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读后感(3)篇

读后感 清尊素影 4年前 (2019-07-27) 5次浏览 0个评论 举报/投诉

作者:余华 “文学包罗万象,但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人。”《我只知道人是什么》是著名作家余华亲自编选的一本最新杂文集。本书正是他近年来所发表的杂文结集,余华充满睿智又真诚地分享了他的观察和思考,内容包罗万象,从往事到现实,从自我到时代,既漫谈生活体验,也谈及创作心得,他生动回忆了他和福贵、许三观等笔下人物的相遇,也讲述了走访世界时和勇敢的波兰农民、意大利精神病院病友的相遇……有时候他们千千万万,有时候他们就像是同一个人。这些对人性宽广与丰富的探究,展现出一位优秀作家对生活的深刻洞察,而命运无常中凝练出的一个个故事,不仅连接着我们的过去与未来,也最终指向了所有文学和艺术创作中最根本的力量来源。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在线阅读地址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读后感 第(1)篇

对于很尊重的人,自觉不自觉就把对其称谓改成了“先生”、“学长”。譬如读木心先生的时候,心里是一个大写的人,“啊!先生……”现在到了余华,又是想到“先生啊……”

说实话,读余华先生的时候,《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第七天》、《兄弟》,一本本读下来,心都沉到谷底。太沉重了,让人怀疑,这么多沉重的想法压在作者心里,先生会不会像路遥先生那样陨没。(这些作品老是会让人联想起――我用残缺的手掌……)木心是苦难的流亡者,余华、路遥、余秋雨是坚守着,从“布衾多年冷似铁”的时代一步步走过来,反思、记录、反思、记录。小时候是捧着英美文学选读开始读书,所以所挑选的大部分也都是那些歪果仁的作品。第一次接触我们自己的、所去不远的时代,先是路遥的《人生》然后就是余华。记得读完《人生》那个下午,我跟姐说“我们现在所推崇的作家都一股泥土味儿”(当然是由于我的无知已经偏见。),然后一本本余华先生啃下去,我知道那不是泥土,是时代的泥沼,再次借用一下王朔母亲的话“我们都是时代的产物……”有人说记者是时代的良心,作家应该就是时代的记录员。宋时世间百态一本《东京梦华》写不尽,但是看了东京梦华你就会有一种去过了那个时代的感觉。余华、莫言、路遥、木心,他们都身载一个时代。

其实以上都是废话、见解即是偏见。读完这本书,我真正想说的是,余华先生还健在简直是太棒了太棒了太棒了!(活着2什么的看过去实在是担心他的健康)余华先生不是悲观主义者简直也是太棒了太棒了太棒了!我们时代有这样睿智的一群人存在简直是太棒了太棒了太棒了太棒了!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读后感 第(2)篇

不朽的作品,总是闪耀思想的光芒,打着时代的烙印!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细雨中的呼唤》让你看到解放后到改革初期,人们的奋斗挣扎!许三观蝼蚁般的小人物,在生活的大浪中起起伏伏!福贵拥有时挥霍,失去时回忆,生活像鞭子,把他抽的支离破碎时,他又在夕阳下赶着老牛独行!小人物总是暴风雨下最容易吹断的藤,在无边的悬崖下游荡挣扎!李光头是改革初期千千万万个暴发户的缩影,胆大、吃苦、投机、钻营,走到哪里都是风云人物!尤其选处美人细节描写,让人忍俊不禁!多像现在为某个产品造势,像海选演员……

           余华在这本散文中,写了自己创作的历程,回忆自己痴迷读书的场景,让我们明白兴趣有助成功,孜孜以求才能攀登高峰!一个人的作品是否不朽,还要看百十年后,人们依然热爱她,为他痴狂!我依然认为余华作品能做到,他禁得起时代的考验!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读后感 第(3)篇

这本书实际上是余华的演讲合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作。从里面能够看到他的写作路程,每部作品的发表,以及写作叙述中障碍的克服、在其他国家的出版际遇,还有与其他作家的交流和轶事。

余华写作受到三个作家的影响:川端康成教他学会写细部、卡夫卡让他懂得怎样自由自在的写作,从福克纳那里他学会了心理和对话的处理。

叶兆言说你要先读过十年书,才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没读十年书的话,听君百席话也没用。我们要去读伟大的作品,不要去读平庸的作品。

藏在这本书里的书单有:哈维尔玛利亚斯《如此苍白的心》,作者称本书的开头是近年来读到的小说里最让他吃惊的开头;卡夫卡《乡村医生》,詹姆斯乔伊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在切瑟尔海滩上》,《我的名字叫红》,帕慕克《雪》,伊沃安德里奇《桥.小姐》…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读后感(3)篇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