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家有巧媳妇

1.祸从天降

清朝末年,民间约定俗成,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这年的大年初二,闷丫娘一大早就往村口走去,打算接闺女闷丫回娘家

一想到闺女,闷丫娘的心里就堵得慌。闷丫去年出嫁,嫁给了镇上的李家。这李家倒是个富户,开着一家卤菜馆,生意红火,家里青砖房院、高骡大马,该有的都有,可关键是不该有的也有,这李家有着一个“活夜叉”。

夜叉是闷丫的大姑子,她为人又刁又狠,人们背地里就给她起了这么个外号。早几年她嫁过人,嫁过去后因为她性子泼,三天吵两天闹,把家里搅得狼烟四起,害得她男人得了气鼓病,时间不长就死了。活夜叉被婆婆撵回了娘家,不但没收敛,反而活得更肆意了。闷丫过门后,活夜叉算是瞄上了准儿,想尽法子欺负她,挑拨兄弟三天两头打媳妇。性子绵软的闷丫整天过得提心吊胆。

两个月前,闷丫生了个闺女,闷丫娘去探望月子,只坐了一会儿,活夜叉就灌了她满耳朵的风凉话,说什么败兴人、不是旺夫的命,头胎生丫头,好谷子都填了粪坑……气得闷丫娘饭都没吃一口就走了。

闷丫娘想着闺女,不觉已到了村口。此时村口聚集了不少乡亲,有人一见闷丫娘过来,便喊道:“闷丫娘,咱村就数闷丫的婆家富,我们今天可要抢你家的‘回娘馍’吃个够。”

闷丫娘听了,忙笑眯眯地接话:“好,好,吃‘回娘馍’,福财双得!”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是当地的一个风俗,大年初二回娘家的闺女都要给娘家送“回娘馍”。这“回娘馍”可不是一般的白面馍,做“回娘馍”,要用上等的新麦子磨面,再用极细的箩筛过三遍,直到筛出来的面粉细得喘口大气都能吹散。然后打甜井的水来和面,面和好后经过三揉三搓,醒发成筋力十足的面团,再揉成又圆又光的生坯,烧起旺火蒸。馍蒸好了,屋里院外都弥漫着清甜的麦香。这馍咬上一口,不软不硬,满口甘美。因为“回娘馍”形状圆圆的,象征着团团圆圆的福气,又因它是发制出来的面食,带着来年“发”的彩头,人们图这个吉利,初二一早就迎在村口,抢吃各家闺女带来的“回娘馍”。

这时,从村外远远地来了一辆马车,有人喊了一声:“有闺女回村了!”人们忙一齐朝村外看去,就见马车越来越近,这辆马车挺神气,高大的枣红马拉车,车上还搭着蓝布围幔,不用说,准是个富裕人家。

有人就说:“闷丫娘,准是你家闷丫来了,别家谁能套这样的车?”闷丫娘闻听,赶紧往前凑。马车到了跟前,果然,从车上跳下了闷丫的丈夫李友二。他个子不高,粗粗壮壮的,此时他站在众人面前,不知怎的竟有些手足无措。他不自然地冲着闷丫娘低低喊了声“娘”,便不做声了。

乡亲们都乐了,他们觉得这是姑爷腼腆,有人就冲着马车里喊:“闷丫,快把‘回娘馍’拿出来。”话音刚落,车帘里果然递出个挎篮。有个乡亲手快,一把接过来,掀开盖布就要拿馍,可这拿馍的手刚伸到一半就停住了,大伙直愣愣地盯着挎篮里边,都是一脸惊恐——只见挎篮里躺着几个蔫蔫瘪瘪、半生不熟的“回娘馍”,样子难看不说,更让人瘆得慌的是,每个“回娘馍”上都点着一个大大的白点儿。

“这是‘丧馍’!”有人惊恐地小声说,人们都倒吸了一口冷气。闷丫娘的脸色立刻变得煞白煞白的,她哆嗦着问姑爷:“这是怎么回事?”

李友二吞吞吐吐地说:“娘,闷丫没了,她昨夜……跳井了。”

闷丫娘一个愣怔,突然疯了一样扑向李友二,哭喊着:“我好好的闺女怎么就没了,你还我闺女……”乡亲们也都懵了,心想闷丫没了,那车帘子里往外递馍篮的人是谁?

这时车帘一掀,从里边蹿出一个人来,只见她瘦条子身形刀条子脸,长着一双老鼠眼,再配上一张地包天的兜齿嘴,说起话来嘴角还一歪一歪的。她不是别人,正是闷丫的大姑子,那个活夜叉。

她怎么跟来了呢?因为李友二是个没主意的憨性子人,遇到大事就有些傻眼,只有听活夜叉吩咐的份了。这活夜叉呢,她恨闷丫大年初一寻死,给她家添了晦气,所以便出了这个缺德主意,在初二一早给闷丫娘家村里送“丧馍”,让全村人都接晦气。

话又说回来,闷丫好好的怎么跳井了呢?说起来,这也是让活夜叉给逼的。

那时人们过年,讲究在家里边热闹,没人下饭馆,所以一到年三十,饭馆都关门封灶,伙计们都拿着封赏回家。闷丫婆家开的是卤菜馆,伙计一走,家里一应杂务全得闷丫一个人干。她直忙到初一晚饭时,趁着一家子吃饭,才有空去蒸明天给娘带的“回娘馍”。正忙着呢,孩子哭了,孩子一哭,闷丫的瞎眼婆婆心疼了,她让儿子把孩子抱过来,喂上点汤水。李友二刚要去抱,活夜叉不愿意了,她一拍桌子吼道:“哪有大年初一老爷们抱孩子的?初一抱了,你得抱一年!”说着话,一步窜到屋里,拎起孩子来到灶房,往闷丫怀里一扔,便骂开了:“你个败兴人,给娘家蒸馍看把你上劲的,你的丫头片子嚎丧,你没听见?成心添堵是不是?我让你蒸!”说着一扬手便将冒着热气的笼屉掀翻,屉里的馍“噼里啪啦”滚了一地。

闷丫憋屈啊,看着滚了一地的“回娘馍”,想想自己一年到头受的窝囊气,明天没有“回娘馍”怎么进村?娘的脸往哪儿放?越想心里就越窄,她把孩子奶足了放回屋,狠了狠心,一头朝院里的那口井扎去……

2.凤姑续亲

闷丫一气之下寻了短见,活夜叉害了人不愧疚反而生气了,她要送“丧馍”来报复。此时她见乡亲接了“丧馍”,心里乐开了花,便吩咐兄弟赶紧回家。不料兄弟被他丈母娘撕扯着脱不了身,活夜叉的泼性上来了,一指闷丫娘,兜齿嘴上下翻飞:“你闺女自己跳的井,没有哪个推她吧?这叫神仙地难留该死的鬼!还你闺女?我还让你还我家一口井呢,好好的甜水井让这死鬼糟蹋了……”

一番话把闷丫娘气得浑身打颤,一口气没接上,直直地就倒了下去。乡亲们见闷丫娘气昏过去了,赶紧七手八脚地救人。等闷丫娘这口气缓过来,活夜叉他们早走了。

真是欺负人到家了!人们摇着头,只好先把闷丫娘背回了家。到了家,闷丫娘躺在炕上干瞪着眼,不哭也不闹。请来的郎中说,她这是连悲带怒,气堵心窍,这口气窝在那里下不来,时间长了恐怕得要命。乡亲们看着直叹气,谁都束手无策。就在这时,只听“咣”的一声,从大门外闯进来一个人。

一见来人,大家眼睛都亮了,闷丫娘有救了。果然,这人一出现,闷丫娘“哇”的一下就哭出了声。

要问来人是谁?她就是闷丫娘的亲妹子,嫁在邻县,她听说了闷丫的事,便赶紧搭了大车赶来了。闷丫娘多年守寡,妹子没少帮衬她,姐俩感情很好。此时闷丫娘拉着妹子一边哭一边说了经过,气得妹子两手直哆嗦。老姐妹俩哭了一阵后,妹子冷静下来了,她想起一件要紧的事:闷丫这一走,撇下了襁褓中的女儿怎么办?等李友二再娶进一房,那时,一个后娘、一个夜叉,这可怜的孩子夹在中间还有活路?不行,得想个万全之策。闷丫娘的妹子是个有主见、办事嘎嘣脆的女人,就见她紧抿着嘴想了半天,点了点头,似乎下定了决心。

她拎起李家送来的那个馍篮,几步来到门外,“刷”的一把扯下门框上的春联,撕下未染上墨汁的地方,团成一个红纸团,用水洇湿,将丧馍上的白点一个个全都涂成了红色。

“丧馍翻红!”人们惊得瞪大了眼睛。原来当地有个风俗,哪家的媳妇没了,媳妇的娘家如果有意续亲,想将媳妇的妹子再许配过去做填房,就把“丧馍”上的白点翻红送回去。婆家那边收到翻红的“丧馍”,就不能再与别家议亲。

闷丫娘的妹子在人们惊异的目光中完成这一切后,提着馍篮来到一位族叔跟前,说:“叔,还请您老人家做主,派人将馍给李家送去。”

这位族叔哪敢应啊?谁不知道,闷丫娘就闷丫这么一个闺女,往哪给闷丫找妹子去?族叔小心地劝说:“她姨啊,你别生气,你姐就这一个闺女,这馍咋能送啊?”

闷丫娘的妹子咬了咬牙,说:“俺还有个闺女,不是闷丫的妹子?”这句话声儿不大,却惊呆了所有人。一旁的闷丫娘一听急了,冲妹子哭道:“妹子,你也就凤姑这一个闺女,哪能再填那个火坑?”

“姐,闷丫没了,可还留下个吃奶的孩子在李家呢,不能眼看着她也没命了。凤姑性子烈、命格硬,又从小跟着她爹识文断字的,不怕。”

闷丫娘一听妹子这话,心里对妹子充满了感激,但她想想还是不妥,就说:“那也得跟凤姑爹商量商量。”

闷丫娘的妹子干脆利索,说:“不用商量了,我做得了主。”要说过去的婚事就这么简单,凭的是父母之命,就闷丫娘妹子的这一句话,凤姑便进了李家门,也自此,李家那个活夜叉有了克星。

这凤姑人长得俊俏白净,百里挑一的好模样。她有一个异相,只要一发怒,两眉之间就会泛起一块水滴一样的红印,越怒越红,活像是二郎神的第三只眼,等怒气一消,红印也立马消失。她性子刚烈,小时候跟伙伴玩耍时,常因打抱不平而跟男孩大打出手,从没怕过谁。因为凤姑的爹是秀才出身,从凤姑小时起,就教她背四书习五经,所以十八岁的凤姑可以说是能文能武、手一份嘴一份的人尖子。

再说李家,一见闷丫娘家送来了翻红的馍,活夜叉不由得恨恨地骂:“真是不知死的玩意儿,又送来一个。等这个也跳了井,看你往哪儿淘换第三个去!”

3.将计就计

因为有“冲喜不过三”的讲究,所以李家在正月初三那天就将凤姑娶过了门。李友二一见凤姑,立刻心花怒放,好一个白净水灵的漂亮人,心里对丈母娘家充满了无限的感激,自然对凤姑百般怜惜。这本是挺好的事,却让活夜叉感到那么难受,直恨得牙痒痒,她暗暗筹划,一定要做点什么来改变形势。

凤姑是初三嫁过来的,转眼就要到正月初五了,这是买卖家开业的日子。按“李家卤菜馆”惯例,初五一早,掌柜的要用特制的长鞭在店门外甩响九鞭子,寓意长长久久。然后,掌柜的一家和伙计们一起在店里吃顿破五饺子,就算正式开业。这顿饺子可有讲究,饺子皮要擀成椭圆形,将长圆的两头对折,把饺子包成元宝形状,寓意招财进宝。最最要紧的一点是,饺子馅儿千万不能调咸了,因为咸跟“闲”谐音,犯了买卖家图兴旺的大忌。

调馅、包饺子都是内掌柜的事,所以初四吃完晚饭,李友二跟凤姑交待一番后便去店里忙活了。凤姑在家便开始和面、调馅。活夜叉一看偷偷乐了,她的机会来了,她要通过这个机会一举定乾坤。

凤姑将馅和好、面准备妥当,刚要包饺子,忽听屋里的小外甥女哭了。凤姑记着娘嘱咐的话,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这可怜的外甥女,不能让她受一丁点委屈,便赶紧擦擦手去抱孩子。

凤姑刚一离开,活夜叉就闪了进来,她撇着兜齿嘴,心里特佩服自己:略施了一个小计,把孩子掐哭就引走了凤姑。只见她飞快地拿过盐罐子,“哗”的一声朝馅儿盆子里就倒,然后快速搅拌几下,又赶紧溜了出去。

溜出去的活夜叉可并没走,她躲在黑影儿里偷偷地看着,见凤姑用背兜背着孩子进了灶房,根本没有任何觉察,很快就将极咸的馅都包成了饺子,活夜叉长舒了一口气。见凤姑收拾利索回屋哄孩子睡觉去了,活夜叉心里说:“初战告捷。”现在她要等兄弟回来,再实施第二步计划。于是她盘腿坐在炕上,竖着耳朵听着大门的动静。

终于,大门“咣当”一声响,李友二回来了。活夜叉“噌”的一声蹿到门口,说:“兄弟呀,你可回来了,那小娘们早就睡了,姐可不能不给你等门。”活夜叉这边小声说着,一转身,吓得一哆嗦,只见凤姑就站在她身后,正笑盈盈地看着她。“你……你没睡?”活夜叉有些尴尬。

凤姑微微一笑,说:“我睡了,可被院里的母驴叫唤给吵醒了,这不,出来看看这牲口。”说完转身就回屋了。

活夜叉这个气呀,心想:这个天杀的,我还没开始整治你呢,倒先听了骂,看我不把你治死!她神秘地冲李友二招招手,说:“兄弟,明天的破五饺子可不吉利呀!”李友二不明白,问:“咋能呢?”

活夜叉低声说:“这小娘们可狠呢,可着劲往馅子里倒盐。唉,原以为她嫁过来是过日子呢,谁知她是搅日子来了。”活夜叉就是活夜叉,瞎话说得就跟真的一样。

“那……咋办?”李友二又没了主意。活夜叉叹着气说:“还能咋办?都包成饺子了,看来,只有明天‘使破解’了。”

什么是“使破解”呢?过去的买卖家,如果不慎犯了忌讳,总会用某种办法去弥补一下,这个弥补办法就叫“使破解”。李家卤菜馆对饺子馅儿咸的破解法是抽“咸”,取个忙里才抽闲(咸)的谐音,具体怎么做呢?说白了,就是用鞭子去抽把馅儿调咸的人。

原来活夜叉的目的就是要在明天当众用鞭子抽凤姑!

李友二有些犹豫,对姐姐说:“这使不得吧,闷丫就是想不开才跳了井,凤姑刚进门,如果因为这再想不开……”活夜叉哼了一声说:“你以为这货还是闷丫?就是你把她推井里去,她都能自己爬上来!你不趁这机会治服她,她就要骑在你脖子上拉屎了。”

李友二摇摇头,叹了口气,没再说话了。

初五早晨,鞭子九响后,李家卤菜馆店门大开,大家团团围坐,等着凤姑上饺子。活夜叉悄悄把鞭子往兄弟跟前挪了挪。这根鞭子是用牛皮条编成的,鞭绳长一米五,鞭根有大拇指粗细,这要是一鞭子抽下去,血沫子都得溅起来。活夜叉想象着凤姑挨抽的样子,只恨时间太慢了。终于饺子上桌了,每人一碗,一碗里九个,凤姑摆好碗刚要坐下,活夜叉赶紧夹起自己碗里的饺子就咬了一口,哎哟,果真极咸极咸的。她心里高兴,脸上却表现得非常痛苦,故意“呸呸”连啐几口,大声嚷着:“咸,太咸了!”

她这一嚷,气氛立刻紧张起来,馅儿咸了,这可是关系到来年兆头的大事呀!于是谁也不敢动筷子了,一齐看向李友二。说实话,李友二和凤姑新婚燕尔,他哪舍得打这个媳妇,所以事到临头,他就想混过去得了。

活夜叉可不干了,她将鞭子递给兄弟,说:“兄弟,祖上的规矩,犯了忌讳,赶紧抽‘咸’!”

店里的伙计都眼睁睁地看着,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李友二一狠心,慢慢举起了鞭子。就在这时,突然听到一声“慢着”,只见凤姑凤眼圆睁,问道:“饺子馅是我亲手调的,怎么可能会咸?”

“哼!”活夜叉都要笑出声了,心里想:正因为是你调的,所以它才会咸。表面上她却对大家正色说道:“大伙儿都尝尝,看是不是咸!”

“好!”凤姑也不示弱,她把筷子递给瞎眼婆婆,说:“娘,您老做评判。”

瞎眼婆婆举起筷子,李友二也忙丢下鞭子,先坐下来尝饺子。其他人一看掌柜的吃了,也都跟着夹起饺子咬了一口。这一尝不要紧,李友二立刻皱起了眉头,他有些恼怒地抬起头,可是没冲凤姑,而是冲着活夜叉说:“姐,这馅哪咸?”

一心等着看戏的活夜叉愣了,怎么可能不咸呢?再一看大伙的表情,都疑惑地看着自己,她忙从李友二碗里夹起一个饺子咬了一口。这一口让她浑身一激灵,妈呀,简直出了鬼,明明极咸的饺子怎么一点也不咸了?

活夜叉愣怔的工夫,凤姑说话了,她俯下身子问瞎眼婆婆:“娘,饺子咸吗?”瞎眼婆婆本是个老实人,见儿子和伙计们也都吃了,她只能实话实说:“不咸。”

“那好!”凤姑一把抢过桌上放着的鞭子,冲活夜叉说:“姐啊,今天是开业的好日子,可你偏偏嚷嚷‘咸’,犯了忌讳。祖宗既然有规矩,那我就只好抽‘咸’了!”说着话一扬手,一鞭子就抽向了活夜叉。凤姑自小身手利索,动作快得根本不容人反应过来。这一鞭子下去,活夜叉回身一躲,可没躲过,一下子抽在了后背上,疼得她“嗷”的一声蹦了起来,抱着脑袋就窜进了伙计堆里。凤姑看着她那副样,扬着鞭子可没罢手,看意思还要抽。

这时,一个人过来劝凤姑道:“内掌柜,开业的喜庆日子您就消消气,再怎么说她也是掌柜的姐姐,看着掌柜的面子吧。” 凤姑一看,来人是卤菜馆的头灶大师傅范四。这时,李友二也赶紧借着话头劝凤姑:“听范四师傅的劝,赶紧伺候娘吃饺子吧。”

凤姑微微一笑,见好就收。活夜叉一举定乾坤之计就这样失败了,她怎么也想不明白,倒了那么多盐的饺子馅怎么就不咸了呢?

原来昨天后半夜,凤姑的小外甥女忽然哭闹不止,凤姑想起娘说的,小孩子肚脐没封全,哭闹多半是肚子疼,要将盐炒热,包到布里给孩子焐肚子。她便举着油灯去灶房炒盐,这一拿盐,猛然发现盐罐子里的盐少了半罐。她立刻想起先前自己背着孩子回来时,好像看到人影一闪,当时自己没多想,现在想来一定是有人使坏了,多半是活夜叉偷偷把这么多盐都倒进馅儿里了。一会儿天一亮这些饺子就得下锅,这可怎么办?凤姑两眉间的水滴红印越来越红,她紧咬嘴唇想主意。过了一会儿,就见她两眉间的红印慢慢褪去,凤姑有了个好主意。

凤姑带着一根针去煮饺子,一大锅饺子,除了用笊篱圈住一个给活夜叉留着,其余全部用针在饺子底扎出了细密的小眼。煮饺子时,锅里的沸水从密密麻麻的小眼里进入,冲走了咸味,煮出来的饺子不仅咸淡正好,还带着汁水。

4.暗盗秘方

这些活夜叉哪知道啊?她的如意算盘落了空,脸也丢大发了,早晨挨了一鞭子,臊眉耷眼地逃回家后,一直到后半夜还在炕上卧倒呢。后背上的鞭伤火烧火燎,她的心里更是又惊又恨。惊的是,放了那么多盐,怎么说不咸就不咸了?难道是闷丫有灵,在帮凤姑?恨的是,兄弟竟眼睁睁看着媳妇抽自己,连个屁也没敢放,还有自己瞎眼的妈,竟然不管不顾地说饺子不咸……她越想越恨,恨得心里直抽抽,暗道:如今这情形,这个家横竖是不能呆了,得赶紧想办法。想到此,她一咬牙爬了起来,她要去找一个人。

活夜叉要找哪个?就是白天为她求情解围的头灶师傅范四。这个范四跟她的关系可不一般,早两年前就勾搭上了。范四做梦都想自己开一间卤菜馆,可李家卤菜馆是百年老号,有不少招牌菜,尤其是“清卤牛肉”这道当家菜,片片挂着腱子花,纯色无酱、清清爽爽,吃在嘴里却滋味醇厚,吃过的客人没有不赞的。像这类招牌菜,是李家的祖传秘方,只有李友二会做。范四一直琢磨着怎么把李家的秘方弄到手,他跟活夜叉好,也是为了这个。

范四是头灶大师傅,在前院有一间单独的屋子。此时活夜叉熟门熟路地溜进去,一进门她就宣布说要给范四一个惊喜。

活夜叉拉住范四,鼠目含情地说要嫁给他。范四一听,热血立刻上涌,不过不是激动的,是吓的,他想哭。这是怎么说的,费了两年工夫,秘方没到手,夜叉到手了。

一看范四不情不愿,活夜叉使出了杀手锏,她斜眼看着范四,说:“李家卤菜的秘方我从我娘那偷来了,而且我娘钱匣子里的银票我也都拿来了,要是用这钱去盘间铺面、开个卤菜馆……”

范四听到这里两眼瞪大了,活夜叉的这个主意可太有吸引力了。

要不怎么说活夜叉毒呢,见范四点了头,她索性六亲不认,跟自己的亲娘亲兄弟使了一个“卷包烩”的绝户计,把李家这几年挣的钱都卷走了,拍拍屁股就嫁给了范四。

活夜叉梅开二度,李家总算获得了空前的清静。不料清静的日子没过多久,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镇上突然冒出一家“范家卤菜馆”,菜单竟和李家卤菜馆一模一样,就连当家菜“清卤牛肉”也分毫不差。

这在行内叫“呛行”,用今天的话说,就叫“不正当竞争”。李友二一打听,呛行叫板的正是范四和自己的亲姐姐。李友二气坏了,当时的饭馆行业规矩严谨,各家都有自己的特色,绝不能全盘照抄别家的菜谱。若有人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挑衅,就要打一个“灶台擂”,决出正宗。为了李家卤菜馆,李友二要向“范家卤菜馆”挑战打灶台擂!

灶台擂有着严格的规则,挑战的一方,要接对方所下的菜单,接菜单三日后开擂。如果挑战方能在开擂现场做出菜单上的菜品,则为挑战方获胜;如果做不出菜单上的菜品,则为应战方获胜。胜者原地营业,败者立即摘幌子关张。

李友二很自信,他从小跟爹学手艺,卤、炖、炒、氽、煮,哪一样不是手到擒来?他去娘屋里拿钱,要提前准备上好的食材,专等对方下菜单。可他这一拿钱就傻了眼,钱匣子里装着银票的锦囊现在却装着一堆烂纸,银票不见了!不仅如此,更可怕的是,另一个装着祖传秘方的匣子也不见了。娘这屋里从来不进外人,不用问,准是被活夜叉拿走了。

天塌了!李友二和他娘都是老实人,出了这样的大事只剩慌神儿了。尤其是李友二那瞎眼的娘,一个劲地流着老泪,说自己对不起祖宗,把李家的家底儿给弄丢了。

凤姑劝婆婆说:“银票丢了就丢了,咱还有店,有店就不愁赚钱。”

哪知瞎眼婆婆一听,哭得更厉害了,她说:“李家的家底哪是那些银票呀,李家的家底是那些秘方!”

凤姑一听,松了口气,心想,秘方更好说了,哪道菜的秘方李友二不是烂熟于心?她劝婆婆:“娘,秘方丢了不怕,哪天得闲了让友二说,我给写,再写一份出来放匣子里给您老收着,不就得了?”

不料瞎眼婆婆摆了摆手,说:“秘方可不是这样就能补回来的。”

这话倒把李友二和凤姑给说愣了,瞎眼婆婆便告诉两人,这秘方里藏着一个秘密。

原来,写秘方的那一张张发黄的薄纸,其实根本就不是纸,是李家的老祖宗用浓缩后的卤煮老汤,掺入糯米汁子制成的薄片。而秘方上的那些字,是用笔蘸上豆蔻、花椒、八角等作料研磨成的汁写上的。正宗卤菜,有两样必不可少,一个是秘方,另一个就是多年的老汤。这李家的老祖宗是个精明人,他琢磨出了这么个办法,把老汤连同秘方融为一体,传给了后辈。

这个秘密,李友二和活夜叉都不知道,按规矩,这是老一辈归西前才能说的。不料还没来得及说,秘方就落到了外姓人手里,瞎眼婆婆怎能不伤心呢?李友二知道后也气得不行,正生气呢,有伙计来报,范四和活夜叉已经派人把打擂的菜单送到了李家卤菜馆。

5.智解菜单

李友二赶到店里接过菜单一看,立刻就傻眼了,菜单上列了四个菜:皮包骨、皮包水、皮骨皮、皮碰皮。

这叫什么菜?这范四两口子真黑心,不知下了多大工夫淘换来这几个歪菜。李友二接了菜单就开始琢磨,琢磨了两天,愣没解出一点意思。看来,这百年老号就要毁在自己手里了。

实在没招了,李友二只好眼泪汪汪地向凤姑如实相告。他觉得对不起媳妇,这几年挣的钱没了,秘方也丢了,更要命的是自己还做不上来这四个歪菜,连李家卤菜馆也保不住了。

李友二本以为凤姑听了也会哭天抹泪,哪成想凤姑听后竟很平静。她说:“钱没了没关系,做这四样菜的材料不用去买,用咱铺子里现成的材料就成。”

李友二一愣,他不敢相信地看着凤姑。凤姑对他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番,李友二听了,兴奋地一拍屁股就去准备了。

第三天很快到了,李家卤菜馆内座无虚席,行内精英们会集一堂,当中主桌前坐着几位业界前辈,他们是被邀来做评判的。李友二和凤姑作为挑战方,坐在主桌的左手,范四和活夜叉作为应战方,坐在主桌的右手。

在主桌的正对面,设了一个灶神台。打灶台擂的规矩,要请出灶神爷主持公正。灶神不像其他神,他只受灶火不受香火,所以在灶神像下新砌了一个灶台,灶台上安了一口大锅。此时灶膛里的火旺旺的,把大锅里的热水烘起了如雾般的袅袅水烟。

一位评判上前将李家卤菜馆和范家卤菜馆的店幌子一左一右地摆在了灶台上,意思是,先把它们交给灶神爷看管着。等一会儿分出输赢,赢的一方拿回幌子,输的一方幌子要被扔进灶膛里烧掉,让灶神爷收回去。

几位评判带着众人给灶神爷施过礼,灶台擂就正式开始了。

靠左一拉溜有四个灶台,此时灶台上安着的四口大锅徐徐冒出热气,阵阵诱人的香味飘散开来。就见李友二掀开第一个锅盖,第一道菜“皮包骨”出锅。大家一齐朝他手里的大盘子望去,只见一盘清卤鸭掌颤颤巍巍,在盘里隆成了小山。鸭掌只只卤得通透晶亮,凝脂般的掌皮内细骨如玉。大家纷纷持箸品尝,轻轻一,鸭骨即脱,留下胶质的肉皮,软烂鲜香,绝了!“嗯,皮包骨,好!”一致的叫好声中,几位评判点了点头。

李友二再掀锅盖,第二道菜“皮包水”出锅。就见白色的盘子中,堆着如葡萄珠般黑亮黑亮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一盘清卤牛眼。这牛眼在清卤前已剔净眼肉,用卤汁浸泡,入足了味,所以经大火快速氽卤,牛眼形状完美如珠。用筷子夹起一只,就如同托着一颗硕大的黑珍珠,晶莹剔透,薄皮内清水涓涓,“刺溜”一声入口,浓汁满颊泛香。“嗯,皮包水,好!”叫好声中,几位评判又点了点头。

接着第三道菜“皮骨皮”出锅。只见一个大平盘上,摆放着一片片雪白的东西,如同特大的百合花瓣,这是一盘清卤羊耳。薄薄的羊耳,两层皮夹一层脆骨,吃在嘴里皮糯骨嫩,泛着羊肉特有的鲜香。大家纷纷挑起大拇指,“好,皮骨皮,好!”几位评判对视一眼后又点了点头。

李友二越战越勇,他再掀锅盖,第四道菜“皮碰皮”出锅。就见一个大深盘里有半盘浓汤,雪白的鱼肚就如叶叶小帆,挂着卤汁浸在汤中。鱼肚就是鱼泡,这种东西一经热卤,泡内的气体被压出来,只剩下两层皮,正应了“皮碰皮”。评判们乘热夹起鱼肚入口,嘿!外脆内黏,越嚼越香。“好,皮碰皮,好!”

人们一下子轰动了,四道菜样样合题,色美味鲜,李家卤菜馆获胜无疑了。几位评判站起身来,一齐走到灶神台前,他们要按规矩把范家卤菜馆的幌子扔到灶火里,宣布李家卤菜馆为正宗。就在这时,忽然传来一声破锣般的叫声:“慢着!”

随着话音落地,活夜叉腾地站了出来,她撇着嘴对大家说:“我们也给诸位上一道菜,大家品了以后再说谁是正宗。”

6.天道好还

一听活夜叉也要上菜,大伙儿都愣了,刚才没见他俩做菜啊,怎么上菜?

只见活夜叉一回身,从范四手里拿过一个匣子,高举过头,炫耀地向大家展示了一圈。李友二一见,汗立马下来了,怎么呢?这个匣子他认识,正是李家盛秘方的匣子!这时就听活夜叉说道:“爹临死前把李家卤菜的秘方传给了我。大家想想,秘方在我手里,谁才是正宗?”

这无中生有的一番话,还真把在场的人给唬住了,几位评判也面面相觑。要知道,按照行规,有祖传秘方者方为正宗。形势急转直下,大家的目光齐齐地看向李友二。

此刻李友二左右为难:秘方是被偷走的,可这话不能说,一说出来就等于承认自己手里没有秘方,也就等于承认人家是正宗了。李友二偷眼瞄向一旁的凤姑,就见凤姑静静地坐着,两眉间的水滴红印却越来越红。过了一会儿,红印慢慢褪去了,凤姑站起来,呵呵一笑,对大家说:“秘方好好的在我家里放着,哪可能落到别人手里?”

活夜叉笑了,心想,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她故意激凤姑,说:“既然你说秘方在家里,那你敢不敢去拿来让大家当场验看?”

凤姑把头一扬,一双秀目瞪视着活夜叉,说:“好,我这就去拿!”

李友二急了,心想:这下麻烦了,凤姑年轻气盛中招了。虽然这几天,他背诵、凤姑写,两人已经又录下了一份秘方,但那是写在普通纸张上的,和活夜叉那份写在糯米老汤薄片上的秘方一比,真假立判啊!想到此,他暗暗一拉凤姑,想阻止她的莽撞。凤姑却没理会,站起身就走了。

场上的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场静极了。一小会儿的工夫,凤姑回来了,她手里托着一个和活夜叉那个一模一样的匣子。李友二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活夜叉一见,忍不住连连冷笑。她太清楚了,她娘的两个匣子,放秘方的被她连锅端了,凤姑手里那个,只是原先装银票的匣子。于是活夜叉步步紧逼,对凤姑说:“既然你说匣子里有秘方,那敢不敢把匣子放到灶神爷跟前,咱当着灶神爷的面,以店立契,然后开匣验看?”

人们一听这话,立刻议论纷纷,都说活夜叉做事太绝了,对买卖人来说,没有比“以店立契”更狠的赌约了。这等于说,打赌双方在灶神爷面前把店押上,输者要连店带伙计都送给对方,自己光杆子走人。

凤姑被活夜叉拿话一激,脖子一梗,说了声:“敢!”

活夜叉心里憋着乐啊,脸上的肉丝儿都横了。这时,一位评判将两家的秘方匣子摆到了灶台上,有人拿来纸笔,一会儿的工夫,两份以店立契的字据就写好了,只等签字画押。

活夜叉激动得鼠目泛光,故作娇嗔地把字据往范四手里一塞,丢了个眼风,说:“你来画押。”范四抑制住想吐的冲动,在字据上摁了手印。

这边李友二哆嗦着手拿契约,犹犹豫豫地刚要画押,却被凤姑一把抢了过去。此时她仿佛刚醒悟过来,后悔得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拿着那张契约满屋乱转。一会儿到灶神爷跟前磕头,一会儿双手合十望空膜拜,嘴里嘟嘟囔囔地求闷丫姐显灵救救她。

过了半炷香的工夫,凤姑静了下来。她把契约递给李友二,平静地说:“画押吧。”

双方画了押,两个秘方匣子又从灶台上拿到主桌上,人们“呼啦”一下围拢过来。李友二心里绝望到了极点,他找了个墙角,双手抱头冲着墙角就蹲了下去。

先打开凤姑的匣子,只见匣子里赫然摆着一个锦囊,锦囊上绣着一个大大的“李”字。“啪!”凤姑突然一把将匣子合上了,她对评判说:“李家的秘方就装在这个锦囊里,一直以来秘不示人,既然今天要当场验看,也得两家同时往外拿秘方。”

活夜叉胸有成竹,根本不怕。她斜了一眼凤姑,拿过自己那个匣子,“啪”的一下打开,嘴里说着:“大家尽管看。”

此时全场静极了,大伙儿看看匣子,又抬眼看看活夜叉和范四,就像在看一对怪物。活夜叉不明白了,低头一看,浑身猛的一哆嗦,妈呀,闹鬼了!只见匣子里空空如也,比猫舔的都干净,刚才还好好的秘方哪去了?

几位评判愤怒地看着活夜叉和范四,本来灶台擂他们就输了,竟然还敢演这一出空城计,怎么让人待见?范四的脸涨红成了一块猪肝。活夜叉呢,此时只觉得天旋地转,她大叫一声:“有鬼啊,是闷丫,是她在捣鬼!”抱着脑袋就往外蹿去。

李家卤菜馆大获全胜,李友二简直像在做梦。他从墙角站起来,跟着凤姑送走了人们,还在纳着闷。他问凤姑:“你说,活夜叉偷去的秘方怎么就没了?”

凤姑拉着他到了灶神台前,一指灶台上安着的那口大锅,说:“秘方都在锅里。”

“嗯?”李友二更不明白了。

凤姑笑了。原来,凤姑听婆婆说李家的秘方是用老汤和糯米汁子制成的,便知道它们最怕高温和热气。画押的时候她故意假装后悔,又拜灶神爷,又求闷丫姐,折腾了半天,其实就是为了拖延时间。摆在灶台上的秘方匣子经过长时间的灶火炙烤,再加上大锅里冒出的热气这么一熏,匣子里那用老汤和糯米汁子制成的秘方纸便渐渐熔化了,最后化成了浓汁儿。巧的是,旧匣子底部有细小的裂缝,这些汁竟顺着小缝流了出来,沿着灶台的坡度一点不剩都进了大锅。所以最初的一锅水,现在已经变成了一锅香气浓郁的老汤。

李友二对凤姑充满了佩服与感激。从此,他和凤姑更相爱了,对凤姑的爹娘和闷丫娘更是侍奉得周周到到。每年初二,他都会亲自备上精心蒸制的“回娘馍”,带着凤姑和孩子给两家老人早早地送去……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家有巧媳妇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