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玩命的绝活

  民国年间,蒋、冯、阎大战,冯玉祥的西北军打出了威风。西北军中有个骑兵团长,打仗英勇,战功卓著,是冯玉祥手下的一员得力爱将,可是长了个软包头。他的头皮用手指一按能塌下二指深的坑。就为这颗软包头,他从小到当上团长,还从来没能痛痛快快地剃过一次头。为啥?刀一按一道沟,一使劲儿还不得割个口子?西北军上下官兵都得剃光头,这就让他作了大难。没办法,他只能剪刀不离身,头发长了剪剪,深深浅浅,就像是癞痢头一般,幸好有军帽遮丑。
  西北军驻扎河南时,南阳一带土匪猖獗,冯玉祥就让“软包头”带骑兵团到南阳去剿匪。不到一个月,土匪就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百姓们纷纷杀猪宰羊,犒劳骑兵团。
  “软包头”完成了军务,心中十分高兴。他早就听说南阳有个赊旗店,号称“天下第一店”,是远近闻名的商业古城。镇内有个“山陕庙”,是陕西、山西商人所建,还听说这赊旗店的老酒很有名。既然到了这里,怎么能不观观“山陕庙”,尝尝“赊店老酒”呢?
  一天,他换了礼帽大布衫,化装成一个商人,带了一个护兵,到了赊旗店。
  赊旗店果然繁华,镇中心的“山陕店”也巍峨壮观。“软包头”走进辕门,观赏了悬鉴楼、石碑坊、大拜殿,拜了殿里供的关老爷。然后出庙来到最繁华的瓷器街,只见一街两厢店铺林立,生意颇为兴隆。
  他正想找个酒馆,忽见路西一家铺子前围了一群人,还听到有人“哎哟”、“妈呀”地大声惊叫。“软包头”好凑热闹,就挤进去看,原来这是个一间剃头铺门面,门两边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上剃太上老君”,下联是“下剃五殿阎罗”,横批是“无头不剃”。
  “软包头”一看,心想:这小小的剃头匠真是站着说大话不嫌腰疼。再往店里一看,不由得吓了一跳,只见那剃头匠正在为一个顾客剃头,剃头匠每剃一刀,就顺势把刀子往上扔有四五尺高,到刀子快要挨着头皮的时候,他再顺势一接,捏着刀把儿刮一下。那雪亮的刀子上下翻飞,把那剃头客吓得紧闭双眼,紧绷着嘴唇,身子挺得硬梆梆的,跟树桩子一样,不敢动一下。
  “软包头”悄悄向身边的人一打听,才知道这剃头匠祖祖辈辈就在这儿剃头,练就了一手飞刀剃光头的绝活儿,人称“神刀匠”。
  “软包头”不动声色,等那个剃头客刚一剃完,他就挤上前去,往凳子上一坐,说:“师傅,来吧。”
  剃头匠说“好”,就换了盆热水,把毛巾在热水里湿了湿,然后拧出来叠成方块,在手指尖上打了个旋儿,才一手托毛巾,一手去扶团长的头。可一挨头皮,剃头匠就愣在那儿了。
  “软包头”翻眼看了看他:“哎,咋不剃呀?我还等着有急事要办呢。”
  剃头匠无奈地说:“大爷,你这头我剃不了。”
  “剃不了?那你门口的对子是咋写的?”
  剃头匠咂咂嘴,挠挠头,猛然变了脸:“你要真想剃,得依我三条规矩。”
  “软包头”料定剃头匠剃不了自己的头,就满不在乎地说:“条,条都行,你只管说。”
  剃头匠说:“头一条,不管我咋摆弄你,你都不能发脾气;第二条,不管我咋说你,你也不能犟嘴,只能顺着;第三条,剃一个光头,你得掏个光头的钱。”
  “软包头”哈哈一笑:“我都依你,再加一条,你要真剃好了,我给你个头的钱。”“说话算数。”“汉子口,将军令,一口唾沫一根钉。”
  剃头匠立刻来了精神,只见他把袖子一挽,按着“软包头”的头一阵猛洗,然后把湿毛巾往地上一丢,用脚使劲踩,毛巾上沾上了一层泥土和头发茬。剃头匠抓起来就往“软包头”脸上擦,擦得“软包头”一脸泥巴和头发茬,他还特意托着“软包头”的脸照镜子,说:“咋样,你这脸怪好看吧?”
  “软包头”心里气呀,真想扇他两耳光,可是当众应承了人家三条规矩,这会儿也不能耍赖,只得说:“比唱戏演小生的都好看。”
  剃头匠冷笑着说:“你要敢说不好看,我就往你嘴里抹屎。”
  “软包头”原本是一点就着的火爆脾气,平时谁敢如此作践他?想不到今天竟受到这个剃头匠如此无理的当众羞辱。可由于有言在先,他恨得头上直暴青筋,铁青着脸,暴瞪着眼,憋着气一言不发。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玩命的绝活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