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老爸老妈的“安全感”

得空回家看望父母,和老妈一道在厨房做饭时,老爸在房间里似乎发现了什么“新大陆”,兴奋地唤着老妈:“阿文!快来!”

老妈应声走过去,我也好奇地跟着进屋。只见老爸摇晃着几小包药,得意地说:“我发现有5包金银花冲剂还有11天就过期了,咱俩得赶紧吃完,别浪费了!我先来一包。”

对于老爸的“温馨提示”,老妈表示欣慰,把余下的4包拿起,拉开一个大抽屉放好。她拉开抽屉时,我看了一下——好家伙,满满当当都是药:含片、颗粒、胶囊,消炎的、镇痛的、养胃的……简直是一个“药品大本营”!

我问:“爸、妈,你们没事吧?没病也吃药?快过期就扔了吧,还赶着时间吃,什么心态?”老爸讪笑,语气却透着一丝执拗:“怕啥?预防胜于治疗!这是好东西,下火的!”我很无语。

打小,父亲在我眼里就是一条阳刚气十足的硬汉,即使如今年逾六十,他也是一条老汉子,很有精气神儿。但不知从何时起,从前对药物无感的他,现在一改常态,变得相当推崇。平日里要是真生病了,吃药当然是必要的,但老爸在没任何征兆的情况下也吃药,说要“预防万一”。但凡有点“风吹草动”,比如咽喉稍觉干痒,便断定为上呼吸道感染;流点清鼻涕,就疑虑要被流感袭击,会赶紧吃药。

理性评价一下,目前老爸的身体状况在同龄人中还算可以,他不胖不瘦,作息有序,高血压、糖尿病什么的都不沾边,除了偶尔犯点小感冒和过敏性鼻炎,并无大碍,跟药不需要这样亲近,变成一个“药品控”。

当“药品控”的光景长了,老爸跟好几家药店的老板、医院的医生都颇有交情,而且还收获了一个“真爱粉”——我妈。她对老爸防微杜渐式的养生理论坚定不移地拥护,身体力行地贯彻。得知二人经常拿维生素当饭吃,拿各类中草药当茶喝,让我不欢喜却让我忧!

我一有空便打电话给爸妈,说:“是药三分毒,没病别乱吃!”好说歹说,可两人依然如故。

老妈让我端菜去,我一看菜,又是这样,几个蔬菜都水煮,没丁点碧青的新鲜活色。老妈说:“水煮的很安全,据说能祛除农药。”老爸附和:“没错,汲取教训,引以为戒!”

几年前一个中午,老妈买来一把长豆角随便一炒,跟老爸吃了后,头晕恶心,腹疼呕吐。很久后我们才得悉,心疼极了!“豆角门”后,所有的瓜菜老妈都是煮熟来吃,不敢生炒。现在提起,老妈依旧心有余悸:“那时孩子们都不在家,好慌啊!”看我的神情变得忧戚,老爸抿了一口米酒,摆了摆手:“不慌了!咱现在有药箱,还有医生好友,一切小病小灾都是纸老虎!”

饭后,有点小醉的老爸午睡了,老妈却要出门。原来,老爸喝了酒,有时会诱发牙痛。这次我好不容易回家一趟,他一开心,又喝上了。老妈怕他下午醒后会牙痛,想找出点药来“防备”,却只翻到一个空盒子。于是,我陪着老妈上街去买药。

我们来到药店时,老妈有点内急,找洗手间去了。我等着老板找药。老板把药装好后,跟我扯起话来:“你爸妈常来我这里买药,呵呵,他俩我太熟了,总是说:‘我们这些老家伙,有病就得快吃药,没病也得多买些药备着,可不能拖累我的儿女,他们要供房要养家多不容易。我们不生病,就是给孩子做贡献!’”

我瞬间被某种东西扎中心口,眼眶立马盈起某种温热的液体。

我想起爸妈互相搀扶着去医院洗胃的场景,想起这个曾经对啥都不服软的“硬汉”,在岁月的催逼下逐日秃顶、背驼腰弯,讲话已经中气不足,在愈加年暮却又无法抵御的空巢时光里,他发觉了——在不断囤积的药物里,竟能收集到一种莫名的安全感——有了藥,就有了自以为是的“强大”,能有备无患,能少生病,不会让儿女操心。他们囤积药品,吃水煮菜,不过就是在找寻一种安全感,来对抗空巢后的孤寂冷清、无助无援……

我们一定要更多地回家,多跟他们聊天,多跟他们做饭,好好跟他们说话,让他们慢慢脱离“过度保健”的心态。这些,才是父母需要的最妥帖、最厚实的安全感啊。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老爸老妈的“安全感”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