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迈克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从天花板上悬下两根绳子,两根绳子之间的距离超过人的两臂长,如果你用一只手抓住一根绳子,那么另一只手无论如何也抓不到另外一根。在这种情况下,他要求一个人把两根绳子系在一起。不过他在离绳子不远的地方放了一个滑轮,意思是想给系绳的人以帮助。然而尽管系绳的人早就看到了这个滑轮,却没有想到它的用处,没有想到滑轮会与系绳活动有关,结果没有完成任务。
但是很多人看到滑后,习惯性的反应是:滑轮是吊起重物时省力的一种工具,对解决目前的问题一点作用也没有。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如果系绳的人将滑轮系到一根绳子的末端,用力使它荡起来,然后抓住另一根绳子的末端,待滑轮荡到他面前时抓住它,就能把两根绳子系到一起,问题就解决了。
实验中,这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对部分实验者给以了指向性的暗示,对另一些参加者则没有给任何暗示。结果,得到暗示的实验者绝大多数都很快解决了问题,而没有得到暗示的人几乎没有一个能抓住另一根绳子。
不可否认,当我们遇到一些需要重复操作的事情,或者一些经常遇到的情况时,惯性思维可以使我们更快地找到问题的解决方式。但当一个问题的条件发生变化时,思维的惯性往往会使我们墨守成规,局限于以往经验和知识的“怪圈”,难以涌出新思维,作出新决策。
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必须变化地去看我们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在目前这个处处日新月异的时代,如果总是用过去的经验去看待新情况,必然是行不通的。
因为不同的问题之间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之处,一些相同的问题面前,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惯性往往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但当问题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的时候,惯性思维往往有碍于问题的解决。
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新的问题和挑战,此时我们要有积极的心态,要相信无论什么样的问题,总会有解决的方法。同时我们也要有打破惯性思维的意识,有很多问题我们换个角度思考,往往会迎刃而解。在一些问题面前,我们经常会陷入“定而不移”的思维定势。在这种情况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开阔我们的视野,改变我们既有的思维方式,时刻警惕陷入“经验”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