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会发胖》读后感2100字
读了这么多书,如果问我最佩服的作家是谁,我想应该就是这位略显愤青的美国营养学家了——盖里·陶比斯。
在拜读了其大作《我们为什么这么胖》后,不仅感叹,此人真乃扯犊子的好手,愚可望不可及也。为什么这么说呢?抛开书名不谈,就其内容而言,明明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白的事,特么居然絮絮叨叨的扯了20多万字(此乃旷世奇才[捂脸])。虽说已经习惯了西方学者们繁文缛节般的赘述方式,但对于陶比斯先生扯犊子的能力还是不免兴叹。由于其太能啰嗦,以至于出现了很多逻辑性错误,自相矛盾的地方比比皆是。难怪很多书友抱怨各种读不下去,愚也煎熬了数个小时才得以将其“啃”完。不过好在作者三观较正,除了有些愤青外(把各路权威骂的什么也不是),整体来讲其书以及其人还是瑕不掩瑜的。
首先,作为一个从小胖到大的胖纸来讲,真是切身感受到这个社会对胖子的各种不公。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社交恋爱,胖纸总是显的低人一等,以至于很多人由此产生了心理阴影,对人生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所以,作为一个不服输的胖子,愚在一年前决定做出改变。但无奈,也许是由于方式不对,或者没对肥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没有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一年仅仅减轻不到10公斤,高强度的运动甚至对身体造成了不良影响)。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这本书的存在,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愚最终翻开了这本书(就凭这哗众取宠的书名,正常来讲愚是没有兴趣的)。
虽然书中的观点有些偏激,但作者确实很良心。首先,作者提出了颠覆性的观点来抨击那些所谓的权威。即按照作者的观点,肥胖的真正原罪不是脂肪,而是糖类。权威们宣所扬的“少吃多动”减肥法根本行不通,用卡路里加减法来推算体重的增加和减少更是无稽之谈,仅仅起到心里安慰的作用。因为在陶比斯看来,如果采用节食减肥法,那么身体就会出于本能选择以少动的方式来减少能量的消耗,你不仅没有多余的能量去进行剧烈运动,而且整个人都会因缺少能量而显得萎靡不振。所以所谓的节食减肥法很难做到减轻体重,即便能也会对人造成不利影响且只是暂时的。因为人要在克服饥饿的情况下完成日常的工作甚至额外的运动时必须依靠其强大的意志力,但杜希格(《习惯的力量》作者)告诉我们哪怕你意志力再强也有用完的时候,当你意志力竭尽之时,便是你体重回升之日。相反,陶比斯认为肥胖不是因为营养过剩,而是因为能量不足(无独有偶,中医也有类似的观点)。所以减肥应当增加能量的摄入而不是减少能量(看来不吃饭哪有力气减肥这句话是由一定道理的…),只不过这个能量不应该由糖类来提供。因为糖类的摄入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导致脂肪无法以脂肪酸的方式为人体供能,并且可能使肌肉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令糖分提供的能量更多的流入脂肪细胞变为甘油三酯储存起来而非为肌肉细胞供能。同理,瘦的人则会让脂肪产生抵抗,使能量更多的流向肌肉,所以瘦的人比胖的人往往更有精神活力。并且陶比斯罗列了大量事例来证明其观点是正确的。最终给出结论:减肥不是减脂而是减糖,肥胖不是营养失衡而是激素失调!同时,陶比斯还为胖子打了下抱不平,指出肥胖与否与意志力没有关系,胖子不是因为懒惰和贪吃才会变胖,而是因为肥胖导致贪吃和懒惰(但无论怎么说,肥胖和懒惰以及贪吃确实是并存的,减肥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所以减肥是非常重要的)。
但陶比斯究竟对不对呢?陶比斯和其口中的“权威们”比究竟谁更权威呢?我想谈到这里不得不先谈两个更值得深思的问题,即所谓的“权威”究竟权不权威?权威为什么会丧失权威?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专家变成了“砖家”、教授变成了“叫兽”,是他们让权威不再权威。难道这些“砖家”、“叫兽”真的就不辨菽麦吗?愚以为,非也。实际上,他们不仅不目不识丁,反而洞若观火。他们之所以颠倒是非,出来充当叫兽放出累人言论来哗众取宠不过是为了捍卫自身利益以及他们的所谓“权威”。
当然,可能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四个字——根深蒂固。正如陶比斯所说的那样,当人在求索某件事物的本质的时候,往往夹杂着主观意识,并且总是顺着自己的感觉希望得到自己想要看到的结果。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真理永远被淹没的原因,不是真相无法被发现,而是人们不愿去发掘。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东西总是似是而非的原因——有人刻意去误导你。
愚以为,如果开始带着主观意识去研究问题是由于根深蒂固的“常识”在作祟,但随着事情的深入发展及其影响不断扩大,再加上接踵而至的挫败感所带来的压力,则使原本“求证真理”的过程逐渐演变为“证明自己”的方式。最终又回到了第一种答案,即捍卫自身的利益与权威。
毕竟,人的天性就是以我为本,我们做的所有的事都是在为了证明自己。
再回到上面的问题,砖家不可靠,叫兽不足信,权威未必就是权威,难道陶比斯就一定是对的吗?也许陶比斯真的是那个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说出真相的英雄,但也有可能剑走偏锋不过是为了哗众取宠。
是非审之于己,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究竟谁在哗世取宠,还要靠自己去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