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知足知止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很难自身和谐,甚至到了“神太用则竭,形太劳则弊”的地步,原因只是一个字:欲。用一句话讲,即“患生于多欲。”
  
  如今,当我中华民族奋进追赶世界之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之际,一些人仿佛刚离饥寒,突然间发现丰盈的财富和荣耀的功名,原来是触手可及、轻易可得。一夜间膨胀起来的欲望把那颗追求暴富和向往高位的心,撑得好大好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说教,抵不过“五光十色”的诱惑,瞬间失去了道德底线的“约束”和良心良知的“掌控”,不择手段地要官、争名、抢功、贪利……且永不满足,永不知止,不仅把社会搅得不安而为世诟病,而且将自身缠缚到因欲累身的困扰之中;有的甚至铤而走险,越过法纪“红线”,酿成了人生悲剧。
  
  当然,人生来世,要吃、要穿、要居、要欢乐、要幸福……此乃生存之欲,发展之欲,成功之欲,为人类进步之动力,与前面列举的“欲”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恶欲,后者是善欲,二者不可同日而语。对于善欲,我们非但不予批判和遏抑,还应加以勉励和相助。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人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胸怀大境界。不然,善欲也会转化变质。什么是大境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两句诗似能给我们以启发:“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心存道,就是真正懂得荣辱穷通的道理,自觉排除各种功名利禄邪念的干扰,节欲而不纵欲,始终保持一种平常的心态和豁达的襟怀。有了这样的大境界,就会把自己一生的追求建立在诚实的奋斗上,而非巧取豪夺;建立在与民共济上,而非唯我独占。如此,你所获得的一切,才会合乎“天道”,被人认可,从而有快乐人生。
  
  翻开历史,在我国各个时期都有诸多哲学大师为使社会趋于常态而点评人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曾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家”的观点和主张虽有很大不同、甚至严重对立,但有一点是高度共识的,那就是人生要节欲,要知足、知止。儒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这一极其简练的语言把取与舍的界线划得那么清楚,把欲与廉的关系说得那么深刻,极具现实意义。道学创始人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一颇有警意的语言,告诫人们在追求名利上要适可而止,不可贪得无厌,否则就会招来殃祸。墨子是代表庶民阶层的思想家,他以“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这一辛辣的语言,尖锐地抨击了那些纵欲无度者,指出知足、知止的根本在于加强主观世界的修养,可谓人生大智慧。今天,我们如果能够以虔诚之心好好体味和借鉴先哲们的训导,无疑有益于让自己那颗浮躁之心尽快冷静下来,让社会上那股浮躁之风尽快停息下来,从而促进社会和谐,于国于民皆是大幸。
  
  到此处,言犹未尽,试想用一个历史故事为我们借镜:清代有一位叫詹义的书生,为求功名,坚持苦读,年年应考。他不拉关系,不走后门,就靠自己的勤奋,从二十三岁风华之年到七十三岁垂暮之年,耗费心血半个世纪,终于考得秀才,穿上了象征之服——青衫。他很满足,也很开心,信笔赋诗,直抒胸臆:“读尽诗书五六担,老来终得一青衫,逢人问我多少岁,五十年前二十三”。这首小诗写得很俏皮、很幽默,既浸透着辛酸,也流露出坦荡和愉悦,还告诉人们一些做人的道理,令人慨然。知足知止,福也乐也!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知足知止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