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一个月前检查出肝癌的。初始的症状一点都不明显,只是间隔三五天呕吐一回,打一天点滴或者吃几包药,症状立刻消除。
这种状况持续了一个多月,到后来,消炎药和点滴都不起作用了,我才开始有点慌。B超单子很清晰地显示,他的肝部有肿块。很快又做了一个加强CT,肿瘤这个事实就板上钉钉地确定下来。
从未有过的伤心让我几乎站立不住,再走几十米,回到自己家中,一进门便瘫软在地上。
我从来没有想过,他会以这种方式同这个世界告别。我更没有想到,看到他将近人生的终点,自己是如此的无法承受。
曾经,我一直以为自己并不爱他。
很幼小的记忆中,家里一直缺少他的位置。他和妈妈两地分居,大我两岁的姐姐,跟着他在县城读书,我则是跟随妈妈在镇上的中学,过完了童年。
他的孤僻和怪异人尽皆知。我印象最深的是岁时的一件小事。他新买了一辆自行车,周末回来,将车子仔细地放到家里便去了菜园。那时我刚刚学会骑车子,碰巧小伙伴来喊,于是斗胆将他的自行车骑了出去。
疯玩到傍晚回来,还没进门,就听到他的咆哮。待看到我,他老鹰一样扑过来,将我从车子上一把拎起来远远丢出去。那次,我磕残了门牙,到现在,那颗门牙还有小小的豁口。
妈妈和他吵了个天翻地覆,他二话不说载着姐姐就回了县城。黑漆漆的晚上,妈妈搂着我在床上小声抽泣。惊魂未定的我,上下牙齿打着颤,心里闪过一个朦胧的念头:“这人肯定不是我的亲爸!”
那个年代的他,压根儿不知道AA制这个名词,却是极忠实的AA制粉丝。这种状况在我脑子里印象深刻,以至于关于少年的所有回忆就是一个镜头,饭桌上他和妈妈用筷子夹着肮脏的纸币:“这是你的,这是我的。”那种庄重严肃的神情,根本不像一张床上的夫妻。
我上初中之后,爸妈已经结束了两地分居的状态,分离多年的一家人终于生活在一起,但想象中的幸福依然遥不可及。妈妈和我,他同姐姐,一家四口人好像围城内的两座孤岛,天天面对面,却几乎没有交集。
高中时,语文课上读到《葛朗台》,我的眼前总闪现出爸爸的影子。从小到大,我在这个男人身上没有体会过任何温情,在他的世界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钱”。即便是他最疼爱的姐姐,除了必要的学习生活用品外,他也从不为她多花一分钱。到后来,姐姐大学毕业,能够自力更生之后,我才惊讶地发现,她和爸爸也是那么的疏离。
而爸爸呢,每次看到姐姐,念叨的就是多年养育她的不易。话里话外的意思很明显,他已经付出过了,现在,该是姐姐回报的时候了。
姐姐没少给他钱,但他总是不满足,到最后,姐姐就很少回家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索取,每隔一段时间就给姐姐写一封信,巧立各种名目要钱。
我从心底里为有这样一个爸爸而感到羞愧。
大学毕业不久,我遇到了现在的妻子,准备结婚。那时候,县城的房价还不贵,一套房子不过几万元。
妈妈同他商量要给我买套房子,他难得同意了。房子买好后,他坚决要在房产证上写自己的名字。为了安抚他,房产证上真的写了他的名字,噩梦便从此开始。
从房子到手的那天起,和这个房子有关的一切,都得听凭他做主。装修、家具,甚至墙上挂一幅什么画,都得尊重他的意见。我和妻子稍微有一点不顺从的意思,他就大吵大嚷地让我们滚出他的房子。
实在没有办法,结婚一年后,我和妻子东挪西借总算凑够了他当初出的购房款。攥着钱,他这才消停下来。
婚后我本来是想将妈妈接到身边来的,但他不同意。而婆媳关系也的确是个难题,到最后,妈妈同他还是生活在原来的老房子里。那时候,他已经退休了,大段空闲时间里,他在老房子旁边的空地上开垦了一块荒地,春天种玉米,夏天种蔬菜。
附近住的老人,看到他垦荒,便也过来凑热闹。本来是消闲解闷儿的事儿,他却如临大敌,担心自己的庄稼被人偷,又怕其他荒地被别人多分多占。那两年,他天天挥汗如雨地忙碌,最终,偌大一片荒原全部被他开垦了据为己有才算罢休。即便这样,他还不满足,没事就在田埂上下功夫,今天侵邻家一寸,明天再侵一寸。直到对方察觉,一场口水仗之后,他才偃旗息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