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海边的卡夫卡读书赏析(3)篇

作者:村上春树著 林少华译 《海边的卡夫卡》是村上春树重要的长篇小说,比肩《挪威的森林》的成熟之作,迄今已译成逾五十种语言,销量超百万。书中特别收录村上春树首次为中国读者所作序言。本书以村上独特风格的两条平行线展开,一条描写少年“田村卡夫卡”立志成为世界上最坚韧的人,离开家乡踏上旅途,在一座旧图书馆遭遇一系列奇异事件,一条描写一名失忆老人在一桩离奇杀人事件以后走上逃亡之路,在汽车司机星野的帮助下恢复遥远的战争记忆。书中在构建魔幻现实世界、编织精巧复杂情节的同时,也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表达了忧虑,对日本的文化传统作出了反思。译者林少华教授对译文作了修订,纠正了部分误译、漏译。并新写了译序,对作品的含义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海边的卡夫卡在线阅读地址海边的卡夫卡读书赏析 第(1)篇

看完了纸质版的,想写个书评

刚刚看到网络版的简介了,觉得心里一下子就压抑了。是的,我忽略了一件事情,让人想哭的一件事情,可能是我太想看到结局了,这是一本看了一半还不清楚结局的书。卡夫卡的血……人不是中田杀的呀,但为什么,我还是想不明白,书中描写的明明就是中田刺杀了卡夫卡的父亲呀!这样的话,卡夫卡能顺利地走下去吗?而中田居然去世了,但他在梦中也回到过普通人的生活了,也再感受过一遍从普通人到不普通的人的生活,也许,让他自己选择的话,他会选择普通人的生活。但如果是先普通后不普通呢?感受对于生活来说很重要,中田活得也很宝贵了。

刚开始看的时候,对比一下名字,以为卡夫卡就是中田,前边这一段也许不是故事的高潮,但也让我愕然,那个老师的动作好激动,因为学生发现了她带血的卫生巾,对于学生是怎么发现的书上也没交代,但从描述中也可以发现那个学生也是个不寻常的人。

前面部分还有一段小字让我感到震惊,那就是“在梦中是控制不了的,强奸自己的母亲和姐姐,母亲才会带着姐姐离开家里。”(大致是这样的)但是,事实好像不是这样的吧?只是假说。小说“假说”这个词出现的次数很多。书中也出现了好多音乐,也许音乐和小说是融会贯通的吧!毕竟,它们都能陶冶情操。

看到面粉,鸡蛋,盒装牛奶,糖浆,黄油,西红柿,莴苣,~时纠结了一下后背了一遍。感觉就是对这些食物的描写有新鲜感,虽然与自己国家的类似,但感觉还是有些不一样的,或者说和我感受的不一样。

幸好卡夫卡没有和“姐姐”一起。很怕很怕他没能打破预言。最后回到15岁的他,让我很期待。15岁,大概初三的样子,澄澈的。

对书中三段哲学有深刻印象:

一是如果任何事情都能称心如意的话,生活也就没什么意思了。(生存→生活→生命)书中举了个例子:如果一支球队百战百胜的话那就没多大意思了。

二是我们的内心有迷宫,外部也有,找到外部的出口就能找到内心的了。

三是联系性,与“我”相关的事物的东西之间一定具有相关性。像鳕鱼和煎蛋,像鳕鱼→刀→沃卡。

感觉这本书也像一个迷宫。例如为什么“姐姐”是如此地克制,所以她男朋友这个角色安排得很巧妙才是,虽然是一个未出场的人物,但却成为了一个重要原因。而“母亲”则是受到了一种很强大的趋势里,大到梦游。而“母亲”和“姐姐”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母亲”带走了“姐姐”,但却不见“姐姐”在身边呢,小说里写到“母亲”也许有过几个小孩,内心陈述得这么随意,感觉她是不太重视孩子的。那么卡夫卡对于她的意义也许不太只是“儿子”的身份。

那个白白的被切断的东西是什么呢?

这个小说是围绕“诅咒”展开的,这样的诅咒好可怕,卡夫卡的父亲为什么要对卡夫卡说那句话呢?佐治找到“入石口”的地方也不知道在哪?忽然觉得能讲得通了,就是因为佐治打开了石头,诅咒才会发生,卡夫卡的父亲是一个不寻常的人,但他的不寻常是因为受到诅咒了吗?对了,笛子……笛子在后来又出现了,但貌似没细看。卡夫卡的父亲受到强烈的诅咒是因为他不仅和佐治在一起了,还被雷劈了吗?书中也总出现雷。感觉这本书可以问十万个为什么了……

在书中看到了“课题”这个词,真巧,前不久刚在《思维导图阅读法》中看到过这个词,为什么是课题而不是问题,因为课题是要被解决的根本问题,而问题是要被解决的问题。

感觉我们每个人都是卡夫卡,在挣扎中前进,在密密麻麻的森林中获取力量,在他步入森林决定扔掉一切装备时捏了一把汗,虽然在文章的安排中看起来他不会有什么事。

还有两个人在这本书中出现的篇幅也蛮多,不应该被忽略,一个是大岛,一个是星野,一个帮助了卡夫卡,一个帮助了中田。一个是“特殊人”,一个是“好奇者”。

喜欢这本书。海边的卡夫卡,愿安好。村上春树,谢谢你在保护着~

村上春树,真的有在很仔细地描绘着日本,而中国,能描绘中国现代文化的作家,我却没看到,也许是我涉猎得还不深。

海边的卡夫卡读书赏析 第(2)篇

昨晚看到十二点多,朦朦胧胧中睡去,设了早上九点的闹钟,结果七点多醒来又接着看这本书,看到结束。故事的结尾,卡夫卡回家了,他要回去接受警察的盘问,要回学校结束即将完成的学业,然后才会有自己随便怎么样都可以的生活。这个时候,经历了一场神奇旅行之后的卡夫卡,真正成了一个最坚强最勇敢的十五岁少年。等他一觉醒来,世界还在那里,他也会成为一个崭新的自己,一个将叫乌鸦的少年与自己融入到一体的十五岁少年。每个人的一生都像是一场长途旅行,关于诅咒和自我救赎,途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会有人想要把我们打入地狱,也会有人指引着我们前进。我们会在这条路上迷失,想要逃离,正如卡夫卡逃离父亲逃离家甚至试图逃离过去的自己。但我们也会遇到引路人,指导我们前进,直到我们找到真正的自己,找到与自己和世界达成和解的方式。这本书将现实与魔幻结合,一边是故事情节一边又极富哲理,有时候总觉得自己看不懂,每一处的描写都能触发不同的感想。但回头再看,其实怎么想都没有问题,卡夫卡象征着每个人,是你,是我,也是他。我也想起那时候的自己,直到现在也还是那个拼命想要逃离家逃离父母的少年,一直在寻求一个答案。但我也知道,这个答案只能自己去找到,别人怎么说或者说什么都无济于事,虽然早已过了十五岁,但我想,最后也一定会有一个人带着我,带我找到自己的答案。我也会在一觉醒来之后,成为一个真正的自己,过一个平凡但自认为惬意的人生。

海边的卡夫卡读书赏析 第(3)篇

估计是想象力比较贫瘠的原因,我不大看得懂隐喻,所以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绝大多数隐晦玄妙的段落我都是似懂非懂——当然更多的是不懂——匆匆掠过。不过这基本没有影响我的阅读体验,毕竟我不是来做课题,不需要学术般的探究精神。整个故事充斥着一股荒诞的气息,十五岁的少年卡夫卡就是在这种荒诞不经的世界里迷失了自我,或者说觉悟了自我——他发现了世界的荒诞。于是他筹谋许久,最终选择了离家出走,希望通过个人的反抗来对抗这种荒诞。然而未知的现实不会如人期待的那样发展,未来的某一刻也许会发觉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错误的,如坠深渊。可是也正是这彻底的破碎,让人可以走出之前的禁锢,可以在锁死的空间里发现通往另一未知方向的所在。只要不死,不臣服于这荒诞的世界,就总有看破它的一天。这大概就是我所看到的吧。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海边的卡夫卡读书赏析(3)篇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