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学校教学楼的电梯升到六楼时,一个肥硕的男老师气喘吁吁地走了进来,电梯里另外两个中年女老师和他打招呼,问道:“刘老师干什么呢,看你累得满头大汗。”
男老师很不好意思:“我减肥呢,本来想徒步爬到18楼,没想到上到六楼就爬不动了。”
一个女老师做万分惊讶状:“哎呀,你减什么肥嘛,你哪里胖啊!”
听着这句话,望着这位男老师一根皮带快拴不住的滚圆的啤酒肚,电梯里有几个同学忍不住“扑哧”笑出了声。男老师尴尬得面容通红,不知说些什么好。
此时另外一位女老师开口了:“生活条件一好,最大的麻烦就是容易发福,我老公还不是过完年胖了十几斤一直没瘦下来,最近天天忙着减肥,哪天你俩交流交流经验。”
“好,好,好!我都快愁死了,一个寒假呆在家里写书没出门,开学就胖成这样了,我的学生都快认不出我来了,问我是不是天天泡澡堂子,泡得又白又肿。”男老师呵呵笑着,再也不把自己的肥胖当成难堪的话题了。
二
一个大一的同学接管学校一个网站的编辑工作,之前她都没怎么接触过电脑,不会用Word,也不会收发电子邮件,工作起来手忙脚乱,事情办得一塌糊涂。
前任编辑面对这样一个对电脑一无所知的接任者,微笑着说:“电脑这东西就是麻烦,我到现在还不怎么会使呢。就先把我会的那点东西教给你吧!”
那位同学听了学长这席话,接下来做事便从容自在多了,也渐渐地掌握了工作所需的技能,竟然还感叹道:“电脑也没学长说的那么麻烦啊!”
直到有一天在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光荣榜上,这位同学看到了那位学长的介绍——自动化专业的高材生,大一时就通过了计算机三级。
一股饱含着感激与惭愧心情的暖流从心底涌上了她的眼眶……
三
三个在校大学生去应聘一个小学生的英语家教。父母让孩子用英语做了一番自我介绍。孩子说得结结巴巴错误百出,连他的父母都有些难为情。
第一个大学生却拍着手称赞道:“太棒了,小朋友说得太棒了!”
第二个大学生实话实说:“孩子你的基础不好啊,不过我想只要你今后好好学习应该没问题。”
第三个大学生呵呵笑着拍孩子的头:“这孩子怎么和我小时候一样呢,嘴笨,人一多还容易紧张得忘词。”
接下来的时间孩子一直粘着这第三个大学生,孩子的父母自然把家教的工作给了她。
在第一个故事中我只是一个笑出声的旁观者,在第二个故事中我是那个新来的同学,在最后一个故事中我是第三个大学生。从观望到接受再到赠与,我切身体会到了这种把自己降到与对方同一境遇来回应所能创造的美好。我把这种方法称为“我也”回应法,它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缩小了身份的差异,温柔地呵护了出糗者的自尊心。假如我一开始接触到的就是赤裸裸的批评,那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后,我也会将自己过去的愤懑施加给别人;假如我一开始接触到的便是不切实际的阿谀奉承,那我肯定会迷失自己,沉湎于现状不思进取。我接触到的这种巧妙的回应,是它让我感受到对方的坦诚和友善,并让我在感动之余把这份体贴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