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红色故事会】“红色新闻山”上发出的“红色电波”

《边区群众报》的特点是突出了党报的群众性,即不识字的能听懂,识字不多的能看懂,因此很受边区群众的欢迎。记者 李旭佳摄

巍巍的宝塔山,中国革命圣地——延安的象征。

耸立的清凉山,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祥地——培养新闻战士的摇篮。

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延安成为中国人民抗战的大本营。在那个烽火硝烟的年代,在清凉山的一孔孔窑洞里,一批批新闻工作者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将党的主张通过红色电波和报纸从清凉山传向祖国的四面八方,传向世界各地,从而彻底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对党中央所在地延安实行的新闻封锁,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今,无数华夏儿女走进延安新闻纪念馆,寻找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的独特红色印记,重温新闻人的初心使命——

清凉山上的“光辉岁月”

清凉山、宝塔山和凤凰山三山鼎足而立。树木葱茏的清凉山自古就是文化名山、佛教圣地。宋朝时期,范仲淹等名臣良将先后以清凉山为阵地,谱写了一曲曲保卫民族家园的壮丽诗歌。

1937年至1947年,党中央在清凉山创办了新华通讯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解放日报社、边区群众报社、中央印刷厂等新闻出版单位,清凉山因此被称为“红色新闻山”。

8月5日,黄色的土地被晒得滚烫。一踏进延安新闻纪念馆,记者就被位于序厅中央的石基雕塑所吸引。石基上镌刻着1942年毛泽东主席为广大新闻工作者的题词:“深入群众,不尚空谈”。

“这寓意着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基石是从延安奠定的。”延安新闻纪念馆讲解员惠文学介绍,当年,党中央不仅努力建造一支强大的人民武装队伍,更致力于建设一支过硬的新闻宣传队伍。

“笔和枪一样是战胜敌人的两种锐利武器”。当年,广大新闻工作者舍生忘死,在潮湿的窑洞里创办通讯社、建立广播电台、发行报纸刊物,传播马列主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全国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提供抗战的信息。

出版马列著作、再现了当年新闻工作者的工作状态……延安新闻纪念馆展馆内部的原始旧址恢复了大量的历史场景,并配合以声、光、电等多媒体展示手段,形象地再现了党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的艰难岁月,让人身临其境。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1945年在“七大”会议上,陈毅再次赋诗称赞清凉山。

“延安新闻纪念馆是全国唯一的新闻事业专题纪念馆,毛泽东和博古是党的新闻事业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清凉山革命旧址管理处主任、延安新闻纪念馆馆长刘金林告诉记者,延安新闻纪念馆与革命旧址融为一体,相互辉映的陈展风格在全国同类纪念馆中乃属首创。

2004年,延安新闻纪念馆建成并对外开放,拥有藏品240件。2020年4月,延安新闻纪念馆被命名为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咱的报纸”就要讲给群众听

“有个好朋友,没脚就会走。七天来一次,来了不停口。说东又说西,肚里样样有。交上这朋友,走在人前头。”当时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则谜语,谜底就是1940年3月25日创刊的《边区群众报》(《边区群众报》后改名《群众日报》,是《陕西日报》的前身),也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咱的报纸”。

沿着清凉山拾级而上,错落在山坡沟渠的一排黄土窑洞便是边区群众报社旧址。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和老报样,生动地阐述着曾经发生在这里 ——

1940年春节前夕,周文与妻子郑育之等100多人经过千辛万苦从四川步行到延安。一天,他们在延河边散步时遇到了毛主席。毛主席邀请周文谈话时提出边区人民文化程度低,文盲多,应采取措施,普及和提高文化的问题,鼓励周文筹建“大众读物社”,编辑出版一份适合老百姓的、通俗易懂的报纸,并提议报纸名称叫《边区群众报》。

“报纸办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很受边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欢迎。报纸迟到一天,群众就会追问:‘咱的报纸为啥没到呢?’”在《边区群众报》诞生前后的回忆录里,郑育之这样记录,“《边区群众报》是产生在群众中,活在群众心头的一张报纸。”

到底是一份什么样的报纸,能让群众称为“咱的报纸”?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红色故事会】“红色新闻山”上发出的“红色电波”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