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你,还有梦想的勇气吗

  几天,跟几个高三学生聊天。当谈到“理想”这个话题时,他们的想法让我大吃一惊。我以为这些男孩和女孩最大的愿望就是考上北大、清华等名校,然而,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谈到这一点。
  
  有个女孩说,她希望中学毕业后到美国去,用一半的时间来念书,另一半的时间则去周游世界。出门的时候,只带一个行囊。交通方面不用花任何费用——一路上可以搭好心人的顺风车;到了晚上,就到教堂里去住宿,在教堂做义工,以此作为报答。这个女孩说,她要拿着一台家用的普通摄影机,去拍摄那些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去拍摄教堂天花板上庄严的壁画,去拍摄街头笔直的树木和熙熙攘攘的行人,去拍摄孤独而美丽的乡间小屋……她要认识各种各样的朋友,尝试各种各样的食物。这个女孩的母亲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位导演,在体制内过着兢兢业业的生活。于是,我问女孩:“你妈妈知道你的想法吗?她支持你这个梦想吗?”女孩对我狡猾一笑,很不在乎地说:“我没告诉我妈妈呢。等我能展翅飞翔时,妈妈想管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了,那时候她能不让我飞走吗?”
  
  另一个男孩告诉我,他的梦想是大学念医科,毕业后到非洲大陆最穷苦的国家卢旺达去,开设一家为当地人服务的、不收费的医院。我好奇地问:“为什么要挑卢旺达呢?”男孩说,他在互联网上看到许多关于卢旺达内战的消息,那里的孩子因为疾病和饥荒而变得骨瘦如柴,无依无靠地躺在沙漠里悲惨地等待死亡的降临。他们的眼睛一直睁得圆圆的,仰望着不再纯净的蓝天。这些苦难的画面,让这个男孩心里十分难受。他梦见自己来到那片干旱贫瘠的土地,与那些“小黑孩儿”一起唱歌和跳舞。
  
  同学们的梦想还有很多,有人的梦想是当摇滚歌手,有人的梦想是去研究毒蛇,有人的梦想是创办一所大学……在这些梦想中,可以看出每一个孩子的性格。然而,没一个孩子想待在写字楼里,做个循规蹈矩的白领职员。
  
  我敬重他们做梦的勇气,也羡慕他们做梦的自由。我也知道,真正能实现自己梦想的,在这群孩子中只是少数,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以后或许还是得成为天天坐办公室的白领,过着平凡而乏味的生活。但我还是觉得,有做梦的勇气,真好。
  
  美国教育家博耶回忆,三十多年前,他被学校叫去,校方忧虑地告诉他,他的孩子已经成了一个“特殊学生”——孩子的成绩十分糟糕。在一次测验中,老师给这个孩子写了一句“他是一个梦想家”的评语。博耶哑然失笑,他知道自己的孩子喜欢幻想,经常幻想星星和月亮,幻想到非常遥远的地方,甚至幻想怎样才能逃离学校。于是,博耶按照自己的方式呵护孩子的梦想,他相信学者詹姆斯·艾吉的观点:“不管在什么环境下,人类的潜能都会随着每一个小孩儿的出生而再现。”果然,他的孩子长大以后成为一个杰出的人物。
  
  没有梦想的童年算不上真正的童年,没有梦想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而梦想需要勇气的支持。同学们,你们还有梦想的勇气吗?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你,还有梦想的勇气吗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