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极富传奇性的美国盲聋女作家。在她19个月大时,一场猩红热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从此,她的一生都在黑暗和寂静中度过。但是,她不仅掌握了英、法、德等五种语言,还完成了一系列著作,创作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样的惊世之作。她致力于为残疾人建立慈善机构的福利事业,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
2012年6月,美国作家罗茜在纪实作品《海伦·凯勒的秘密爱情生活》中,首次披露了海伦·凯勒与助手彼得之间鲜为人知的恋情。
无声的爱静静绽放
1880年6月,海伦出生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塔斯比亚城。在她不幸失去听觉和视觉后,家人找了一位叫莎莉文的老师前来辅导海伦。莎莉文陪伴了海伦一生,也改变了她的一生。
莎莉文不仅教会海伦识字,还教导她利用双手去感受别人说话时嘴型的变化以及鼻腔吸气、吐气的不同,来识别语言发音。在莎莉文的辅助下,18岁的海伦考入剑桥女子学院,随后进入哈佛大学,从此一生致力于教育、慈善、文学等事业,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1916年,36岁的海伦还是个单身女郎。爱情,对于她来说是个沉痛而陌生的词汇,她不知道这个世界上会有哪一个男人能够不嫌弃或不是出于同情而真心爱上她。
1916年夏天,海伦的秘书请假去苏格兰探亲,而恩师莎莉文的身体也不太好,不能日夜陪伴在她身旁。海伦决定请一位临时秘书,帮助她完成日常用手心写字的工作。“掌心写字”,是海伦与他人交流的方式。就这样,彼得·费根走入了她的生活。
那天傍晚,空气中弥漫一丝雨前的沉闷气息。海伦和莎莉文坐在门廊上,等待着从波士顿赶来的彼得。突然,海伦感觉到莎莉文握着她的手有了细微的动作:“他来了。他的头发颜色很深,手指很长,一只手拿着棕色笔记本,另一只手夹着烟。他正在四处张望。”莎莉文老师在海伦的手心里静静地写下对彼得的第一印象。
海伦略微抬起头,虽然看不到彼得,却仍然能够感受到他的气息在慢慢逼近。
“他穿着白色衬衣,将夹克随意地搭在肩上。天啊,他的眼睛是棕色的……”莎莉文老师继续在海伦的手心中描述着。
海伦的脑海中,慢慢浮现出了彼得的轮廓,一个高大帅气的男人。“他帅吗?”海伦紧张地在莎莉文手心上提问。
“感谢上帝,幸好你看不到他,他帅得简直令人窒息。”一句玩笑,逗得海伦笑了。
海伦紧张地捋了捋头发,坐直了身子。她感受到彼得气息的临近,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她感到阳光慢慢地笼罩了她,还带着绿草和雨水的清新味道。
海伦站起身,彼得礼貌地同她握手。海伦将手指放在彼得的喉部,感受着他喉咙发出的振动声音:“凯勒小姐,很高兴见到你。”海伦礼貌地回答:“见到你我也很高兴。”海伦静静地辨别彼得说的每一句话,他的语速有点快,让她有一些吃力。
彼得虽然只有29岁,却成熟稳重,海伦对他非常认可,接受了这个助手。从此,他们整日形影不离地在一起工作。随着时间的流逝,异样的情愫在海伦心中慢慢萌发,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感觉,她的心每一分每一秒都沉浸在对彼得甜蜜的思念中。
不久,莎莉文得了肺结核,海伦不得不让老师去波多黎各休养一段时日。送别的那天,海伦紧紧握着老师的手,依依不舍——从6岁开始,她的生命中便时时刻刻有老师的陪伴。
第二天,海伦在给莎莉文的信中写道:“我不知道我怎样能经受得住和你的分别。当我们向车站走去时,我突然感到非常孤寂,感到莫名奇妙的恐惧。”
看到海伦如此伤心,彼得便想法子陪她散心。他们有时漫步在树林中,感受风的轻抚;有时泛舟在湖上,体会阳光的温馨;当彼得知道海伦喜欢骑自行车时,特地骑车搭载着她飞驰过大街小巷,让她感受清风和暖阳从身边疾驰而过……
彼得形影不离地陪伴在海伦身旁,用手语为她翻译身旁发生的一切事情。爱情之花,静静绽放。
遥不可及的婚姻
海伦永远记得那个早晨,如往常一样,她独自坐在书房中读书,突然感到一阵微风掠过,门似乎被轻轻推开了。海伦觉察出,是彼得的气息在慢慢逼近。她伸出的手,被彼得握住。她感觉到,彼得的手心泛出细微的汗水。
海伦奇怪,他是有话要说吧,可是为什么显得有些紧张?终于,彼得深吸一口气,在她的手中用手语轻轻地写下:“海伦,我爱你,嫁给我吧!”
海伦静静地凝视着前方,内心却如同沸水翻滚:他在向自己求婚吗?可是,她不敢相信,因为她看不见缤纷的色彩,听不到任何声音,她有资格得到爱情吗?
见海伦没有回应,彼得有一些焦急,在她手中飞快地写着:“我是真心爱你,爱你的善良、温柔、智慧和坚强,你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女孩……”
那一刻,海伦想起伯尔医生曾对她说过:“当一位青年来叩你心灵的门扉时,你不要迟疑,不要妄自菲薄,以为身患残疾就拒绝他。你虽双目失明,两耳失聪,但不是遗传的,不会传给后代。你有爱的权利!”
是啊,即使看不见、听不到,自己一样拥有爱的权利。海伦第一次知道爱情是不可抗拒的伟大力量,她沉醉了,紧紧握住彼得的手。
他们秘密相爱了,甚至开始筹划婚礼,畅想婚后的甜蜜生活。海伦从没有感受过这样的快乐,因为彼得的爱不同于母亲的慈爱,也不同于莎莉文老师知音式的关爱。彼得之于她来说,是那样的与众不同,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牵动着她的心。他是她的爱人,燃烧了她冰冷的生命。
海伦写下这样的话:“他的爱如同明媚的阳光,照亮了我的孤独与无助。”
不久,彼得向当地政府递交了结婚申请书。然后,两人焦急地等待甜蜜一刻的到来。
美妙爱情的破碎
一天早上,海伦起床梳妆。门突然被推开,海伦感受到是母亲疾步走向自己,将什么东西扔在了桌上。海伦伸手去触摸,那是一张报纸。
母亲在海伦手中怒气冲冲地写道:“你结婚的事,为什么我们都不知道?这么重大的事情,怎么可以擅自作决定?”因为愤怒,母亲写得很快。
海伦感受到母亲从未有过的愤怒,这让她惊慌失措。因为恐惧,她竟然违心地否认了这件事,这是她第一次对母亲撒谎。
原来,波士顿的一名记者得到了小道消息,知道海伦将和临时助手彼得结婚,用了整个头版来叙述这件事情,甚至还将他们的结婚申请书刊登在了报纸最显眼的位置。
“你不可以结婚,更不可以和他结婚。你的盛名,你的荣誉,都会被他利用,他不可能真正爱上你。结婚这么大的事,他竟然没有事先征求我和莎莉文老师的意见,他这是欺骗你!”母亲怒不可遏的一番话,像锥子一样刺破了海伦心中的幸福泡泡。或许爱情对于海伦来说,本来就像一触即破的美丽泡泡,只在阳光的折射下才泛出虚无的缤纷颜色。
母亲当即辞退了彼得,并将海伦秘密送往了亚拉巴马州的妹妹家。此时,海伦的妹妹密尔特蕾特也知道了这件事情。海伦以为,身为同龄人的妹妹一定可以理解她,可是,妹妹也认为彼得别有用心:谁能相信一个年轻健康的帅气男子,会真心爱上一个又盲又聋的中年女人?
远在波多黎各的莎莉文老师也写来了信,她对海伦非常失望,认为彼得不会带给海伦幸福。
海伦知道,所有的人都是为她着想,大家都想极力保护她。可是,她也是一个女人,她也渴望爱情。7岁时,她就希望莎莉文老师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她喜欢和男人们交谈,她渴望有一个白头到老的伴侣。然而,当爱情来临了,全世界的人似乎都站在了她的对立面。
那是海伦最无助的时光,她时时刻刻都在思念失去了联系的彼得,幻想着有一天他能够找到她。而此刻,彼得也在到处寻找海伦……
1917年2月12日,一封信寄到了海伦手中,是彼得的来信。彼得说,他正在离海伦不远的萨利波小镇,他好不容易才找到她的地址,想和她私奔,然后秘密领取结婚证。当天的午夜,他会在她家后院的那棵大树下等她。
触摸着信纸上那些凹凸不平的特殊字迹,海伦既激动又紧张。她悄悄收拾好行李,紧张地等待着——离开这个家,毕竟需要耗尽她所有的勇气。
午夜,当所有人都沉睡后,海伦独自拖着行李悄悄出了门,来到约定地点。四周一片寂静,海伦静静地站在树下等待,她感觉到风的轻柔,想象着月光如同圣女的纱巾一样披在自己身上。那一刻,甜蜜充满了她整个身心。
时间缓慢流逝,彼得始终没有出现。秋日的夜风已经有一些凉,海伦裹紧了披肩,开始担心:是哪里出了差错?海伦再次拿出信,摸了摸上面的字迹,确定无误后又悄悄折叠好放回怀中。
当朝阳从东方缓缓升起、曙光照亮整个世界时,海伦由欣喜转向失落甚至绝望,她的心是多么难受啊!
妹妹在树下找到海伦时,海伦已经没有力气说话了。她开始重新思考母亲、妹妹以及莎莉文老师的话,她不愿相信彼得会背弃他们的爱情,她对他仍然怀有一丝希望。至少,他应该给她一个解释,不是吗?
海伦静静地等待着彼得的来信,可是,他仿佛从世上消失了。海伦的心如死灰般沉寂了,此后,她再也没有提起过彼得,似乎永远忘记了这个男人。她再没有碰触过爱情,并选择了终身不嫁。
事实上,直到海伦逝世后,海伦的妹妹才向媒体披露,那封约会私奔的信件,其实出自妈妈之手,妈妈策划了这一切,目的是让海伦对彼得彻底失望。
真实的情况是:彼得为了这段爱情,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终身未娶,一直在波多黎各的一个小镇上生活,那是他和海伦曾经约定要相守到老的地方,可最后,只有他一个人空守着誓言……
海伦曾经悲伤地写下:“这突如其来的爱情之花,还没来得及尽情欣赏,便随一场暴风雨的降临而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