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曾国藩》读后感_1500字

读后感 清尊素影 4年前 (2019-09-07) 7次浏览 0个评论 举报/投诉

《曾国藩》读后感1500字

曾国藩,生于1811年,原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出生于湖南湘乡(今双峰县荷叶镇),共有兄妹9人,身为长子,他堪称榜样。曾国藩6岁开始读书,道光十八年(1838年)便从一介书生一跃成为当朝进士,后入翰林院,拜在军机大臣穆彰阿的门下,留京后10年七迁,并连升10级,37岁就官至礼部侍郎,升为二品重臣,后又担任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他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仕途的平步青云使他在京师赢得了很高的声望,无论是至交好友、同代朝臣,还是平民百姓,对他都很推崇。
曾国藩虽然官运亨通,一般人难以企及,但真正使曾国藩声名显赫、举国皆知,并让后世褒贬悬殊的,却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之后曾国藩被加封为兵部尚书衔,授两江总督,并以钦差大臣的身份督办江南军务。
。1861年,设立安庆内军械所,制造“洋枪洋炮”,后又试制小火轮船。1863年,造成“黄鹄”号轮船,并派容闳赴美国购买机器。1865年至1866年,与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并为之积极筹措经费,派遣学童赴美留学,成为清末兴办洋务事业的首创者。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启了近代制造业的先声;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不仅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的基础,而且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就是这些人中的成就突出者。
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
曾国藩一生克己勤勉,知人善用,在团练最初时,發現了一大批人傑,不注重出身,地位,只看重人品,修為,武藝,幕下最知名的有,李鴻章,彭玉麟,楊岳斌,鮑超,趙烈文,楊國棟,塔齊布,羅澤南,江忠原,薛福成,等等,凡讀書人求見,必以禮相待,練兵時,每日必躬行,一生朴素,就算是位極人臣,也一如既往,留給子孫的亦是如此,
本書雖是曾國藩的傳記,也是一本清朝歷史,從回家奔喪,到團練,到收復江寧,津門受辱,剿滅捻寇,最後的辭世,越讀到後面,越是敬佩曾公,故“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
太平天國里最喜歡幾位英雄,康碌,石達開,李秀成,都是硬漢,可惜沒有英明君主,英勇就義,當時的清朝已經是腐敗之際,農民起義在所難免,可是結局卻又無法逃避,無謀大事之人,
曾公一生為國為民,忠君敬上,哪怕被人稱為愚忠,也是盡了自己應該盡的職責,從初入湖南的格格不入,到最後的老庄之學,柔弱勝剛強,幾度九死一生,兩次投河,幾次寫遺書造棺材,三敗於石達開,聖人也是人,在這樣的逆境之下,能靜下心來,反敗為勝,這才是應該學習的,天津教堂案,我不覺得是曾公的問題,誰不想痛痛快快的打跑欺負自己國人的洋人,可是如果代價是千千萬萬的生命呢,明明知道打不過,還是要逞一時之勇麼,除了委曲求全,又能有何辦法,
有功亦有過,有私亦有德,曾公在清朝後期的歷史貢獻,是永存的,不可磨滅的,左宗棠心直口快,嫉惡如仇,大才,可是胸襟遠不如曾公,兩人也是惺惺相惜的,只是個性不同,曾公一生謹慎,如履薄冰
花未全開月未圓,曾公最崇尚的一句話,凡事留有餘地,知足常樂,物極必反,盛極必衰,待人接物留有餘地,莫欺少年窮。
知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困难之处,正可看作是激励和逼迫。
接下來還想讀一讀度陰山版的曾國藩以及曾國藩家書,能習得曾公的一絲皮毛,也是收穫。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曾国藩》读后感_1500字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