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愿得一心人

情感文章 朱莉安 9年前 (2014-10-27) 30次浏览 0个评论 举报/投诉

  认识他的时候,她是年轻与美貌兼备的上海姑娘,酷爱声乐,曾在名家门下学习过正统的意大利发声法,参加过《黄河大合唱》,最擅长的是用英语演唱《蓝色多瑙河》。而他呢,已过知天命之年,全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脖颈僵硬歪斜、言语含混不清,甚至一激动,眼珠子就会往上翻,需要别人帮忙按摩才能够下来。难怪很多人猜测、质疑:他们之间能有什么爱情
  
  也许没有轰轰烈烈,只不过是白色宣纸上的梅香竹韵,只不过是淡雅自在地在岁月中浸润出最怡人的清香罢了。
  
  “我一看他,就觉得他像个圣僧,很圣洁,很善良,像个修行者似的……”初见他,她没有被吓倒,而是留下这样美好的印象。他就更不用提了,面对这样温柔美丽的姑娘,激动得手和脚不停地颤抖,目光柔和、灵动,像年轻人那样真纯、热烈而灿烂,多情的眼神传递出典型的一见钟情,惹得秘书在一旁不断提醒:“镇静一点,镇静一点!”
  
  他怎么能够镇静得了呢?风华正茂时,因为实验时的一次意外,从此“被一个极其凶顽的恶魔”缠上,学业有成后,在残酷的战争年代毅然回国,拖着病残的身体在兵荒马乱中颠沛流离,受尽苦难,九死一生。病痛与患难,战乱与亡命,让他与照顾他的护士由相怜到相爱到结成伴侣。然而,温暖幸福的日子还没有来得及留下些更美好的回忆,不幸就再次降临——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下,妻子不顾危险为他出门寻药,突发心脏病身亡。之后十几年,他在秘书的照顾下生活、工作。可是,生性幽默、乐观活泼、热爱生活的他内心像沸水一样热烈,他多么期待有朝一日“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啊。
  
  命运果然青睐,她来了。从此,茫茫黑夜有了天光,如枯木逢春,他的生命重新升腾起来。
  
  1961年11月,他们结婚了。婚后,她照顾他的饮食起居,无微不至。他的身体重度残疾,脖颈僵硬失去了咀嚼功能,吃饭喝水都是她一勺一勺喂到嘴里。“吃饭不知饥饱,妻不给盛,自是饱了;穿衣不知冷暖,妻不让添,必是暖了”,一幅琴瑟和谐鸾凤和鸣的温馨美图。几十年疾病的折磨让他的手指早已变形,无法握笔,电视、报纸上看到什么好词好句,他会唤她“快抄快抄!”半夜想起一句什么话,她也会立刻为他记下。花正好,月正圆,在她的陪伴下,他心情大好,饭前讲笑话,和她一起唱《快乐的家庭》、《一路平安》,这期间,创作欲望不断被激发,由他口述,她和秘书整理,短短几年时间发表了几十万字的科学小品和科普论文。他的文章生动、有趣,妙喻如珠。“代表科普”,周恩来总理对他的定论掷地有声。
  
  1966年,风暴来袭。很不幸,他也没躲过这场厄运。身边人都被调走了,只有她和他相依为命。严冬,屋里没有暖气,他得了严重的气管炎,她一次一次背着他上医院。他渐渐好了,她却倒下了。长期积劳成疾导致“肠坏死”,一连动了三次大手术。坐在她身边,他流着眼泪说:“我病了你照顾我,你病了我却照顾不了你……”情到深处,令人动容。
  
  虽然几十年“被病魔囚禁在椅子上”无法行动,但他一生都在用心血著述,以生命创作。她就是他的阳光,让他看到人性的美好,从而更加乐观地面对生活。为了搜集科普素材,她推着他,到鞍钢、到大庆、到三门峡水电站,到五指山苗寨、到呼伦贝尔草原、到西双版纳丛林,南北奔波中,她日日夜夜做着平凡、琐碎而又细致的护理工作。吃饭时,她细心地剔去鱼骨、肉骨,捣细、煮烂,再慢慢喂到他的嘴里。陪伴他的这些年,她深深体会到他蓬勃的生命意识和坚强的毅力,体会到他熊熊燃烧着的智慧之火,为了他,她无怨无悔。
  
  爱,需要什么理由呢?所有的理由都已升华到无形,只可意会,不能言传。
  
  在她的精心照料下,他的身体出现了奇迹,40年没有用来书写的手,竟然在纸上写出了字!从每天写十几个到几十个又到几百个,在人们的祝贺声中,他深有感慨地写下:“今天我能握笔写作,要感谢妻子所作的牺牲。”她流下了欣慰的泪水。所有的付出,他懂,这就够了。
  
  1984年,超负荷的创作让他的病情更加恶化了,连续三个月高烧、昏迷,北京医院的一间高干病房成了他们的家。患有心脏病的她三个月顾不上洗澡,日夜厮守在床前,洗脸、擦身,吸痰、翻身,内心承受着比身体更大的痛苦。他的气管被切开,发不出任何声音,她靠观察他的眼神来领会意思,她把自己完全融入到他的生命中。终于,他清醒了,但同时,她也被确诊为“乳癌”。
  
  一个人的意志可以无比坚强,但身体却更加知晓自己的底线,她豁出命来仍是没有留住他,83岁高龄,他走了,距医生的死刑结论整整过去55年。因为有她,他不仅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生命奇迹,还以病残之躯撰写了约七十五万字的科学小品和科普论文,二千八百余行科学诗,著书18本,总计五百多万字。这样瞩目的成绩背后,是她一日日地枯萎、凋谢……
  
  “今生成永诀,来世再结缘。”望着自己题写的挽联,她不禁喃喃自语:“他去了,我也差不多了……”空荡荡的家里,陪伴她的是几页纸,上面,是他的手迹:
  
  “爱娣妻:你老是拿心脏病吓唬我,自己又不肯去找医生。光说没有空,没有时间,舍不得抛开这一个烂摊子,真是要做一辈子奴隶,一辈子牛马,这还了得?”
  
  “爱娣妻:照顾我23年如一日,食不成顿,夜不成寐,似春蚕到死丝不尽。”
  
  “爱娣老伴:风雨同舟,朝夕相处,患难与共,形影不离。”
  
  每一个字条下面都有一个颤抖的签名。
  
  “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嫁给他的那天起,她就做好了牺牲自己的准备,这样的忠贞不渝,这样的无私奉献,成就了爱情的制高点,那就是:许多年后,抬头遥望,“高士其星”仍旧含情脉脉,闪烁天穹。
  
  是的,他是高士其,“将科学和文明遍撒人间”、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科普作家;而她,是被他称为“自己伟大母亲、妻子、姐妹、朋友”的完美女性。让我们记住吧,她的大名叫:金爱娣。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愿得一心人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