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勤俭持家、会过日子,简称会过。
解放后,祖国建设百废待兴,尤其是工业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于是两大工业城市上海和天津向其它的城市输送了大批的工人、干部。
某个新建的城市,同时建了几座国营棉纺厂,其中有两个厂的骨干是从天津老棉六抽调的。
大家刚调来时,都是年轻的小伙子、大姑娘、小媳妇,必然要成家立业、增添人口,而且那时国家鼓励多生孩子,所以后来每个家庭有三、四个孩子不算多,有五、六个孩子很平常。
转眼到了六十代末,孩子们都长大了,能吃能喝的,一个家庭的双职工收入百十来块钱,要养活五、六口,甚至七、八口人,要是不会过,到了月底可就揭不开锅了。
幸亏那时毛主席他老人家把物价控制得很低:一斤猪肉或一斤鸡蛋都是八毛多;一斤面粉一毛一、一斤玉米面八分;酱油七分一斤、醋六分一斤、咸盐才三四分一斤;到了蔬菜旺季,五分钱能买一脸盆西红柿。要不然,再会过也过不下去。
棉纺厂的天津人买这些日常生活用品时,显露出会过的本领,能利用好每一分钱。
买肉很少超过半斤:“同志,给称两毛钱肥瘦(指不带皮的五花肉)”、“同志,给称两毛钱排骨(排骨比肉便宜)”、“同志,给称两毛钱板油(即猪的油脂)”,等等。那时粮食供应采取计划控制,食油少,所以油脂很吃香,可以炼了油炒菜、炖菜。
买油盐酱醋时也很少超过半斤:“同志,给打二分钱青酱(天津方言,即酱油)、二分钱醋、一分钱咸盐、二分钱甜面酱”。
这才真正叫会过。
别人佩服这些天津人会过,也同时感到他们买东西时的喊话挺有趣,就传扬了起来,后来以讹传讹就成了这样两句逗趣的话:
“同志,给打一分钱青酱、一分钱醋、一分钱咸盐、一分钱甜面酱”。
“同志,给称两毛钱肥瘦、排骨带板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