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卡尔·纽波特 本书作者尖锐地道破了信息经济时代的惊人真相——知识工作者60%以上的工作时间都花费在处理此类浮浅事务上,而这些工作不仅产出的价值有限,还会永久性地损害人们深度工作的能力!作者创立的“深度工作”概念,其含义为在无干扰的状态下进行专注的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而正因为当前社会深度工作能力的日益稀缺,其与经济成功的关系也变得日渐紧密起来。本书的所有讨论也围绕“深度工作”而展开,作者还强调,深度工作不是一项过时的技能,而是将人们从技术垄断导致的精神异化状态中解救出来的良药。在当前这个以网络为中心的浮浅信息时代,倡导深度工作无异于呼唤一种匠人精神的回归。 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在线阅读地址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什么是深度工作?
指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的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也就是说,我们永远无法通过重复、累积的“浮浅工作”得到“深度工作”的工作结果。
科技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类学习的速度,在未来,一些简单、可重复的工作有可能被机器取代。
可以想见,在未来踏入精英阶层成为赢家的,只有可能是这三类人:
利用智能机器进行创造性工作的人;
成为所在领域的翘楚;
拥有资本的人。
对大多数人来说,成为前面两类人无疑比较实际。
而通过深度学习和工作,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点,才能快速掌握复杂技能,从而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都达到精英层次的水平。
这种深度工作的能力,是我们真正稀缺的能力,而且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具价值。
要摆脱低效的忙碌,就要重新审视我们一直以来习以为常的工作习惯,进而通过刻意练习,培养深度工作的能力。
卡尔·纽波特提出了四个准则:
①工作要深入
高质量的工作产出=所花时间x专注程度
首先,根据工作的性质,列出目标清单和工作日程。注意目标要明确,日程要可执行。
其次,根据目标,找到最重要的事情。一次只做一件事,因为想做的事情越多,完成的事情反而越少。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重复,形成自然而然的习惯,达到可以随时进入深度工作的状态,并且能够保持长时间的精力集中。
②拥抱无聊
如今,一部智能手机就能让我们有无数的选择打发无聊时光:随手点开微博、刷刷新闻、玩玩游戏……
百无聊赖的状态让我们习惯分心,不能自如地调整到最佳的工作状态。
因此,想要深度工作,就要把心力集中,沉下心做事情。
在什么都不做的无聊时光,与其频繁地刷微博、朋友圈,不如专心思考今天的生活或者明天的安排。
另外,有意识地训练专注力,比如限定使用网络的时间,从而戒掉对网络的过度依赖。
有成果的冥想也是很好的训练方式。在身体劳作而心智空闲的时候(比如慢跑、淋浴),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件定义明确的专业难题上。
③远离社交媒体
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网络上,对于你提高认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真的有帮助吗?
作者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建议,在30天内不碰社交网络,然后问自己:
在这30天内我的生活是否变得更糟糕了?
我所谓的“朋友”们是否真的在乎我的存在?
根据二八法则,只有20%的朋友是有价值的,而他们可以给你带来80%的收获。
尝试给自己限定上网和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剔除把网络当成娱乐消遣的想法。
④摒弃浮浅
摒弃浮浅,其实就是提醒自己:你的时间有限,选择深度工作方式还是浮浅工作方式,将决定你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决定你能创造多大的价值。
教育家威尼弗雷德·加拉格尔说:“我将活出专注的人生,因为这是最好的选择。”
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什么是深度工作?为什么要深度工作?怎么做到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Deep Work):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史无前例的科技发展和影响力为我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重组。在这种新经济形势下,有三种人将获得特别的优势:可以利用智能机器把工作做得漂亮并具有创造性的,在所处行业中最优秀的,还有那些拥有资本的。
而成为前两种人,必须具备两种核心能力:
·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
·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都达到精英层次的能力
而这两种能力的培养,依赖于深度工作。
高质量工作产出=时间×专注度
深度工作准则:
(1)工作要深入:深度工作日程安排,习惯化,享受安逸时光…
(2)拥抱无聊:冥想;锻炼注意力和记忆力…
(3)远离社交媒体
(4)摒弃浮浅
定量分析每一项活动的深度
每一天每一分钟都做规划
固定日程生产力
变得不容易联系到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每一天,尽量减少浮浅工作,即创造性低无意义的工作,每天争取四个小时的一整块时间,增加高质量的产出,长此以往养成习惯,成为新经济形势下的赢家。
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一本书被奉为经典或者被许多人推荐,是有道理的。正如《原则》中提到的,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选择看什么书或者电影,那你应该去看“经典”。时间已经帮你做了过滤。
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在思考该如何评价这本书,好书!但是我所谓的好书的标准是什么?有这么几点:
首先,作者完全明白自己在说什么,也就是说书中的内容是作者经过自身思考和亲身实践得出的(如果你曾经参与过一本书的写作,你可能会惊讶,有些书的作者自己都搞不清自己在写什么)
其次,作者能够提前想到你在阅读时可能产生疑惑,并且给出解答。这其实变相实现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
最后,好书一定是便于作者阅读的。想得明白不够,还得能跟别人讲得清楚。
大概这样。
关于本书的其他方面:
书的标题很明了。读了《金字塔原理》一书(好吧没读完~_~),我开始很关注书或文章的标题,我觉得这本书的标题符合金字塔原理的。好!
书中作者的许多思考和困惑都能引起我的共鸣。
一直有一个计划,每年可以选择几本读过的书再读一遍,我觉得肯定有非常不一样的收获,奈何一直没有落实。
这本书我觉得值得读第二遍的,对我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