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终身成长(全新修订版)读书笔记1000字(3)篇

作者:卡罗尔·德韦克 在对成功的数十年研究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发现了思维模式的力量。她在《终身成长》中表明,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她介绍了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与成长型,它们体现了应对成功与失败、成绩与挑战时的两种基本心态。你认为才智和努力哪个重要,能力能否通过努力改变,决定了你是会满足于既有成果还是会积极探索新知。只有用正确的思维模式看待问题,才能更好地达成人生和职业目标。德韦克揭示的成功法则已被很多具有发展眼光的父母、老师、运动员和管理者应用,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通过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并做出改变,人们能以最简单的方式培养对学习的热情,和在任何领域内取得成功都需要的抗压力。 终身成长(全新修订版)在线阅读地址终身成长(全新修订版)读书笔记1000字 第(1)篇

很多人说,看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如何形成的,只要看他们上班外的八个小时就可以知道。这个似乎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本质上还是思维模式不同导致的。

前一阵子,有两个热点新闻讲的是36岁的收费大姐和83岁的奶奶,前者是下岗,后者是上岗。

大姐听闻自己即将下岗,决定找领导讨说法。她哭诉着说自己已经36了,这些年除了收费啥也不会,关键,她觉得自己也学不来什么东西了,反正自己能力就这个水平,做别的做不了。一副如果要她下岗,那就是把她往绝路上逼的态势。

另一则新闻讲的是阿里巴巴招聘资深产品体验师,年薪是40万,要求年纪在60岁以上。

结果一共收到三千多份简历,年纪最大的有83岁,其中83岁的奶奶是清华学霸,也是十几个群的广场舞KOL(意见领袖),也有62岁大爷更是直接拿出自己做的PPT来应聘,而且photoshop也是他的绝活儿…..

.

对比两则新闻,一边是三十几岁的收费大姐哭诉自己只会收费,也学不来新的东西,一边是年过花甲古稀的爷爷奶奶们大秀才艺,直接碾压那些年华正好的小鲜肉们。

这就是人的不同,关键在于人的思维模式的不同,在卡罗尔·德韦克博士著的《终身成长》一书中,其实就是固定型思维模式与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不同表现。

卡罗尔•德韦克博士是人格心理学以及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内公认的杰出学者之一。通过几十年的研究实践并提出“成长型思维模式”概念,并致力于将此理念应用于教育和商业等各个领域。连比尔·盖茨等大咖都为她的著作撰文推荐,在2017年的时候,德韦克教授成为“一丹奖”全球最大单项教育奖的首届获奖者。

《终身成长》就是通过阐述两种思维模式以及带来的不同影响,来让人们知道自己然后进行选择。

全书就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模式是被实践证明更具发展的,以及如何改变思维模式进行了深刻而详细的论述。

1,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

在同一件糟糕的事情上,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第一反应不是考虑如何解决已经变得糟糕的事情,而是完全沉浸在糟糕的结果上,任由悲观消极的思绪发挥,很容易将事情放大。往往一件小事就能让其产生彻底的失败感和无力感,进而怀疑人生。

而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在面对困难和不如意的时候,往往是迎难而上找出问题所在,各个击破解决问题,而不会随意的给自己贴上“我真笨”“太傻了”“没有人爱我”之类的标签。

把人生比作成是一座山,固定型思维模式者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到达山顶,在他们看来,目标和能力一样,都是一个定量。你现在能爬上去说明你就一直拥有这个能力,要是不能爬上去那以后都不可能爬上去,并且会找出各种借口和理由来掩饰自己能力不足的真相。当然了,登上山顶也是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聪明和天赋。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的终极目标可能就是为了挑战自我,增强体能,提高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不断发现,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把努力看成是一种积极且有建设性的力量,登上山顶那不过是努力后附带的成就而已。

2,实践证明,成长型思维模式更具发展性

如果说某个人拥有某种天赋,那基本上他的人生是自带某种光环的。但是对于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而言,天赋非但能助其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会困住他。

在体育界,比利·比恩还在读高二的时候,在篮球队就已经是得分最高的球员,同时也是棒球队最棒的击球员,在全美难度最高的一次联盟赛中打击率达到0.500,是一个天赋极高的运动员。

但是,他不喜欢失败,而且也不知道如何面对失败,以至于要是事情进展不顺利的时候,他往往不能接受,觉得很丢脸,并且会以破坏身边的物品来泄愤,却没有任何的有建设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以至于在以后的比赛中,他的表现越来越糟糕。

相反的,拳击运动员阿里,在人们看来他并不是天生的拳击手,他力量不够,姿势也不标准,甚至拳法也不对,总之,他是不被看好能赢得比赛的。

但是他有非常聪明的他头脑,身体上没有优势,他就转攻对手精神上的要害,在精准了解对方的信息之后,配合自身速度快的优势,最终击败了那视为传奇的利斯顿,创造了拳坛的神话。

在德韦克博士看来,那种积极向上,全力以赴,越挫越勇的秉性是赢得胜利的关键,并且能让人们成功后保持巅峰状态。而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就是展现出最多秉性的人。

在商界亦是如此,自负且优越感爆棚的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艾柯卡,只是不断证明自己的伟大和与众不同,而不是想办法如何让公司增长业绩,以至于导致克莱斯勒几次陷入困境。

而注重团队协作的成长型思维模式者韦尔奇就不一样了,上任后就立即启动与员工之间的对话,摒弃精英主义,始终怀有仁慈之心,让自己与员工共同成长,最终,他所接管的通用公司成为了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

有人说,这世界上唯一能不劳而获的就是贫穷。这指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贫穷。

在两性关系中,感情是可以培养的,也是需要经营的。没有完美的、永恒的和谐相处是不存在的,它需要你为之努力,在出现不同意见的时候进行有效的沟通,你对这段感情付出了几分,爱也就圆满了几分。

不管你是处于何种人际关系中,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应用成长型思维模式,首先要客观工作地看待,然后找出合理的应对方式来解决问题。一味的抱怨和逃避只会让你更加痛苦。

3,如何才能拥有思维模式?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历史上明事理,有魄力且善良慈爱的赵太后,在为了解赵国危机,让自己的儿子去齐国做人质的事上却犯了糊涂,甚至变得蛮不讲理,面对大臣的强谏非常生气且对大臣做出警告说,如果谁再提这事,“必唾弃面”。

我们做父母的都想把孩子送进最好的学校接受教育,但是,最好的教育难道不是家教吗?不是来自于父母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吗?但是你又是怎么做的?

当孩子取得成就时:你是不是很喜欢用“你真聪明”“你太棒了”之类的话语来表扬孩子?对孩子的表扬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仅仅是对孩子的智力和才能做评价的表扬方式,会让孩子们觉得我们忽略了他们的努力,更加在意的是他们的智力和才能。

当孩子失败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孩子坦然的面对失败,同时教给他从失败中汲取教训的方法,要想取得成功是要付出努力的,要全力以赴的去争取。这才是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父母的做法。

那是不是父母(老师)一旦拥有了更偏向于成长型的思维模式,就可以自动的传递给孩子呢?答案是:不一定。通过很多的研究和观察可以发现,很多父母(老师)的言行和他们成长型思维模式并不一致。

在《终身成长》一书中,德韦克博士得出了一个结论:成长型思维模式是不能自动传递的,而是要通过行为来体现。但如果已经是固定型思维模式了,要如何才能改变为成长型思维模式?大概要需要走过这四段旅程:

第一步:接受。面对自己确实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这个事实,并且去拥抱它。

第二步:观察。明确了解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样的原因会激发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

第三步:命名。尝试给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起个名字,以此来提醒,督促和激励自己,不要成为你自己都不喜欢的那个人。

第四步:教育。教育那个有了名字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并邀请他一起加入和见证我们走向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过程。

两种思维模式并不是非此即彼地存在,可能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两种思维模式,这很正常也是很常见。它们经常在我们的大脑中博弈,固定型思维模式不会凭空、永远的消失,但是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将其打败。

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每一决定和行为在无形中都受思维模式指引,我们太需要一种积极健康、不断进取的成长型思维模式思维模式,引导我们不断的锐意进取、无畏艰难,靠正当的、有效的努力来取得成功,实现自我的成长。

终身成长(全新修订版)读书笔记1000字 第(2)篇

非常有名的一本书,并没有读全本,大致翻看了一遍。樊登老师和张大志老师的讲书各听了三遍,以下是把讲书内容做的总结。有些是两位老师的原话,有些可能是书中原话,不是很确定,不做特别标示了,或者以下部分都是引用来的内容!n“n两种思维模式:n一. 固定型思维:相信自己的才能不变。主要表现:1. 急于证明自己的价值感和存在感。2. 爱生气。3. 易挫败,讲排场。4. 推卸责任。5. 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或过低, 徘徊在自大和自悲之间。6. 更关注于自己是否聪明。二. 成长型思维:认为自己的基本能力可以通过努力而提高。主要表现:1. 不怕丢脸。 2. 不局限,向前看。 3. 对自己的评价相当准确。两种思维模式可以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人的体内。比如认为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学会画画(成长型),但是觉得自己学不好唱歌(固定型)。可以通过不断的修炼,去增加成长型思维,激发自己的认知,同时积极的情绪也会上升。关注成长而非天赋,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批评。不要批判,要指导。固步自封vs能力拓展n固定型思维:往往看起来很忙。为了考试而学习。特别关注与结果,有时因为一次考试失败而毁终生。成长型思维:努力,努力,再努力。出于兴趣,愿意培养自己的兴趣。挑战越大,成长越大。不太在意结果,更享受挑战和提高的过程。选择伴侣或者朋友:n固定型思维:希望伴侣崇拜你。成长型思维:看到对方的缺点,鼓励互相成长。为什么找不到合适的爱人?n合适的爱人不是现成的,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从固定型到成长型,同意自己可以改变,爱人可以改变,夫妻关系也可以改变。企业、CEO的病:n固定型思维:不创新,短期效应。推崇人才至上,然而固定思维模式不肯接受失败。过度关注别人怎么评价自己,觉得自己是英雄。成长型思维:长远规划,创新,改变,接受挑战!领导者最主要的素质是要发展自己的激情和潜力。鼓励员工,并视他们为英雄。冠军思维:n运动员取得再好的成绩仍然需要继续努力。即使是天才,也是需要不断的努力!冠军思维的秘密:坚韧!n给孩子高标准的环境,创作更多挑战性。父母和老师对于孩子的能力的夸奖会影响孩子的判断力,不要让孩子过分关注于自己的能力。错误的夸奖是在灌输固定型思维。正确的夸奖:n不要说:“有天赋”,这个就等于“很容易”。 要说“很努力”,认可孩子的努力。但是不要虚伪的夸奖并没有努力的孩子。胜不骄,败不馁!n信念的重要性n需要和其他人共同进步,学习共同体非常重要,这也就是为什么有读书会,研讨会等。要积极的互动,了解个人的特长和知识的分布,从而学到更多内容,帮助自己成长。放下自我:n1. 接纳:不要急着批评自己。2. 觉察:感受此刻的思维模式。3. 行动: 用行动加以改变。4. 发现亮点:经常看见自己的进步。思考:n1. 为什么人的能力是可以得到发展的?n2. 想出一个以前能力很差,但现在表现很好的领域。自己是怎么做到的?n3. 给你的工作和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员工或同事写封信,告诉他们能力是可以发展的。4. 过去是否认定某个人无法完成某件事,但这个人最终学会了。思考这种转变是怎么发生的。”
樊登老师的讲书是高度概括了这本书,而张大志老师的讲书非常细致的分了22集,讲的比较具体。一直都很喜欢这两位老师的讲书,都很值得认真去听,推荐!

终身成长(全新修订版)读书笔记1000字 第(3)篇

宋朝有两位著名神童方仲永和司马光,他们的人生截然不同。

  方仲永五岁时能做到“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附近的人都认为他是神童,方仲永父子到处表演“指物作诗”,宣扬神童之名,同时赚取一些钱财,方仲永成年后泯然众人。如果不是王安石写了一篇《伤仲永》大概没人记得他。

  司马光七岁时能背诵《左氏春秋》,用石头砸碎大缸救下落水同伴这件事更是轰动一时,他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后来司马光参加科举一直在朝廷为官,晚年时写成了《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的含义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总结过往的经验教训,为现在和未来提供参考和借鉴。司马光因此书光耀千古。

  一位想着证明自己神童的能力,立刻就赢得名声赚取钱财;一位踏实学习研究,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认为未来能做得更好。这是两种思维模式的差异。

  一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的总合就是思维模式,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终身成长(全新修订版)读书笔记1000字(3)篇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