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舍遗体:期待奇迹出现
没人知道大猩猩贾纳的脑中或是心里到底充斥着一种怎样的情绪,但动物学家能肯定的是,在野生的环境下,几乎所有的猿类和猴类母亲遇到幼子夭折的情况,都会出现类似贾纳的反应:把幼子紧紧抱在胸前,就像它们仍活着一样照顾有加。在其后的几天甚至几周里,母亲走到哪里,都会一直带着幼兽的尸体,并对那些试图夺走尸体的威胁进行反击。这就像人类的一些行为,随意动及亡者的尸体,同样也会触犯很多人的忌讳。
关于贾纳难以放弃孩子尸体的原因,科学家认为它还一直希望那个小身体忽然醒来。所以即使小猩猩真的死了也都不撒手,期望奇迹再次来临。
对于大猩猩来说,从受精卵到呱呱坠地,小生命在子宫中要待长达295天,出生后夭折率又很高,所以母猩猩每隔6~8年才能成功抚养一只小猩猩,这种丧子因此更具悲剧性。专家介绍:“我们知道灵长类动物的怀孕期比较长,而且一次生下的后代往往只有一个,因此每只幼兽都凝结着母亲无尽的投入与期望。”
保存遗骨:缅怀同类
在肯尼亚等非洲国家,人们认为大象是一种神奇的动物,它能预知自己的死期,濒死前便自行前往“大象陵园”。那里很早就有这样的传说:大象族群非常团结,野生大象都有自己的家族墓地。如有半路死去的大象,其他同类遇到遗骸后也会帮助保存下来,用长长的鼻子将死者卷到墓地。不仅如此,活着的大象还经常跑到墓地里对着死去的大象的白骨进行“缅怀”。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麦克科姆博士表示:“大象是非常特殊的动物,在路上发现一个死去很长时间的同类,甚至内脏都已经被鬣狗吃掉,或者只留下一地白骨,它们也会变得紧张狂躁起来。象群经常会紧紧地挤在一起,走向同伴的尸体,显得非常谨慎。它们用鼻子接触整个尸体,像吸尘器一样嗅上面的气味,如果发现象牙,它们会用鼻子将其卷起带走。”
还有研究者更是捕捉到了大象为刚去世的同伴“祈福”的现场。2006年《实用动物行为科学》杂志中,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乔治·怀特梅尔博士在与人合著的一篇文章中讲到领头的母象去世后,同一群体中其他大象的反应。他说:“一头雌象站在尸体上面,后晃动身体,有些大象抬起脚跨过尸体的头部,还有些大象用象牙轻轻触动尸体。每头象都要将这些动作重复一遍,之后象群一道离开。”在经历了这番仪式后,死去的大象会永久留在同伴们中间吗?没准在大象的生死观中就是这么认为的。
看破生死:冷静接受大限
生物学家认为,在自然界的方方面面,动物的很多行为都说明它们至少模模糊糊地知道死亡的可怕之处,生死大限以一种压倒性的力量统治着它们,它们对此却无可奈何。而这种生死观上的无力感看上去与人类原始哲学的起源何其相似。
据观察,绝大多数成年黑猩猩对其他成年同类的死亡并不会表现得多愁善感。而且,黑猩猩的社会中有条规则,就是年老或体弱的个体会离开整个种群,独自进入森林深处迎接死亡。而那些在种群中死去的黑猩猩通常会躺在另外一些成年同类的身边离世,这些同伴“有时候会去确认一下死者是不是真死了,有时也会不理不睬”。
独自默默走向死亡,或是淡然面对同类的离去,在黑猩猩的死亡观里,当永别真的来临的时候,这就是最现实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