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标签:郑国

包藏祸心的典故

  这个典故出自《左传.昭公元年》。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官职名) 公子围同伍举去郑国访问,同时还要迎娶郑国贵族丰氏的女儿做夫人。郑国人很清楚楚国派他来没啥好意,便让他们住在京城外。访问仪式举行之后,……

班荆道故的典故

  这个典故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春秋时代,楚国大夫伍举和蔡国大夫声子是好朋友,而且是世交。伍举的岳父申公犯了罪,偷偷地逃跑了。有人说:申公畏罪潜逃,是其女婿伍举送他走的。伍举听说后,很害怕,因……

烛之武退秦师——晓之以利,动之以益

  公元前630年,秦国和晋国联合进攻郑国。当时,秦军驻扎在郑国都城的东边,晋军驻扎在郑国都城的西边。处于团团包围之中的郑国十分危急,郑国君主文公连夜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对策。   有个大臣说:‘‘面对两……

厉兵秣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释义】厉:同“砺”,磨;兵:兵器;秣:喂养。磨好兵器,喂饱战马,指准备战斗。形容紧张的战备,也泛指事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历史典故】 春秋时期,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 晓之以利动之以益

  公元前630年,秦国和晋国联合进攻郑国。当时,秦军驻扎在郑国都城的东边,晋军驻扎在郑国都城的西边。处于团团包围之中的郑国十分危急,郑国君主文公连夜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对策。   有个大臣说:&lsqu……

从善如流:虚怀若谷,倾听“善”的声音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八年》。 【释义】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意见);如流:像流水一样。像流水一样迅速而自然地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比喻乐于接受正确的意见,听从善意的规劝。 【历史典故……

既知道“上下其手”的典故,又了解一个历史故事,何乐而不为呢

既了解一个历史故事,又知道一个“上下其手”的典故,增加学识,增长见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请看我的文章吧: 据《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春秋时期,各国争霸,战事不断。楚康王十三年,楚国出兵攻打郑……

鸡心枣的传说

鸡心枣是河南新郑特产,自古以来就有“灵宝苹果潼关梨,新郑大枣甜似蜜”的美誉,鸡心枣还有一段传说呢。 话说公元774年间,郑国迁都郑地,即现在的新郑,而后郑庄公继位,郑国达到……

十六、王孙满八岁识胜败

王孙满,姓姬,约生于公元前635年,东周匡王的儿子。匡王死时,王孙满年幼,由他的叔父姬瑜即位,史称王孙满,长大后为周朝大夫。 王孙满生于王室,长于王宫。优越的生活条件没有使他耽于享乐,相反,他自幼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