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刘墉应邀到北大演讲,当他走入校园的时候,看到很多参天大树,他很有感慨地对接待人员说:“真漂亮,尤其这些大树,真是有乔木之谓也。”
接待人员笑了笑说:“刘老师,您到新生入学的时候来看,更有意思。”刘墉问:“为什么?”接待人员指了指大树说:“那些大树底下全睡了人,都是从全国各地陪孩子来念书的。好多父母从乡下来,把攒的那点儿钱全给了孩子,既舍不得住旅馆,又舍不下孩子,干脆就往大树底下一躺。”
刘墉看了看阴沉的天,问:“能躺几天呢?下大雨怎么办?”
接待人员说:“放心吧,他们在那里不会长久。”
刘墉问:“你们怕影响校容,撵走他们吗?”
接待人员摆了摆手,说:“我们可不这么做,下雨只是一个方面,更主要的是孩子不让他们躺,多丢人啊!”
刘墉感叹地说:“这些孩子太不孝顺。”
接待人员说:“其实也不是孝顺问题,本以为老的陪小的,但小的能放心吗?总得从宿舍里跑出来看老的,到后来,哪里是父母陪孩子?根本是孩子在陪父母。”
刘墉吃惊地站住了,想了很久。
在一次演讲的时候,他提起了这个事情,说:“是谁陪谁呢?是父母在牵孩子,还是渐渐地父母老了,不知不觉地把手搭在了孩子的肩上?父母说自己是在陪孩子,也自认为在陪孩子,岂不知孩子长大了,早已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年龄已大,离不开孩子了。”说完,台下哭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