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邓小平时代》读后感_1400字

读后感 清尊素影 4年前 (2019-09-06) 6次浏览 0个评论 举报/投诉

《邓小平时代》读后感1400字

2012年3月,傅高义花了10年时间写作的《邓小平时代》(《邓小平与中国的变革》DengXiaoping and theTransformationof China),获得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莱昂内尔·盖尔伯奖(Lionel Gelber Prize),该奖授予最佳英语外国事务非虚构著作。
2000年,70岁的傅高义从哈佛大学退休。他1961年开始在哈佛学习中文和中古历史,在哈佛有着“中国先生”的称号。1972年他作为费正清的继任人,成为东亚研究中心的第二任主任。1998年被选入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一直是受中国政府重视的汉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
退休那年夏天,傅高义希望能“做一些能有所贡献并能延续的事”。[3]
2012年1月18日,傅高义在完成了900页的《邓小平时代》后,来到1963年他最初踏上的中国土地——香港,在香港中文大学演讲。
《邓小平时代》的作者傅高义一直认为:小平是总经理,不是总设计师。[3]
傅教授新世纪对中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邓小平时代,他认为邓小平时代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时代。邓小平时代也是一个转换的时代,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都肇始于这个时期,中国的很多现代性问题也是从这时开始出现的。他觉得对这个特殊时代做一个社会学的观察和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他准备撰写一本“邓小平时代”的书。在这本书里,其研究范围将扩大到中国的整个改革开放时代。
《邓小平时代》一书是傅高义倾尽十年的心力撰写的。
全面研究邓小平执政生涯的著作《邓小平时代》,于2013年1月18日上午在北京、深圳、成都三地,联合举办了简体中文版的首发式。
傅高义认为:
1.邓小平之所以如此成功,不仅有其个人的因素,而且有时代的因素。威信、经验、时代背景,合起来才能使他这么成功。我个人的看法是:人不一样了,时代也不一样了,以后不大可能会再出现邓小平那样的人物了。[2]
2.从1978年开始,邓小平要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我想,当时还没有很清楚的蓝图,他要看情况,要试验很多事情。他是一个务实的、实事求是的人。邓小平将改革看作是一个连续的进程,他的经验值得新一届中国领导人借鉴。邓小平认为,在领导支持改革时,应该在条件有利的地区先行试验。当新的方案奏效后,让各地领导亲眼目睹所取得的效果,然后再派遣那些先行实验的领导到全国去传授成功的秘诀。例如当时在深圳和其他经济特区,台商和港商纷纷前来设立新企业,制定新的高效管理标准,随后,这些做法从中国的沿海开放城市向内陆城市逐渐扩展。我认为,如果说“设计”的话,就必须要有一个蓝图,比较清楚每一步该怎么走。邓小平当时是“摸着石头过河”,试试看,看情况,成功了就可以再走。[2]
3.邓小平并不反对政治改革。1980年代,邓小平多次说过,中国需要政治改革。但是,他认为这需要时间,毕竟,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国家,任何新的做法或变革,或许都要先从部分试点起步。他怕中国乱,所以,他主张先有安定,在比较和谐的情况下,慢慢搞政治改革。[2]
4.我今年(截至2012年)82岁了,写《邓小平时代》用了10年时间。曾有人问我,要是你再写另外一个领导人的话,你比较有兴趣的是谁。我回答说,如果可能的话,我想写朱镕基。但是,我恐怕没有精力这样去做了。我现在只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我正在考虑的是,上世纪50年代我刚开始做日本研究时,日本经济还没有起飞,韩国也没有,台湾、香港地区都是如此。几十年来,我看到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现在它们又都面临着从高速发展到低速发展的问题,那么,这其中有什么共同之处呢?我打算做一两年的研究,多了解这个过程,去分析一下这个变化过程,期望能写一本篇幅比较短的书。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邓小平时代》读后感_1400字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