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一个橘子的问候

  1985年,18岁的胡一虎考取台北辅仁大学。在去学校的前一天,胡一虎的父亲为儿子准备好了所有的行李,其中就包括一大袋新鲜的橘子,这是父亲特意从市场上买来的。
  
  看着这些普通的橘子胡一虎不以为然:“台北的橘子多的是,我如果想吃,自己会去买,何必要这么麻烦。”父亲说:“反正你也要带着行李,不在乎多带这些橘子。”在父亲的一再坚持下,胡一虎带着橘子第一次走进了辅仁大学的校门。
  
  没想到,这些看似普通的橘子,却成了同学们的抢手货。在宿舍里,胡一虎将这些橘子每人发一个,然后大家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因为这些橘子,很多初识相逢的学生认识了胡一虎,以至于接下来的每一天,同学们看到胡一虎,第一句话就问:“你那里还有橘子吗?”由此,胡一虎在学校积累了深广的人气。
  
  后来每次开学返校,老同学见面,大家都争着替胡一虎背行李。因为他们知道,胡一虎的行李中肯定有来自高雄的橘子。而那些没吃到橘子的同学,也必定要在胡一虎这里提前申请:“下次让胡伯伯多准备一些橘子啊。”胡一虎将这话捎给父亲父亲从不会让同学们失望。
  
  因为父亲的橘子,因为这些橘子上带着一个父亲的问候,胡一虎成了辅仁大学校园里最受欢迎的人。大学毕业后,胡一虎写了一篇文章,名为《高雄的橘子》,深有感触地说:“父亲的橘子有如世界通用的微笑一样,在第一时间帮我传递了来自我们家族的问候,也帮我迅速调整好了在成人世界里与人交往的正确心态,使得我在赢得尊重与信任的同时,也学会如何与人相处。我从此知道:只要足够真诚,将心比心,别人就会喜欢你,也会更加信任你。”
  
  是的,赢得别人的尊重,并非财富和权势,有时只需一个融入了真诚和善意的橘子而已。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一个橘子的问候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