴尬;而如果我说“确实不太好看”,这不仅是违心的假话,而且还是过于纯粹的应付,显得不真诚,同样不利于展开话题。所以,我是这样回复他的:“是呀,不过如果后面能多添几个零,我一定会特别喜欢这个颜色。”
那哥们儿听后哈哈大笑。我这样回复是因为我理解他的语言情绪,如果非要和他辩论“这个绿色到底好不好看”,是很没有必要的,也是非常容易破坏原本轻松友好的氛围的,所以我并没有针对“卡的绿色”做回应,只是默认了他的观点或情绪,在默认的基础上绕开卡的颜色,用金额说话,自嘲钱太少才是真正让我不喜欢这张卡的原因。
在我办好卡要离开的时候,他还提出要加我微信。就这样,我们这对陌生人在愉快地聊了几句后就成了微信好友,然后互相道别说再见。我想,这或许会是一份友谊的开端吧!
朱自清说:“人生不外言动,除了动就只有言,所谓人情世故,一半儿是在说话里。”我认为朱自清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做人处世,说话确实是个大学问,但“说”在很多时候是从“听”开始的——你会“说”什么话,是基于你用了什么方式去“听”别人说的话。所以,当我们在“听”的时候,要学会理解别人的语言情绪,不要动不动就去做一些没有意义的纠正和反驳,那样就只能破坏气氛、伤人伤己——伤了别人,你还不自知;伤了自己,你还怪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