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笑来 这本书从心智成长的角度来谈自我积累。作者通过自己职业生涯中遇到的事例,告诉我们:如何打开心智,如何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从而开启人生的成功旅程。为什么你总是觉得“没有时间了”?节省时间的方式其实是学习。为什么你“砍柴”而不肯“磨刀”?基于过程的记录,为什么迥异于基于结果的记录?一个人对时间的精确感知能力真的能训练得像特异功能?都是平凡人,为什么若干年后已有天壤之别?时间这条船,为什么只送心智成熟的人去往梦想的彼岸?绝大多数的成功与智商没有任何关系,所有的失败都与且只与时间有关。当你把时间花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相当于在他的身上倾注了你生命的一段,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反正,那个人、那件事都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不管最后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把时间当作朋友(第3版)在线阅读地址把时间当作朋友(第3版)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2.1速成无可能
浮躁的原因:
1. 有欲望,希望欲望得到满足 eg.赌博、一天见效美容品、一招制敌防身术
2. 想做的事太多,没认识到许多事情无法一蹴而就。eg.你不可能坐着空想就能考证
3. 对现状的不满
解决方式:接受现实。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人一生各年龄阶段满意度
15岁时满意度下降,因为认识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
15-45岁,在现实世界中奋斗挣扎(三十而立)
45岁后,阅尽千帆,开始以理智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人生,直至开悟。(四十不惑)
2.6与时间做朋友
“几乎一切愚蠢行为都来自否定现实、逃避现实。”
时常记录自己的念头,看这些念头是否容于现实。然后你便会发现自己常被一些完全不现实的观点左右。你必须删除这些不现实的念头,百分百接受现实。
3.1估算时间
做任何事情前先预估其熟悉程度,再据此判断完成任务所需时间
eg.我无基础考证券,但我很闲
3.2及时行动
拖延的原因:
1. 内部恐惧:害怕自己失败
2. 外部恐惧:过分在意外界评价,担心失败会遭受来自外界的质疑
为什么人会觉得时间过得快:因为你要做的事情太多,而时间不够
不管什么任务,就从现在开始
eg.你想考会计,虽然十一月报名,明年五月考试,但你现在就可以开始准备。还有银行。
3.3直面困难
低效努力:人总是下意识地回避困难。他们只是重复地做着简单的题目或无脑的背诵,却对困难的考点视而不见
方法:对简单的部分见好就收,遇到困难则花费时间去攻克
你爱好读书,听上去好听,实际上只是喜欢读一些小说,哪怕那是文学名著,读时只看情节而不思考;你喜欢历史,一遍遍地看中国几千年历史,不断地重复获得已有的知识,因为不费力。
Tip:去读你为接触的领域的相关书籍,边读边思考,做好笔记,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4关注步骤
做事前列好详细步骤,一步步实施
3.5感知时间
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
你的日记不必写每日感受,只需单纯记录你什么时间干了什么事,日复一日,你就能触摸到时间了。
有趣的事情不一定有用,你需要做的不是有趣的事,而是有用的事,能对你的成功有益的事。
3.11流程
为每件事情制定流程,思考可能出现的意外,并制定应对策略
eg.打电话:
1. 打电话前确认对方是否有空接电话
2. 事先确认好自己说话的要点以及说辞
3. 若没接,不要忘记回拨或发短信说明事宜
4. 联系时说明自己是谁
5. 通话前将重要信息整理成电子文本,通话结束后发给对方
3.12预演
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准备许多材料,进行预演,考虑听众可能出现的反应,任何可能发生的意外状况,以防任何一种情况发生
eg.我的急智不佳,所以面试表现总是差强人意。比如我面试上课,我就得考虑我学生的反应,站在他们的视觉评价我,想象他们会问出什么问题,并想好各种应对方式。
4.4经验局限
“各人面对无法亲身体验的知识,其表现往往为恐惧;而群体面对无法亲身体验的知识,其表现往往为疯狂。”
群体心理学
eg.布鲁诺宣称地球不是世界的中心而被烧死
卡特“优秀的领导能够把人们带到他们想去的地方;而卓越的领导,能够把人们带到他们应该去但是没想过要去的地方。”
所谓突破经验局限,应该就是创新吧,想他人之所不敢想。
4.5自学能力
1. 阅读理解能力(输入-甄别信息是否可靠-记忆-与已有知识相关联-形成知识网络)
2. 搜索能力
3. 写作能力(输出)
4. 实践能力(运用于实际)
5. 反刍(记录目前不能理解的、支持的、反对的信息并写原因和举实例,留待日后常常思索)
5.3因果关系
双盲测试(心理暗示影响):一组药物和一组安慰剂,工作人员和受试者并不知道哪一组是药物。受试者服用药物,工作人员记录。结果表面两组受试者的病情好转状况类似。
自证预言:如果人相信某事会发生,那这件事最终真的会发生
eg.一个普通大学生不相信自己能考上北大研究生,所以不往那个方向努力,所以他就没考上。
原因:缺乏信心;害怕他人嘲笑;自我心理暗示导致自己不自觉地朝着某个方向发展
5.7对立论证
有些人抱怨上司愚蠢,原因有二:
1. 上司真的愚蠢
2. 上司因为在做困难的事而暴露了自己不足
抱怨上司愚蠢和发觉上司暴露的愚蠢有其他解释的人,得到的结论和采取的行为皆不同。发现上司愚蠢,应当做的是用你自认为不愚蠢的大脑去帮助上司解决他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5.9辨析感悟
成功者的演讲特点:
1. 成功者不会描述出所有细节,许多事情都是见不得光的
2. 夸大自己付出的代价—以自己的代价获得的更多的认可
3. 保护既得利益—吓退想要竞争之人
4. 欲获取更多观众的支持(普通人会在成功人士的苦难经历中汲取安慰,觉得自己没付出那么多代价,那没那么大成功也难免)
5. 认知偏差,有意无意地掩盖某些错误
6. 经验本身无用,他们成功可能仅是因为遇上了经济腾飞的时代
结论:观察失败者,从失败者身上找经验
5.11辅助工具
可常用的句式:
● ……是一回事,而……是另外一回事。
● ……和……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
● ……不一定……
●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
● ……也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解释)。
● ……看起来像……可是……
● ……而事实却可能远比看起来的更为复杂(简单)。
● ……然而,(这个论断)反过来(陈述)却不一定成立,因为……
● ……其实很可能与……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
● ……和……之间不一定是单纯的因果关系,它们也可能互为因果。
● ……和……之间的比较也许没有任何意义。
● ……其实不过是表面现象,其背后的本质是……
● ……有一个通常被忽略的前提。
● ……尽管听起来很有道理,然而却完全不现实。
● ……也许有人会说……但是这种质疑却……
6.1学会倾听
走神原因:
1. “过早质疑”,大脑自动阻碍了某些信息的进入
2. 听者不自觉地不会把全部精力放在说者身上,而是用多余脑力思考其他事
“过早质疑”不利影响
1. 提高说者有效表达难度
2. 增加自己获得对方讲述全貌的难度
3. 产生对方的论述不堪一击的幻觉(讲者刚开始讲时,驳斥难度最低)
4. 让听者不自觉进入排斥状态
eg.我听说一个公司是莆田系公司后,便开始以有色眼镜听这家公司的宣讲
有效倾听方式:
1. 回顾—用笔记照片录音等帮助记录信息,回顾时摘出要点,理清逻辑
2. 预期—猜想讲者下一步会讲什么(1.集中听者注意力 2.利于听者把握和组织说者论述的内容 3.使听者能发散思维想到许多讲者没讲到的内容)
结论:一旦决定倾听,便调动所有感官去感受说者的一切表达方式,包括他的眼神、姿态、动作等,随时随地尽可能想象他所处的情绪状态
(共情、微表情、微动作、一眼识人)
6.3交流守则
一、有意义的讨论—双方不仅相互竞争,更要相互合作
︎eg.小组讨论
1. 对话的目的是寻求真理,不是为了斗争
2. 不做人身攻击
3. 保持主题。
4. 辩论时要用证据。
5. 不要坚持错误不改。
6. 要分清对话与只准自己讲话的区别。
7. 对话要有记录
8. 尽量理解对方
二、真理独立存在,不依赖于任何个体,我们不能改变自以为是者的想法
三、真理不变,但人们对真理的解释不断在变,因此没必要对看法进行争论
7.1兴趣
1.人们说对自己所在做的事情没兴趣,其实是因为没能力把这件事做好,所以会不自觉地回避自己的短处
2.人们所谓自己对某件事感兴趣,只是因为还没在那件事上遭受挫折
3.不是有兴趣才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eg.口语不好所以不喜欢英语,喜欢看书所以喜欢中文,遭受中文跨考失败所以失去兴趣接受现实
7.2方法
钟道隆先生很坦率地说:“为了学会英语,我下的功夫是很大的。下面举几个具体的例子:坚持每天听写A4的纸20页,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晚上开会晚了也要补上。从1980年1月31日到1983年2月我调离沈阳为止,3年内写了一柜子的听写记录,用去了圆珠笔芯一把,听坏电子管收音机9部,半导体收录机3部,单放机4部,翻坏词典2本(因为我不断地在上面写和画)。”
7.3痛苦
如何避免遗忘痛苦以防再犯:
1. 以文字或图片记录自己的尴尬并定期回顾
2. 面临尴尬时控制情绪,弱化痛苦
应用:错事本,记录自己所做的错事,反思
7.8灵感
李敖读书不忘法:
工具:两本书、美工刀、摘抄本、多个资料夹
原理:将书分尸,分别归类
方法:将知识体系细分,书中任何相关内容都切下来进入相应的夹子。当需要时打开相应的夹子查找。
eg.图书馆将书分为哲学类,宗教类;宗教类再分成佛教类、道教类、天主教类。李敖将“天主教”细分出“神父”类。“神父”再细分为“神父同性恋”和“神父还俗”。
应用:当他需要写小说时,仅需打开资料查找相关信息;若发生与“神父还俗”相关的事件,他想发表新闻评论,则只需将资料与新闻合并,文章即出。
7.12物极必反
缩短睡眠法:将夜间睡眠时间缩短到4小说,然后分别在12点和18点左右找地方小睡30分钟。在小睡前可先喝一杯咖啡,然后迅速入睡。这样在30分钟后醒来时,大脑会处于清晰状态。作者花费两个月学会该本领。
问:如何持续保持精力充沛?
沉没成本:指以往发生的,但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从决策角度看,以往发生的费用只造成当前状态的某个因素,当前决策所要考虑的则是未来可能需要的费用及其带来的收益。
自证预言:指人会不自觉的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
鸡尾酒会效应:指人的一种听力选择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注意力能集中于谈话对象所说的话,而忽略背景噪音。即便忽视了背景音,但一旦背景音中出现了你的名字,你也能立刻注意到。
把时间当作朋友(第3版)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很好的一本书,满分好评。主要是对我的启迪颇大,总结四个方面:一、关于时间,我曾长期把宝贵的时间用来做无太大价值的事情,以至于一方面想要提升自己,另一方面却又无法抗拒近在咫尺的诱惑,导致浪费精力,浪费如此宝贵的生命。时间无法管理,我们所能做的只是管理自己的所为;二、关于成功,不是offer,不是薪水,不是手中的权力,此类评估成功的方式多半来自于与他人的对比,长此以往结局必然荒唐,心理亦会扭曲,这也是心智还不成熟的表现。我所要追求的一定是一个更自由、更积极、更有厚度的人生。正如《白说》里面所讲,人的幸福来源于物质、情感、精神,分别代表了基础、依靠和支柱。自此,要有更广阔的追求;三、关于处事与积累,境遇多变,诸事纷杂,这些也都影响着我们的心态,进而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进而反作用于境遇。处事要以更认真更理性的姿态,追求正确的、得体的方法,并坚持做正确的事情,这就涉及到积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所说,所听,所学,所作所为都要努力向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日积月累;四、价值判断,真理为何物?在此再次抛出这个问题,留给给自己慢慢想、慢慢积累吧。
把时间当作朋友(第3版)读后感2000字 第(3)篇
把时间当作朋友nn作者李笑来,继上一本《韭菜的自我修养》,零敲碎打看完了这本书。该作者,经历丰富,与众不同。东北人,本科学财会,毕业干销售,惯于洞察他人心理,阴差阳错成了留学考试名师,授业解惑,乐此不疲。他写的教材类的没读过,不知道具体如何,作为投资或者投机界的“高手”,了解心里路程还是挺有必要的。我们对于不断流逝的时间无能为力,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当我们把时间花在某个人或者某件事上的时候,相当于在他或者事上倾注了自己生命的一段,不论最终结果如何,反正,那个人,那件事最终都成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不管最后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时间是现实人的朋友,是不现实的人的敌人。时间不是故意要这样做,只不过事实就是如此。看海的螃蟹n2019.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