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寻找心的指南针

  在当下中国社会,富二代或官二代几乎就是一个贬义词。但在现代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却少有这样的说法,相反,一个显赫的家族更有可能诞生不凡的人才。
  
  美国肯尼迪家族的祖先来自爱尔兰,1840年爱尔兰因土豆歉收而发生灾荒,大量饥民漂洋过海来到美国波士顿寻求生机,其中一位就是帕特里克·肯尼迪。他的儿子约瑟夫·肯尼迪后来发迹,既有钱又是美国驻圣詹姆斯王室大使。可见肯尼迪家族的后代既是富二代,也是官二代
  
  约瑟夫·肯尼迪育有四子五女。单说这四个儿子,长子小约瑟夫·肯尼迪牺牲于二战期间欧洲战场;次子约翰·肯尼迪在任美国总统期间遇刺身亡;三子罗伯特·肯尼迪于竞选总统期间遇刺身亡,所谓出师未捷身先死;只有幼子爱德华·肯尼迪活到年老,他在参议员岗位上尽责工作40年之久,被誉为“美国雄狮”。临死之前留下一部回忆录,其实也是家族回忆录:《心的指南针》。
  
  这个家族可谓历经磨难,除了各种意外事故频频降临之外,还有就是疾病的造访。爱德华本人晚年被诊断为脑瘤,但是比起当年两个孩子被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消息来说,这对他已算不得什么威胁了。1973年,他年仅12岁的儿子小泰迪生了骨瘤,且恶性程度高,医生认为这样的病人极少能生存下来。小泰迪被迫接受截肢手术,自此失去一条腿。当时化疗技术刚刚发明,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小泰迪还经受了极其痛苦的化疗考验。爱德华甚至还学会了静脉注射,以便在家里亲自给儿子做化疗从而不影响上学。凭着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信念,小泰迪挺了过来,如今是一位商人和律师,还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但祸不单行,2002年,女儿卡拉被诊断出患有“无法通过手术治疗”的肺癌。医生告诉家人,摆在她面前的是极小的生存概率。但与当年泰迪生病一样,全家人都拒绝接受这一论断。经多方求医,最终在接受了手术和大剂量的放化疗之后,卡拉同样挺了过来,后来也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
  
  在这类逆境中坚忍不拔的固执性格,爱德华认为首先源于父亲诸多教诲中的一条:永不言弃,决不被动接受命运,而是直面命运的挑战—这是逆境中的真正的指南针。当然父亲的教诲并不只是空洞的说教,在爱德华的自传中,留下了不少具体的细节。
  
  11岁那年,爱德华获准驾船出行,并且还要在船上过夜,他的搭档是个13岁的男孩。但碰上大雨,当他们到达目的地后,又冷又饿,随身带的三明治也打湿了,他们弃船游上岸,打电话要家里的司机接他们回家。想不到刚进家门,就遇上正要出门骑马的父亲,他问:怎么了,你不是去航海了吗?回答是,因为太冷回家了。父亲追问,那船呢?当得知船还停在巴斯河时,父亲转身吩咐司机:把他们送回船上去。同时告诉儿子:如果你把船开出去,就得把船开回来。于是,汽车再把他们送回原处,此时的爱德华,感到再没有比自己更倒霉的人了。但是,当他们到达河边时,太阳出来了,清风拂面,天气渐渐转暖,他们在海上乘风破浪,由衷地感到这是多么难忘的一天。
  
  那一天,让他更感难忘的是:“在我生命的每个角落,每当我想放弃的时候,父亲总会出现在那里,把我送回去做必须做的事情,去找回自己的船。”
  
  后来,爱德华考入哈佛大学。由于全身心地投入足球运动以致荒废了学业,爱德华很怕西班牙语考试会过不了关,恰好这时有一位同学,愿意替他当枪手。他接受了这一建议。但不幸的是,监考老师恰好是这位枪手的导师。一切都穿帮了。校方的处罚是,两人休学一年,并且只有在这一年里干出点事情来,才能复学。这是一种相当人性化的处罚措施—值得我们借鉴。爱德华后来的选择是,参军服役一年,再重回哈佛。但一开始,他感觉天都要塌了,他不知道回家如何面对父亲。父亲果然大发雷霆,最后的一句话是:“确实有人一辈子欺世盗名最后还逍遥法外,但那个人不是你!”这一警告精辟至极。这个世界总有其混乱的一面,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时只是自欺欺人而已。但点出“那个人不是你”,却具有双重含义。就其字面意思而言,“独有你甭想有此横运”;但还有更深的意思,“你最后无法逃脱的正是自己的良心”。
  
  苦难无法压垮生活,更无法摧残希望。肯尼迪家族尽管享有财富和盛名,却也经历了太多心碎的时刻,直面亲人在风华正茂之际瞬间夭折,或是致命病魔缠绕幼子,凡血肉之心都会滴血。历经磨难的爱德华母亲“从未让悲伤遮蔽自己的快乐,也从未让绝望充斥自己充满欢笑的一生”。也正如爱德华父亲所写:“因为生活总还在继续。也许,这就是所有这一切所蕴含的道理。”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寻找心的指南针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