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不知道深夜是什么,不知道孤单是什么,不知道十二平均律是什么,自命不凡却又自视清高,直到经历了艺考,才明白,这一场我们所以为的孤注一掷,实际上是上天赐予我最好的礼物。
1。少年心事当孥云
和很多术生一样,今年年初,我便开始穿梭在各个城市参加艺考,每一场考试于我而言都是未知的,原本就不充足的时间被切割成两半,一半忙于艺考,一半兼顾着文化课学习,艺考前因为自己拍的短片得到了部分关注,但当我走进考场时,发现考官和来自全国的竞争对手对自己根本就是一无所知,不屑一顾,而身边的战友也偶尔半开玩笑地对我“冷嘲热讽”。这样的局面对于曾经自信满满的我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和落差,对我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挑战,我开始怀揣不安和危机感,在几万人的艺考里摸爬滚打。
北京的冬天,足肤皲裂而不知,穷冬烈风,我们一个个头发蓬乱,皮肤干燥。在这个来去匆匆的季节,无数次的希望在无数次的失望前撞得粉身碎骨,无数次的激扬在无数次的颓丧下摔得头破血流。艺考是现实的,每次走出考场,总会看到有人喜悦,有人哭泣,有人前一秒满怀期待,下一秒便订好了回家的火车票,转身离开。每个人都比昨天更加明白梦想和现实那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同时比昨天更加拼命努力挣扎,试图挤过那道窄窄的独木桥,哪怕明知是徒劳。
可能艺考靠的是部分运气,但我觉得幸运一定会眷顾努力的人。还记得刚到影路的时候,因为陌生的环境和莫名而来的孤独感,我经常形单影只,但后来渐渐地身边出现了一两个朋友,偶尔一两句寒暄和问候,顿时觉得干涩的北京突然多了好几分暖意,那时的我觉得自己是极其不幸运的,刚来北京,离开父母的管辖,像脱缰的野马,想要尝试自由至上的随性生活,差点没了生活的节奏和原有的初衷,在激烈的竞争环境里,难免开始变得多疑和自卑。
艺考时相伴而行的朋友很重要,当然竞争对手也很重要。
2。中戏制片的“独家秘籍”
不要自怜,不要自傲,不要自卑。
刚接触编导的艺考生可能不太了解这个专业,我可以给你们分享一下我掌握的考试技巧。
艺考结束后,我拿到了中传的编导和数媒双证,以及中戏制片第四名。中戏和中传的区别较大,中传的编导考试路子比较正,可能有个性的同学不太吃香。走个性化路线的学生走进中传考场,得摇身一变成为“乖乖生”,规矩地写影评和面试。但中戏制片的考试真的需要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独家秘籍”,最好能让老师记住你,在考试现场,即使只有几个小时,也要学会包装自己,但不要过分夸大。我觉得以下三点可供大家参考。
不要自怜。我们常常会因为自己的努力而满足,开始给自己划定界限,慢慢地放松自己。考南艺的时候我就犯了这个错误,最后导致自己南艺首站失利,自己在考试的前一晚熬夜背台词和练习仪表,不断给自己十分可怜却无人心疼的心理暗示,直到上了考场,我才知道没有谁比谁不努力,只有谁比谁更努力,一个考场十个人,总会有一个人碾压全场,即使做不到最突出,但他们背后的付出一定是你无法想象的,不要总给自己施加同情,也不要过于祈求别人的期待,还没走到最后一步,就没有十足的底气来界定真正的付出和努力应该是什么样的。
不要自傲。艺考的考场上人才荟萃。不要因为白己曾经拍了一部剧或者出了一本书便沾沾白喜。艺考下来我觉得考官看重的不是我们过去的成绩,而是我们的潜力。老师们更喜欢考查我们的性格。艺考考场上,会有五花八门的考题,究其根本就是观察学生的方方面面。比如,考中戏制片专业三试辩论的时候,并不是争个谁输谁赢,而是在辩论的过程中看谁更沉稳,更有耐心,或者谁更开朗,有组织能力,而不同性格的人,则可能被认定成未来大学班级巾某个职位的最佳人选,我们不能排除这一点的可能性,虽然这样的概率很小,但是做白己,并且发挥自己的长处,一定没错。
不要自卑。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明明白己可以,但因为担忧太多,整个人也不自信起来。我见过最沉稳自信的,是一个本科毕业又考本科的朋友。基本每次考前培训都能看见他的大白牙,可能是包袱轻,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看出他的白信和坦荡,这样的心态也使他畅通无阻地进入国戏导演最后一试。但也有相反的例子,我特别好的朋友,因为过度焦虑和白卑,在不断攀比中渐渐心态失衡,没有经受住落榜的打击,差点抑郁,好在还有众多朋友的安慰,朋友才得以释怀,我觉得,无论以什么姿态初出茅庐,可以有不自信,但千万不要自卑,用平常心面对这场看似残酷的竞争,实际上它是给我们的艺术生涯多了一个谈资和创作的灵感来源。
艺考前,还有一个“技巧”很重要,就是听话,听父母和老师的话很重要,尽量避免一意孤行。我有几场考试,因为不那么听话而吃了闷亏——放弃中戏演出制作专业的复试而选择北电管理专业的初试,这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有什么事情尽量不要憋着,还是要尝试着找老师聊,或者和父母沟通,心态和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考试发挥,注意缓解压力是上策。
(在线阅读空间小编为您推荐,阅读意林、故事汇、青年文摘等就上在线阅读空间64ba.com)
以上都是我对于艺考的总结和小小的建议,妄言,姑妄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