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考试“不及格”的积极意义

  我听说芝加哥有一所高中的学生毕业前要通过一系列课程考核,如果某一门课没有通过,成绩就是“暂未通过”。我想,这真是个绝妙的做法。因为,如果你某门课的成绩不及格,你会想,我什么都不是,我什么都没有学到。但如果你的成绩是“暂未通过”,你会明白,学习的步伐并没有停下,你还需逐步向前,争取未来。
  
  “暂未通过”也让我联想起一件发生在我职业生涯初期的事情,这件事对我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当时,我想探究孩子是如何应对挑战和困难的,因此,我让一些10岁大的孩子尝试解决一些对于他们而言稍稍偏难的问题。一些孩子积极应对的方式让我感到震惊。他们会这样说:“我喜欢挑战。”或说:“你知道的,我希望能有所获。”这些孩子明白,他们的能力是可以提升的。他们有我所说的成长型思维模式。但另一些孩子觉得面对这些难题是种不幸,宛如面对一场灾难。从他们的固定型思维角度来看,他们的才智受到了评判,而他们失败了。他们不懂得享受学习的过程,只盯住眼前的成与败。
  
  这些孩子之后的表现如何?让我告诉你他们的表现。在一项研究中,他们告诉我,如果他们某次考试未通过,他们很可能会在下次考试中作弊,而不是更加努力地学习。在另一项研究中,挂了一门课后,他们会找到那些考得还不如他们的孩子,以寻求自我安慰。后续的研究陆续表明,他们会逃避困难。科学家们监测了学生们面对错误时的脑电活动图像。在固定型思维模式学生的监测图像上,你几乎看不到什么活动。他们在错误面前选择了逃避。他们没有积极地投入。成长型思维模式学生的脑电活动图像则不同,这些学生相信能力会通过锻炼得到提升。他们积极地应对错误,他们的大脑在高速运转,他们积极地投入,剖析错误,从中学习,最终改正。
  
  如今,我们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呢?是教育他们专注眼前,而不是注重过程吗?我们培育了一些迷恋“刷A”的孩子吗?我们培育了没有远大理想的孩子吗?他们最远大的目标就是再拿一个A,心里所想的就是下一次考试吗?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都以分数的高低来评判自己吗?或许是的,因为企业雇主们跑来找我,说我们养育的这新一代走上工作岗位的人,如果不给他们奖励,他们一天都过不下去。
  
  我们该怎么做呢?如何才能让孩子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呢?
  
  我们可以做这样几件事。首先,我们可以有技巧地去表扬——不去表扬天分或才智,这行不通,不要再这样做了。而是要对孩子积极投入的过程进行表扬——他的努力与策略,他们的专注、坚持与进步。对过程的表扬会塑造孩子的韧性。
  
  还有其他的办法来奖励过程。最近,我们与来自华盛顿大学的游戏研究者合作,制作了一款奖励过程的数学游戏。在这款游戏中,学生们因他们的努力、策略与进步而受到奖励。通常的数学游戏中,玩家只有在解得正确答案后才能获得奖励,但这个游戏奖励的是过程。随着游戏的深入,孩子们更加努力,想出更多的策略,身心更加投入,当遇到困难时,他们也表现出更为持久的韧劲。
  
  我们发现,注重过程的思维模式,会赋予孩子们更多的自信,指引他们不断向前,越发坚持不懈。事实上,我们能够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在一项研究中,我们告诉学生们,每当他们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学习新知识,迎接新挑战,大脑中的神经元会形成新的更强的连接,他们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看看后面发生了什么吧:在这项研究中,没有接受成长型思维模式训练的学生,在这一困难的过渡阶段,成绩持续下滑;但那些受过该训练的学生,成绩强势反弹,卓有起色。如今,我们已证实这一结论,通过成千上万个孩子的实例,尤其是那些在学业上挣扎的孩子。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考试“不及格”的积极意义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