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悉达多 读书笔记(3)篇

作者:赫尔曼·黑塞 上世纪60、70年代是欧美青年心灵自省的年代,赫尔曼·黑塞的《悉达多》成为一时经典,类似该书的心灵旅程,也被许多流行歌手和乐团写进青年摇滚的歌声中。这本书成为摇滚史上梵高式的传奇人物尼克·德雷克的灵感来源。也被美国“垮掉派”作家亨利·米勒所欣赏。著名的台湾舞团云门舞集的保留剧目《流浪者之歌》正是由此改编。本书译本来自较早研究翻译黑塞作品的台湾著名翻译家、散文家苏念秋女士,为国内广大黑塞作品爱好者 提供了一个上佳的译本选择。 悉达多在线阅读地址悉达多 读书笔记 第(1)篇

《悉达多》为什么这么一本充满东方智慧色彩的书居然出自一个德国人笔下。作者赫尔曼黑塞以心理分析方法来塑造人物,用大量的抒情、哲理、内心的演变来进行故事的描写。整个故事不复杂,几句话就可以概括,一表人才婆罗门贵族青年悉达多,年轻出去修行,碰到了佛祖,他狂妄自大不认同佛祖,离开佛祖继续修行,却被世俗束缚,金钱权利欲望,活了几十年,他感到不能忘初心,扔掉所有家产继续艰苦修行,在河边被摆渡老人指点,顿悟,知识可以传授,但智慧不行,爱才是世界最重要的。如果智慧的悟性可以引领我们去找到救赎之路,难道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智慧和悟性吗?n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史铁生《我与地坛》n读罢此书我应该对自己有些检讨,自己戾气太重,对自己看不惯(其实是不合自己心意)的话、事和人会毫不犹豫的进行批评指责,讽刺的话层出不穷。稍有所得,很容易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见解是绝对正确的,自己是最博学的。到处去教训别人,每个人都只有一个视角,就是自己的视角。却不懂得换位思考为什么别人会这样思考这个问题。看书的乐趣就是如此,有所得到,便是最好。《悉达多》我想用一首歌来表达:nn穿过幽暗的岁月nn也曾感到彷徨nn当你低头地瞬间nn才发觉脚下的路nn心中那自由地世界nn如此的清澈高远nn盛开着永不凋零nn蓝莲花 啊啊nnn

悉达多 读书笔记 第(2)篇

因为书名,先前还以为是佛祖出家修行的故事……但也许真有一些相似,虽然我对佛学并不了解。苦心追求圣人的完美,寻求另一个自我,但后来才发现活着的真理在黎民百姓那里,一粥一饭半丝半缕都渗透着生命的真谛,原来经过几乎一生的追求,终于体验到万事万物的圆融统一,所有生命的不可摧毁的本性,并最终将自我融入了瞬间的永恒之中。

也许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两个“自我”,理性有限的自我和感性无限的自我。也许在另一个宇宙,存在着另一个不一样的我?有时同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也许就是两个宇宙里的两个自我在彼此感应吧。

感觉文章不太像小说,而像一个人的成长故事,或者是一篇语言优美哲理丰富的散文。


悉达多 读书笔记 第(3)篇

感受你,接纳你,爱你,因为是你。

        这个曾经对爱不顾一屑的人,最后竟然觉得爱是这世间最重要的。曾经任性,个人主义的悉达多也变得包容、尊敬、理解任何事物,同时也接受并且承认曾经一度想要杀死的“我”。

       温润的“我”,尖锐的“我”,善良的“我”,邪恶的“我”,骄傲的“我”,谦逊的“我”,勇敢的“我”,懦弱的“我”,“我”就是这世间的矛盾体,是悖论,但这些都是我,每一个“我”组成了这个完整、饱满、复杂的我,无论是好的坏的,我都不能拒绝这其中任何一个“我”。我会踌躇挣扎迟疑逃避,甚至想死,但是最后露出灿烂笑容的那个人也是我啊,每一个“我”的存在都必不可缺,这才是我。

        世间万物,皆为必然,只需我欣然赞同。【难啊】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悉达多 读书笔记(3)篇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