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幽兰》读后感1700字
此书读完后,第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对比尔•波特的敬佩和为自己感到羞愧——这个美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做到如数家珍的精通,而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却知之甚少;另外就是稍稍戳破我对国人当下人生形式的片面理解并且无限拉近观察距离,原来这片土地除了农民、工人、商人、明星、8090后、乞讨者、流浪者……还有别的人生,别的样子,别的坚持。
本来这周计划在专栏里分享这本书的,最终还是放弃了。不是不想,是不敢。我追随着书中的脚步寻访中国隐士,旁听着作者和他们的对话……最后,这段行程结束了,我方才对道、佛、禅、修行有了初步认识。愚笨的我自知这种认识极其浅显,所以不敢妄言。
当然,没有任何隐士文化知识的你我不用担心《空谷幽兰》会晦涩难懂。它本身十分易读,叙述游历的形式读起来平铺流畅,文字直白亲近;我所敬畏的高深在于写书人和书中人的心境。
比尔•波特这个长着一脸大髯须的大个子洋人,简单了解了一下发现着实是个说做就做的实干家。70年代初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期间,接触了中国的佛道经典,于是中断了学业,在台湾过起了晨钟暮鼓的简单生活:一日三餐素食,一个房间,一张床,一顶蚊帐,没有钞票。翻译了几本中国古典诗集著作,于是声称要“寻访当代中国隐士”。
就这样,一个大髯须拉上了另外一个大胡子(比尔•波特的好朋友摄影家史蒂芬)就这样踏上了终南山探访之旅,哪管得一些“没有隐士”的言论。
“中国当然还有隐士。”我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然后他又说:“但是当你遇到他们的时候,你认不出他们;除非他们愿意让你找到,否则你就找不到。”
没有言语抱怨寻途的艰辛,但那些摄于幽谷悬崖的照片却不经意透露了:古老破败的寺庙与道观、泥泞难行的山路、万丈深渊和铁链。同时恰恰也反映了隐士们生活现状。
当时传福三十七岁。她在十七岁的时候,出家当了道姑……她曾经试过住观音山,但是差点儿饿死了。过去的三年里,她一直住在我们遇见她的时候她住的那座小茅屋里……谈起她的生活和修行,她几乎要哭出来了。她很孤独。而且她的屋顶漏雨了。
她直言修行的苦楚,却也明白这是必经之路。这位传福道姑最是让我印象深刻,还因为比尔给了她修屋顶的钱,她拎着足足四十斤的核桃一直站在大雾中等着给他作为报答。我想,这位可爱的隐士必定在比尔离开的这段时间,面对着家徒四壁苦苦寻思良久,才想到这些拿得出手的“回礼”。
她(传福)说:“如果你还很执著,如果你还没有看破红尘,你就不能住山。山里的生活很苦。但是一旦你看透了这个世间的虚幻,苦也就无关紧要了。唯一要紧的事情就是修行。如果不修行,你永远也摆脱不了妄尘。”
作者拜访一位又一位道教或是佛教隐士们,与他们探讨禅与道的真知。“佛教徒与道教徒走的是同一条路。他们只是做着不同的梦而已”,禅意与道意其实均指向一种终极意义,佛教的涅槃与道家的飞升,所强调的都是对自我的超脱,而其所用的方法都聚焦内心。这种近乎极致的自我挖掘,不管是修佛还是修道,要成功都是很困难的。关于坐禅悟道,实在太高深,我参透不了,说多了就有装逼之嫌了。还是说说我可以说的。
隐,究其原因不一,“或隐居以求其志,或曲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但到底是怎样的激灵,让平凡普通如我的人可以毅然决然断舍离?没有家人的陪伴、没有朝九晚五的工作、没有电子产品,时代再怎么变,科技再怎么迅猛发展,都再与自己无干。强行剥掉“社会人”甚至“现代人”的标签。
就在刚才发现,读这类书,我有自己的私心。这个考验“能力变现”而且是追求越快套现越好的社会,每个人都在力争上游,尽管嘴上都说物质没那么重要,往往也尽力说服自己着眼当下、稍安勿躁。然而,什么?!同学工资比我高好多啊,同样毕业两三年他都买房了啊,她的工作真好啊,她又出国旅游了诶……明明前几天想通了的事儿突然又有点过不去了……这个时候,此类书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可以从中获得片刻的释然宽慰。
显而易见,隐士们可以完全不理会这些,对于“成功”,他们坚信着自己的衡量标尺。到底是怎样通透的心境?可以将任何其他杂念从大脑中擦拭摒去的那种神爽,又是历经怎样的心路历程抵达?我无比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