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发生在元代的一个故事。泰兴县有个村叫马驼沙,村里有一个农夫,叫司大,是富户陈家的一个佃户。
司大家很穷,交不起租子,正想着是不是把所佃之田还给主家,换点钱回来。主家旁边有一户人家,其主人叫李庆四,也是个佃户。这家伙心思比较敏捷,找到主家暗中游说,最终竞把司大的佃田夺走了。司大的心中虽然郁闷,但是也无可奈何。
李庆四捡了一个便宜,心情愉悦得很,杀鸡烫酒,宴请所有相关人员。司大也去了,结果在席间遭到了李庆四的无情羞辱。
司大无比恼怒,回到家后痛骂李庆四欺人太甚。司大的老婆只好苦苦地劝他道:“咱们没有家底子,这样的事情是难免的,就别去恨别人了。”
司大哪里听得进去,他被怒火冲昏了头脑,于是铤而走险,拿着火把连夜潜入李庆四家里,准备把他家烧个干净。正当他走到屋檐下,准备点火时,忽然听到屋子里有声音传来,侧耳一听,原来是李庆四的儿媳妇在生产。
司大一下子动了恻隐之心,想:“我痛恨的是李庆四,不是他人,何必杀这对母子呢?”于是把火把扔到沟里,回家去了。
仇不报了,生活还得继续。佃田被人夺走了,司大没有别的收入来源,只能够转行去酿酒。但是,天无绝人之路,没想到他在这个领域居然颇有天分,酿的酒大受好评,家境竟然慢慢地富裕了起来。与此同时,李庆四家里由于各种原因,日益衰落下来。
过了十年,李庆四过不下去了,所佃之田也面临着要还给主家的危险。司大一听,报仇的机会来了,他也用了李庆四之前的手段,把田地夺了回来。他还办了个宴会,把李庆四请来,当众羞辱了一顿,总算是把这个仇给报了。
李庆四不反思自己的过错,反而怒火中烧,恨司大恨得咬牙切齿。他把一个火盆点着,端出去,打算把司大家给烧了。李庆四到了司大家,正要把火盆往屋子上倒,忽然听到屋里有动静。他探头一看,巧了,居然赶上司家媳妇在生产。
看着刚出生的小娃娃,李庆四端着火盆,心里一下子犹豫起来。忽然,有人从屋里出来,他吓得把火盆一扔,转身跑了。
到了第二天,司大来到院子里,看到地上倒扣着一个火盆,觉得奇怪,再一看盆底,上面写了一个“李”字。
司大顿时明白了,这是在重演他多年前的事情啊!当年他要去烧李家,因为赶上人家儿媳妇生孩子,]下手。如今人家要来烧自己家,赶上自家媳妇生孩子,他也没下手。这简直是天意啊!
司大取了五千钱,登门拜访李家,诚恳道歉,说自己那天席上侮辱了李庆四,心里过意不去,给他送点钱来赔罪。李庆四哪里料到会有这么一出?心中怀疑司大是来耍他,便称病不起。
司大哪里肯答应,把他硬拽到村里酒馆。两人喝酒到中途,司大对李庆四说:“当年啊,你孙子是子时出生的,那时候我拿着火把准备烧你家,幸亏有那孩子,我没动手。昨天我儿子出生,你带着火盆来,也没动手。咱们两个都有仁慈之心,所以未酿成大祸。你想想看,如果当时你我只顾泄愤,不讲怜悯,岂有如今的大好生活?这种一时气急便要对方家破人亡的意气,以后一定要控制才是。”
李庆四听了,也是汗如雨下,连连称是。于是两个人洒酒起誓,将恩怨一笔勾销。李家有了司家帮衬,境况逐渐好转。两家从此都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虽然它只是元代的一则劝善故事,但是对现代人的生活,似乎也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