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味同鸡肋的典故

  三国时期,魏蜀二国在汉中打仗。曹操进攻心切,而蜀军防守坚固,故攻不下。

  一天,曹操察看地形后回到军营,一愁莫展。继续打吧,还不知打到何年何月;退兵吧,又白白损失了那么多兵员粮草,真是进退两难啊。直到开晚饭时,还没有想出个所以然。他端着饭碗,望着面前一盆香喷喷的鸡汤,毫无食欲,只是机械地咀嚼着。

  这时,有位部将进帐请示今晚的口令。曹操望着桌上一根刚刚吐出的鸡肋骨,随口说到:鸡肋!

  部将遵命,随即向全军文武官员和士兵传达了鸡肋这一口令。大家听后,都觉得这个口令很奇怪,不知什么意思。只有担任主簿职务的杨修听了这鸡肋口令后,便忙着进帐去整理自己的行装。别人看后便惊讶地问他:你怎么知道要走了呢?杨修说:你们没听到今晚的口令吗?鸡肋这东西是吃起来没有什么味道,扔了又怪觉得可惜的。这正好比现在汉中的战事,进又不一定取胜,退又很可惜。曹操发出‘鸡肋’这一口令,这预计他要退兵了。

  果不出杨修所料,曹操不久就鸣锣撤退了。聪明的杨修却被曹操以扰乱军心的名义杀掉了。

  这句成语比喻事物并没有多大意味,但又舍不得丢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味同鸡肋的典故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