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双城记 读书笔记(3)篇

作者:查尔斯·狄更斯 《双城记》是狄更斯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在他的全部创作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同他的其他作品相比,它更能反映出作者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貌,在某种意义上说,这部作品富有狄更斯的特色,作者身上的戏剧气质在这部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狄更斯曾说,这部小说使他“深受感动,无比激奋”,并且渴望能亲自在舞台上扮演西德尼·卡顿。《双城记》自问世以来,深受读者的欢迎,能和《大卫·科波菲尔》相媲美。双城记的“双城”指的是巴黎和伦敦。正直善良的马奈特医生由于告发贵族的恶行而被投入巴士底狱,他的孤女露西被好友洛瑞接到伦敦抚养长大。贵族青年达内憎恨自己家族的罪恶,放弃家族财产到伦敦当了一名法语教师…… 双城记在线阅读地址双城记 读书笔记 第(1)篇

一个时代一本书,时代造就了一群人,一个人造就了这群人的这本书。法国大革命下,人吃人的灰暗,旧的压迫者被推翻,新的阶级又成为了新的压迫者。权力是最令人向往的东西,也是最令人丧心病狂的东西。它使那些清醒的人丧失理智,使那些突然得到它的人为之而癫狂。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坏的时代。世代如此,循环往复,我们所看到的是这些人推动了所谓的时代的进步,但同时,也看到了所有人的牺牲,鲜血,痛苦,仇恨,一切现在受人诟病的东西

筑成了一个个时代。

在湍急的充满污浊的洪流中,总有一群群善良可爱的人,洛瑞先生为了使命不畏险阻的精神,对露西一家尽心尽力。马奈特医生受了十几年的迫害之后,却毅然抛下仇恨,将女儿嫁给达内。这份对女儿的爱冲破了仇恨。充分印证了爱比恨更深刻。还有我的卡顿,多么好的一个人呀,为了心爱的人甘愿受难,这份爱,是那个时代的一股清流,也正是那个时代不曾拥有的东西。德法日夫人也有爱,只不过,这份爱在日积月累中变成了恨,入股的恨。

最后我想说的是,狄更斯!大神呀!!令人膜拜,一个作家写的并不是像教科书那样无味的东西,而是细致入微地从各个方面去把握人的心理活动,每个角色都塑造地令人仿佛身临其境。幽默的笔法,那些令人不得不摘抄划下的句子,天呐,

敬佩的我都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出我的内心的想法了

就到这里吧

看一本书,获得一种新的体验,学习一些新的东西,是一生的功课啊

双城记 读书笔记 第(2)篇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绝望之冬;我们拥有一切,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正走向天堂,我们都在奔向与其相反的地方; 简而言之,那时和现在是如此的相像,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

这正如我们这一代所处的年代,读小学时大学不要钱,读大学时小学不要钱;其实每一代都有自己的路,只是我们面临的环境不同,做出的抉择也不同罢了;小时候觉得幸福,很简单,长大了才发现,其实简单就是幸福。不同的阶段都有好与坏、善与恶、白与黑,我们需要辩证的去看待,没必要为绝对善或绝对的恶去争论,有时认真也就输了,正如女生比较喜欢坏一点的男生一样,我们做最真实的自己就行了。

双城记 读书笔记 第(3)篇

狄更斯的小说总是前面让我难啃,后边让我欲罢不能。喜欢外国文学讲的不只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更是普遍存在。有人自由,有人就在受压迫。统治者不同了,但罪恶的果实专制的暴虐依旧存留,甚至更甚。

有一段话很喜欢也很深刻:在用相似的大锤再一次把人性击得走样,人性肯定扭曲成同样的畸形;再一次播下一样是掠夺和压迫的种子,结出的必然是相同品种的果实。一代又一代,一个国家又一个国家,何尝不是这样呢?

最喜欢的是卡顿,有人因爱生恨,有人被仇恨蒙蔽双眼,有人被狂热冲昏,有人面对苦难哭啼昏厥,但他因爱而崇高。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双城记 读书笔记(3)篇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