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时介绍新当选的中央委员 延安革命纪念馆供图
“七大”代表证
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中,杨家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名字。
位于延安市区西北约3公里处的杨家岭,是延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在这里,党中央领导、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和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
不过,真正让杨家岭永载史册的,是1945年在这里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敲定会期:间隔十七年的党代会
1928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全国大会是党的最高机关,按通常规例,每年开会一次。”
然而,1929年,七大并未能如期举行。之后,七大召开时间一延再延,直至1945年才在杨家岭成功召开,中间相隔17年之久。
为何两次大会之间相隔如此长的时间?七大秘书长任弼时在七大预备会上这样说:“七大应早举行,但因战争关系,交通分割,迟至今天才开。”
事实上,关于召开七大的动议早已有之。1930年12月制定的《中共四中全会决议案》就把召开七大、总结苏维埃运动经验、通过党纲和其他文件作为“最不可延迟”的任务,1931年1月的六届四中全会重申要召开七大。但随后革命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召开七大的任务被迫延迟。
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日渐安定,召开七大又被提上议事日程。在1937年、1938年、1939年、1941年、1943年,中共中央曾多次作出召开七大的决定,但最终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被一再推迟。在此期间,中共中央领导、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和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
经过整风,全党思想空前统一,其他各方面条件也已具备,于是,中共中央书记处在1944年5月10日召开的会议上决定:立即着手筹备工作,准备召开七大,在7个月内开预备会,8个月内开大会;5月写出大会报告及指定发言的提纲,6月上半月成文;预备会开1个月,正式大会一部分公开举行,并可邀请党外人士参加。会议还决定,在七大前召开六届七中全会。
1944年5月21日,中共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在杨家岭召开。这次全会前后持续11个月,直到1945年4月20日才结束。全会主要讨论和修改七大的文件,并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最后原则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通过六届七中全会长达11个月的准备,最终完成了七大的各项预备工作,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条件已经成熟。
选定会址:多方选址后确定杨家岭
虽然七大是在1945年举行,但七大大会会址的选择、礼堂的筹建工作早在1939年就已开始。
当时,日军的飞机多次飞临延安上空轰炸,军民伤亡比较大,所以为了保证会议的顺利召开和代表们的安全,党中央在七大会址选择上是慎之又慎。
中央最初曾考虑在安塞修建开会的礼堂。1940年5月,负责这一工作的任弼时和李富春亲自到安塞县真武洞实地考察。后来觉得尽管那里环境隐蔽,便于防空,但离延安较远,交通不便,只好作罢。
接着,又考虑将会址放在枣园后沟,因为那里树木密集、高大,便于隐蔽,离领导人和代表们住处也不太远,便于往来。同时,离市区近,便于应急物资的采购供应。于是便在后沟西边山坡上比较平坦的山坳地上盖了礼堂,在附近打了窑洞。建成后才发觉,这里地方太窄太小,容不下那么多代表,而且只有一口水井,水质又不好,只得放弃。
最后,经多方考察,综合考虑,会址被定在了中央所在地杨家岭。确定会址第三天,时任中央副秘书长的李富春就请来建筑专家杨作材,要他设计一个修建方案。很快杨作材就拿出了两个方案,第一个规模比较大,可容纳所有中央机关人员在里面工作,李富春看后笑着说:“你怎么了,是要在这里建都吗?”这个方案被否决掉,采用了比较适用又有特色的第二个方案。
1941年,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开始动工,1942年建成。礼堂大厅长36米、宽34米、高11米,可容近千人,采用四个大石拱为主梁。建筑主要用材是延安遍地皆是的石料,同时又利用了陕北石匠高超的砌拱技术。这是延安当时唯一没有使用木梁或木柱的大型建筑物。
修建礼堂时对其用途严格保密,许多人不明白为何在边区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大兴土木,修建工程浩大的礼堂,到七大召开,大家才明白了原委。
代表审查:正式及候补代表75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