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娟 2010年冬天,李娟跟随一家熟识的哈萨克牧民深入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场、沙漠,度过了一段艰辛迥异的荒野生活。这本书,便是这段生活最真实、最感动、最深入、最珍贵的全景记录。李娟是第一位描写哈萨克民族冬牧生活的汉族作家,她以饱含深情又不失节制的文字,呈现出阿尔泰最后的“荒野主人”冬季转场时的独特生存景观。 冬牧场在线阅读地址冬牧场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曾经在电视上看过的场景和画面就这么被李娟用她独特的口吻写成了文字缓缓的流进读者的心,很奇妙的感觉,身处纷繁世界的我们大部分时间听到的会是这个世界永不间断的嘈杂声,感受着每个城市不一样的节奏,有时候会想,想求得一点点安静,不会被打扰,为什么那么难。李娟用自己的亲生经历把我们都很陌生的阿勒泰撕开了一道口,让我们有幸可以窥见里面诺大世界的冰山一角,感受那里的生活的九牛一毛。
安静和喧嚣
或许成群的牛羊会让生活变得很热闹,或许大片的荒原会让日子变得很寂寞,这样的热闹和寂寞交织在那里每一个人的心里,早已习惯,却不想改变。毕竟牛羊不会说话,更多的时候只是默默的吃草,安静的走路,没有人可以和赶牛羊的人搭上一句话;毕竟看到眼前风吹草低见牛羊打心底想放声高歌,或许会有人在沙坡的另一边呼应。熊猫狗窝在地窝子上睡觉,牛羊不声不响地在棚里呆着,李娟安安静静的躺在床上发呆,居麻在胡扯,嫂子在做饭,多么寂静,又多么热闹。
孤单和快乐
仅凭李娟的描述我们根本无法更深入的了解那里的人一天的生活,但可以想象,他们的寂寞是我们远不能及的,他们的快乐也是我们无法高攀的。面对荒无一物的草原,谁又能保证看一天也不会腻,坐在土坡上眺望另一端,又有什么幻想和小期待,大家都是孤单的,小小的背影慢慢化成一个身影消失在一条地平线上,那孤单的身影仿佛言说着不可名状的孤独;没有手机电视的日子里,大家各忙各的不说话时,空气安静的可怕;孩子们面对毫无标记的荒野能准确说出各种人家和羊群马群的准确位置;面对不同的痕迹却又能精准地说出是哪种动物留下的痕迹……寂静的冬牧场,孤单的人儿
那里的人们孤独的很高深却又快乐的很简单,一两块糖可以让小孩子开心一整天,浓浓的奶茶让空气仿佛都变甜了,一锅热腾腾的肉简直让胃都乐开了花,一两件新衣服让小姑娘试来试去可以开心一整天….多么简单的快乐。
古老的文明和现代的冲击
刚开始看的时候很向往这种生活,真的好激动想有时间去一探究竟,但终究意识到,可能我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去触碰最核心的阿勒泰生活,也没有本事融入其中去享受他们简单的快乐,更没有能力去品尝他们那苦涩的孤单,看到这本书仿佛看到了世外桃源一样,但了解的越细微,越深知自己和他们之间的鸿沟,我并不会因为一块糖而开心,反而一大堆糖堆在我的面前我都懒得看,我也不会因为一两件新衣服就开心的试一天,可能会和好朋友逛商场逛街再满载而归,我更不会因为一锅肉乐开花,但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甜品和异国料理开心到胃都在笑…….终究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就像扎达,带着外面世界的影子,从而显得格格不入。我可能会因为世界的喧嚣而感到孤单,但是却渴望在草原漫步一天,看看奔腾的马,看看可爱的植物,,他们在孤单地面对草原的时候,或许也在渴望外面的世界,想象着车在路上跑,遍地高楼大厦的模样。所以命运使然,出生在阿勒泰到底好不好,我只能说很好,但一旦你想要走出这片与世隔绝的地方,再回来的时候已经不完全属于这个地方了。
看的时候很惊诧那里相对落后的生活环境,那么优越的自然环境,那么可爱的人,为什么没有一些政策去扶持他们,后来明白了,那种地方就是政府想扶持也没有办法,大批的材料根本运不进去,只能靠牧民们靠自己的智慧去创造了,所以产生了像火炉一样的地窝子,所以才发现了比任何材料都要好用的羊粪,其实根本不需要我们去做什么,那才是最真实的阿勒泰,藏民的智慧成都不亚于外面的人,或许,比我们都要高
他们保守但不落后,高雅并不庸俗,也许他们长孙过成长子这类的制度让我们很费解,但就是这样才凸显出那个民族独特的魅力
阿勒泰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吧,所以远离城市喧嚣,但是却能在属于自己的地方耀耀生辉
人与人之间的那些东西
惊讶于那里的人们的热情好客,我无法想象一人走累了随便走进一个屋子别人都端茶送水的招待你并且坐下跟你闲话家常的样子,更无法想象远途的乘客把自己家当成自己家一样小作歇息的场景,也不可能遇见隔壁做了好吃的非要分给我们几碗,我家有吃的也会给大家分一起吃的情景,但是有太多的不可能发生在了那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我惊诧那里的人们为什么那么自来熟,为什么和陌生人都没有一点防备心的热情款待,不计较得失,人与人之间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都简化成了互相帮助,但这些不可能在他们眼里就是家常便饭,三五家人围桌而坐,一边吃着饭一边侃着大山,五六个孩子跑来跑去,在地窝子旁挖陷阱埋地雷,好热闹,几十分钟前还不是特别熟的人们瞬间变得像一家人一样,在寒冷的冬牧场散发出太阳般的热量,打破了草原的寂静,烤化了严寒冻住的氛围,人与人之间的那些东西,在他们那里就这么简单,可能只有那样的环境才能产生出这样可爱的人际关系吧,就算是陌生人也会变成很好的朋友,哪怕只有一面之交,哪怕只是在一起搓了顿麻将,喝了顿奶茶
粗犷和细腻
像我这样有洁癖的人可能真的受不了那里的一些习惯,很久洗不了澡,也没法洗衣服,但是在他们眼里可能这些根本不算什么,他们不会在乎自己头上顶着好多泥土,也不会在乎用洗衣粉洗背,因为大家都这么生活,没有什么可在意的,可能是这片一望无边的草原孕育了这样粗犷的一群人,每天伴着浩浩荡荡的马群奔驰而归,看着太阳消失在地平线,看着大雪缓缓覆盖大地,豪爽的心情想着大地一样宽广。但同时他们又矛盾的细腻着,他们看太阳的同时也会在意小草们的动向,在放羊的同时也会仔细观察不同小动物的脚印,加玛会翻出一块布秀来秀去点缀自己的生活,嫂子也会在迎接客人时精心打扮让自己更加体面,细腻又粗犷,这么形容这群人正合适
居麻
想特意说说这个最矛盾的人,至今也不明白他为什么这样,他残忍的虐待小猫,却还在炖肉的时候多给它削好多,他总是逗李娟,却在李娟顶不住的时候给予鼓励,他在外人面前可以侃侃而谈,却也经常默默不语,他经常开一些无聊的玩笑,却又让人捉摸不透的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可能是孤独造就的居麻的这种性格,可能是长久的一成不变的生活让居麻不得不自寻乐趣,这样的人在草原上很多,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很欢脱,分散开来的时候又很寂寞,这就是阿勒泰养育的这么多人之中一个小小的缩影
终于看完了冬牧场
你好夏牧场
冬牧场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上学时,读书是为了求知;现在,读书是为了清洗灵魂。 李娟的《冬牧场》这部纪实性散文作品,主要是时间为线索,以牧民的各种生活,劳动事件为起点,洞悉周边发生的种种。结构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零散破碎。当李娟一点点拉开去冬牧场的大幕,就展现了一幅距离我们生活甚远的牧民生活的画卷——在贫瘠,苍凉的冬牧场,望不尽的沙丘,怎样都摆脱不了的寒冷……作者细腻,纯净的笔触,解读自己对艰苦的牧民生活的理解。这种理解方式也显示出了李娟心境的澄明,思维上的风趣特点。 去往冬牧场,李娟说地球是圆的,因为竟能看见遥远地平线渐渐低陷。生活在冬牧场,除了寒冷和物资匮乏,还能感觉时间走得特别仔细,能感觉出日落、月升,这自然的每一个动静。为了生存,为了更好的适应,想必牧人的心会格外坚强和豁达,除了要忍耐独自在外放牧的无数白天,还要面对自然灾害,面对原始生存方式和这个世界的对弈。 作者体验冬牧场生活的点滴,我体验她的文字,然而无论何种体验,都无法说是真实与完整,我们会在加深的兴趣与不断地获取中,发现背后更深的涵义,发现更神秘与无法理解的未知。读《冬牧场》,让人难以释怀,她的文字使得牧民贫瘠艰苦的生活变得有趣,居麻的不耐烦和自以为是也变得可爱,大嫂的沉默变成了妇女的智慧。冬牧场的生活,也有了珍贵之处。然而,互助式的,我们被作者清爽和精灵的文字打动,其实也是被哈萨克族人清爽和精灵的生命形式所打动。李娟将这种旁人看来苦不堪言的经历叙述出活色生香的趣事,不得不赞赏作者驾驭这些看似平凡质朴的文字的功力,当然更有她独特而深刻的观看事物的视角。
冬牧场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作者记录了她在冬牧场的整个生活。
只有身临其境才有能有感而发,与生活在灯红酒绿的城市人生活的相比,他们活得好像更纯真,更踏实。贫穷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但他们渴望知识,渴望学习汉语,更渴望和汉语人民交流。作者生活在他们当中我首先想到的是:民族团结一家亲~
故事情节没有那么跌宕起伏,有的只是平平淡淡,但正是这份平淡让不了解哈萨克民族的人儿们对他们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
希望想要对哈萨克游牧民族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可以读读此书~
过去的游牧真的很辛苦~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旅途十分艰辛。只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快乐,希望生活在城市的人们也能体验体验这份宁静,这份慢节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