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武则天乾陵坏了大唐国运?

  “奶头山”风水阴气太重

  民间认为干陵的陵址是由袁天罡和李淳风二人择定的,但民间关于干陵的选址问题不只一种说法,还有一种传言刚好相反——这块风水宝地是由长孙无忌和李淳风选定,袁天罡反对。

  干陵所在的梁山因地貌酷似女性的一双美礼,当地人又称“奶头山”。此山近看奇伟,远观则低平,袁天罡认为阴气太重,弄不好李家的龙脉会让一个女人所伤,坏掉大唐的千秋好事。袁天罡的理由似乎很充分,梁山在九峻山的西面,而大唐的龙脉在其东,他认为已葬入李世民的昭陵所在的九峻山为大唐龙首。按堪舆术中的风水位序说和传统的封建葬制,儿子李治应该葬在老子的下首,从下方的金粟山、嵯峨山、尧山一带择选。

  长孙无忌和李淳风称是万年吉壤,袁天罡的意思则是“葬不宜”,面对截然相反的说法,李治一时也拿不定主意。昭仪武则天听说后心中窃喜,袁天罡曾算过有武姓女人要侵犯大唐,据说李治为此杀了不少武姓之人。更玄乎的是,袁当年曾给冒充男孩的武则天看过面相,称“若为女,当为天下主”。梁山风水格局不正好暗预她的命象?于是力劝李治不要犹豫,听舅舅长孙无忌的话没错,梁山陵址就这么定下来了。袁天罡知道皇帝的金口玉言难再收回,当时长叹“代唐者,必武昭仪”,此后果然应验。

  但对袁天罡的分析,长孙无忌心里也犯嘀咕,陵寝建成后从名字上找点平衡。时有大臣建议陵名定为“承陵”,取承继父亲李世民昭陵龙脉之意。长孙无忌则根据梁山位于西北,易理上属“干”特征建议叫“干陵”。不是说梁山阴气重吗,干属阳,为上;坤位下,属阴,卦义为顺——“阴阳相合定乾坤”,李治心中方释然,干陵名定。

  很明显,上述民间关于干陵择址上的传说是一种附会。仅以陵号来说,就不可信。实际上,干陵的名称是根据李治死后的谥号而来,由武则天钦定。李治谥号“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干陵中的“干”,取谥号中“天”之意;《周易》中,乾卦为“天”卦,各爻取龙为象。另外,武则天死后谥“则天顺(大)圣皇后”(“武则天”一名由此而来),也有一个“天”字,定名干陵合正理。

  李治初即位是颇有一番雄心的,但他后来患了头晕症,“风眩头重,目不能视”,只好让聪明能干的武则天助理各项事务,权力欲极强的武则天借机控制朝政,形成朝中“二圣”局面。

  重启干陵地宫“乱”了大唐龙脉?

  67岁那年,武则天如意当上了皇帝,但之后乱上加“乱”,广蓄薛怀义、张易之、张昌宗这些面首(情人),野史称后宫“面首三千”。最不敢恭维的是,李世民李治父子同玩武则天一个女人,武则天更风流,与女儿太平公主一起,母女共享一个男人薛怀义。这大概是中国古代帝王史上的绝版景观吧。

  但这些只能算是武则天的生活问题,并不算严重,风水先生认为她真正坏事的“乱”,是动了大唐的龙脉,坏在风水!除了上面说的择址在李世民的昭陵西侧,“风水位序”错乱外,还因为在李治入葬25年后,重启干陵地宫一事。根据封建帝王丧葬规制,皇后先死,皇帝可以开启地宫归葬;而如果皇帝先死,则将地宫封死,以后别人再不得扰动,即“尊者先葬,卑者不宜动尊者而后葬入”,只能在陵附近择址另建。可“位卑”的武则天要“乱”就乱到底,“乱”到要害上:偏偏要掘陵“归陵”。

  当了16年皇帝的武则天病死于洛阳,终年82岁(也是中国古代帝王中少有的高寿皇帝之一)。她自知篡位罪过深重,临终遗嘱,“袝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顺)圣皇后。”次年5月,由李显亲自护送梓棺回长安,三个月后与李治合葬干陵。说来也怪,武则天这么一“归葬”,问题真出来了。虽然之后出现了玄宗李隆基在位时的“开元盛世”,但大唐的国运就此埋下了祸害,社会矛盾加深,风波不断。

  大唐王朝自公元618年李渊受隋禅,至公元907年最后一位皇帝昭宣帝李枧禅于梁王朱全忠,共传20帝,历289年:包括武则天称帝改国号“周”的16年时间。此后,中国历史上又进入了一个大分裂时期,即“五代十国”。李家陵寝的龙脉受伤,导致大唐国运衰败,矛头首先指向武则天的干陵。

  除了干陵影响了大唐国运外,后期陵寝屡遭破坏,也让李家的风水宝地泄了王气,加速了大唐的灭亡。

  李治与武则天的干陵真有那么神吗,让大唐国运受伤?如果说风水位序乱了,那李世民将他父亲、开国皇帝李渊的献陵选择在泾水之东(昭陵下首)又怎么解释?不是风水被破坏加速了大唐的衰败,而是大唐导致了帝陵遭盔,这才风水不好,根本原因是封建帝王和社会制度本身的缺陷造成的。实际上,风水又算何物?干陵坏了大唐国运不过是附会之说!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武则天乾陵坏了大唐国运?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