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蒋勋说红楼梦(套装共8册) 读后感(3)篇

读后感 清尊素影 4年前 (2019-02-10) 13次浏览 0个评论 举报/投诉

作者:蒋勋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蒋勋说红楼梦(套装共8册)在线阅读地址蒋勋说红楼梦(套装共8册) 读后感 第(1)篇

《蒋勋说红楼梦》说了八辑,而我的心情依然是读红楼梦前的心情。

久久未动笔,今天试着挖一挖,权当对自己心情的一次“复盘”。

以这种方式第一次拜读曹雪芹的名著,纯属巧合。当时心情是如此放空一切,以至于身边朋友都疏于应酬,他们走的走,离的离,叛的叛。让人不禁怀疑我究竟做错了什么,为何会有这么多的不舍与歇斯底里。

就在迷茫之际,我翻开了第一页,蒋勋说《红楼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而我试图以此关照下我不堪的2018。

鲁迅说《红楼梦》最不可思议的是“悲凉之雾,遍被华林”。就像贾宝玉终究要长大,要跟儿时玩伴一一告别一样,2018对我来说或许也是个“中间点效应”(中间点会让我们泄气,此时它是低潮;中间点也可以引燃我们,此时它是火花)。而80回本解说的妙处就在于此,让人猜得到开局,却猜不透结尾(虽然结尾就在那里,却遭多位大家嫌弃),仿佛“甄”与“贾”仍在演义不息,风月场仍有“痴”与“义”。

50回的巅峰过后,王熙凤的“管理”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贾家终难逃幻灭。

当故事进展到“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曹雪芹对“情”字一遍又一遍升华后,我第一次体会到生命是可以有质感的,不管是小说塑造的生命还是你我的。

记得过年的时节,我跟一朋友分享了一段,史太君(贾母)在感到中秋节的凄清之余,还能有赏笛声闻桂花的雅致是多么动人。我记得那时候我很羡慕朋友有一个可爱的老奶奶真好。

总之,《蒋勋说红楼梦》带给我很多感动,不管是穿针引线的巧妙编织,还是雅熟共赏的精彩词藻。它陪我跨过了18和19之间的真空地带。我不敢奢望会有什么“神迹”发生,只求问心无愧。

蒋勋说红楼梦(套装共8册) 读后感 第(2)篇

初识红楼,印象最深的就是宝玉和黛玉之间缠绵悱恻、动人心弦的深情,也许那时心中也有期望,未来也尚未知,会羡慕那样纯粹的情感,怜惜黛玉的坚持和执着,还闷闷地想着,那么好的一对璧人,那样心思相通的人怎么就不能在一起呢?偏偏要一个悲悲切切地死去,一个荒荒凉凉地远走,勾人眼泪,让人久久无法忘怀。

直到读完此书,才发现《红楼梦》原本不是小儿女的情怀,也不只是悲切、凄怆和荒凉,其中也不乏平凡生活的情趣,人文的关怀和做人的豁达与智慧,无论是细节里人物情绪的把握,还是宏大场面中的周全铺排,都独见作者其匠思。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也是生活百科全书,它会给我们讲精致的做菜之道,也会传达给我们一些常见的药理,还有许多诗情画意,更重要的是透过日常生活的琐碎,不同个性人物的展现,讲起人与人的相处之道与科学管理方法,它不带偏见,无关好坏,只是讲命运、选择,渐渐理解了之前不懂的结局,明白了人生的无奈。

细细品读,才发现《红楼梦》原本是一曲青春挽歌,是人生最美好的年纪所经历的短暂繁华,是清澈的心思,是对每个灵魂的温暖关照,它不似现代青春小说那样轻,轻得让人记不住;它也不是现实题材剧那样鸡零狗碎,没有美好;它有青春的肆意洋溢,更有人生开阖间的大彻大悟,它引导我们最纯粹最美好的精神追求,让我们在不得不与现实妥协时也在心底留有一份最干净,最清澈的青春怀念。

经典总是百读不厌,总会在不经意读来发现新大陆,让我们跟着此书再去重新认识《红楼梦》。

蒋勋说红楼梦(套装共8册) 读后感 第(3)篇

有些遗憾可能就是你永远的意难平,比如红楼梦未完,不管别的续本是多少的心血和努力,都再也达不到心里的高度,就怎么看都是狗尾续貂,如蛆附骨。太阳落山以后,蜡烛无法替代,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一如我见过了浩瀚的大海,广袤的星空,最美的景,最深的爱,最真的情,最高贵的品质……就再也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为之疯狂迷恋了,因为这些全都是无法超越的存在,甚至无可比拟,所以再怎么做都只是拙劣的模仿,以及对其那种纯粹热爱的亵渎n看完8辑,最大的感受是读红楼还是要读原汁原味的原著,经过了别人的解读,虽然会有一些别开生面的角度,但是总觉得多了一些我不太适应的味道,反而少了很多的纯粹,就像有人要强行给你带上有色眼镜一样n其实红楼是一本反反复复看过很多遍的书,尤其是前80回,每一次读都会发现一些新的视角和细节,但是在这个不断扩大的圆中,我反而有一些找不到那个最开始的原点了,结果在蒋老师的解读里回来了,很奇妙的感觉,我真的感受到了自己第一次读红楼的感觉和状态,那个时候刚好十三四岁,懂事之前,情动以后,向往爱并始于心动的年纪n同时除了青春的记忆,蒋老师把他现在那个年纪所领会到的慈悲,宽容,怜悯,平等,分享以及各种人生哲学统统都注入了进来,甚至他能引发你的思考,这一点是特别好的n给3星吧,可读,但不推荐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蒋勋说红楼梦(套装共8册) 读后感(3)篇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