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读书赏析(3)篇

作者:法齐娅·库菲 尽管生命充满苦痛与辛酸,但《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这本书里的每一段悲痛的情节都能让人见到希望的阳光。信仰超越了死亡,岁月沉淀了从容,人生绽放出最夺目的光彩。《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不该被我们忘记和忽视的国家。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在线阅读地址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读书赏析 第(1)篇

阿富汗传统文化

宗教冲突引起的战争   

作者——一个血液中留着政治抱负的阿富汗女人女人  

见证了  一见钟情 始终如一的爱情   

了解了 饱受战乱之苦的阿富汗人民

  一位支持丈夫从政,默默操持一个大家庭的女主人(作者伟大的母亲)

  两个可爱懂事的孩子

 家族的纷争和 凝聚力

女性在阿富汗的地位

医疗水平 婴儿产死率最高的国家  基础设施差 腐败的政府 

阿富汗:恐怖主义的诞生之地和遭受全国恐怖主义袭击的地方

……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读书赏析 第(2)篇

对于阿富汗这个国家,和大多数人一样,除了大致的印象之外,一直知悉的很少。但正是一种不熟悉感让我一直想读有关阿富汗这个国家的作品。无论是卡勒德·胡塞尼的三部曲《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群山回唱》还是这本书,都更让我加深了书籍之间是不存在对比性的这一想法,即使它们的时代背景相似,但是每一部作品都有它独特的魅力,没有更喜欢谁之说。以前文学作品这个大概念在我脑海中只有中外之分,在并且侠义的认为“中”指的是以中国为主的文学作品,“外”更多指的是西方文学作品。但由于此本书及类似书籍的阅读,另一种文学风格在我心中逐渐形成,那就是中东地区文学作品的独具魅力性,无论是战争、女权还是宗教信仰,它都给我呈现了不同于以往阅读的惊喜体验。

        这本书《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与其说是给女儿的信,不如说是母亲对自己前半生的追述。这位母亲自然不是个“简单”的角色,“她的人生是一次次劫难,可她在劫难后收获的是勇气。她的民族经历一遍遍暴虐,可她在断璧残垣中仍要寻找正义。这不只一本自传,更是从泪水和战火中淬炼出的至诚、至善的声音。”读这本书读的不是鸡汤,也不是正能量,更多是对阿富汗这个国家的了解,这份了解上至国家政治下至节日习俗,而恰恰这种阅读的收获是最难得的。

     分享这本书中我最爱的几句话:

“因为责任,爱情常青。因为尊重,爱情永恒。”


“要以星星为目标,那样的话,即使掉下来,你还能落到树梢上”


“婚姻是女人一生中极为重要的一个仪式,但我也清醒地意识到婚姻不该阻止女人去实现梦想。恰恰相反,她的梦想也应该成为她丈夫的梦想,而她丈夫的梦想也应该是她的梦想。作为新人,他们应该风雨相依,打造一个属于他们的世界,一个专属于他们的世界。”

       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因为我想让你感受一下这个国度的强大魅力,也见证一下“不要死于一事无成”这句话的真正涵义。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读书赏析 第(3)篇

简单说下看法,请大家指正。

1,技多不压身,不管是太平盛世,还是战争年代中,我们都要尽可能多学习,一门知识,一项技能,因为说不上什么时候能用上,也许明天,也许十年之后

2,尊重所有人,在别人求助的时候,尽可能地帮助他。生活是起伏跌宕的,当我们在低谷时,也会同样需要来自别人的帮助。世上没有多么高尚的人,家人,亲戚,朋友之间,说白了就是互相帮助,你不帮助别人,别人也不会帮助你。所谓关系说到底就是互相利用,很直接很残酷,可它就是事实。

3,家庭很重要,人的出身很重要。好的家庭,能把你送到高处,于是你就可以俯瞰一切,了解全局,给你动力做大事。但是出身于一般家庭的我们,也不用气馁,我们一步步走向罗马,也许有生之年无法到达,但我们的孩子,他们不用从头出发。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人出生在罗马,这个听起来让人沮丧,但是我们要理性,用历史的角度去解读,都是一代代人努力的成果,别人可以,我们也可以。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读书赏析(3)篇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