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读后感_1400字

读后感 清尊素影 4年前 (2019-09-12) 17次浏览 0个评论 举报/投诉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读后感1400字

  概要  学习现当代文学史,这本书老师建议同张贤亮的《绿化树》一同食用,滋味更好。一个男人生命的不同阶段,两个女人分别填补了他对母性(马缨花)与妻性(黄香久)的需求。而将这个人投放到整个时代中,我们便不难理解,这两个女人为何都没有留住这个男人。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从劳改队相识的“我”与“她”在文革时期的爱情故事,书中涉及许多“禁区”与敏感问题。章永璘,一位文化大革命下的牺牲者,年轻岁月,几乎是在劳改营中度过,总逃不离饥饿、苦难与挣扎。三十九岁那年,他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个女人黄香久,对女人的渴望、期待、好奇,在顿时忽然化成了真实,爱情一蹴可及。悲哀的是,时代的悲剧加给他的压抑,导致新婚之夜,章永璘在多情豪迈的妻子面前,失去了自己的独立,失去了他男人的尊严,他退缩、无助,奋力却徒劳无功……张贤亮用浪漫与写实手法交织,将刻骨铭心的伤痛转化成为普遍的人性体会。

章永璘碰到的两个女人代表了他生命的不同阶段。结合作家生平: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因发表诗歌《大风歌》被划为“右派分子”,押送农场“劳动改造”长达22年,我们几乎可以确定,这个失意彷徨,被时代抛弃与流放的知识分子章永璘,就是作者自身的真实写照。

我的体会

时代叙述与个人叙述相结合,上升为人类普遍自身价值的追求。

古人云:食色性也。《绿化树》中,由于正值三年自然灾难时期,“我”最渴望的是吃,对吃的追求乃至达到了病态的程度,而马缨花满足了我的食欲,她宽厚慈爱,仿佛是大地之母的象征。这是“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虽然物资仍不丰富,至少能吃饱了,而“我”也进一步渴求一个温香软玉的身体,在夜晚进行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我”渴望爱情。只是,这种爱情,却多是出于动物性的需求。爱情还原为本能。而这种基本的需求,在那个年代,需要婚姻的维系,才可满足。

    而我,却搂着我的姑娘入睡了。我把被窝留出一个空档,这里睡着她柔软的、但却是虚空的身子。

“我”在一次偶然的机缘下见到了她的裸体,而出于所受的教育和自身的素养,“我”终究逃了。再见已是八年后,她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我“如同原先一样失意。我们组成了一个家庭,可是在新婚夜,不能与她尽鱼水之欢。她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后来,她的出轨,我埋怨又自责,多的还是无奈。而后来即使我又行了,“我“更想离开这个家。我同她离婚了。

一方面是出于对她的不原谅,另一方面是自身的价值追寻的需要。一个女人得不到她创造出来的男人,她给了他温情,这温情却束缚着他。

在作品中,章永璘一直在这个时代中找寻自我,以免被时代裹挟。

历史人物实际上是群众造成的,不完全取决于他本人功过的大小,只要在任何“群众运动”中都忘不了他,他便会不由自主地取得一定的历史地位。而历史人物的命运却是由历史支配的,也不由他本人的意志为转移。

历史就照这样的速度变化下去,整个国家和个人命运转折的契机还会远吗?

伟人之所以是伟人,正是因为自己是跪着的缘故。

各个民族及其政府并没有从历史中学到什么:对这点说,每个时期都是太特殊了。

那个时代是太特殊了。章永璘不断反思与求索,在时代中无言放悲伤。

“一个人最大的命运是时代”。生命的本质寓于一些不可知不可言的事物中,凝成一个核。章永璘的这番经历如同做了一场梦,是生命的意义凝成的核的外形。

我们的意义何在,每个人的答案在自己人生的大梦之中。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读后感_1400字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