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书法思考网,注册用户可以投稿!

极花 读书笔记(3)篇

作者:贾平凹 贾平凹最新长篇小说,一度引发争议。小说写被拐卖的女子的遭遇,也是写作家内心的恐惧与无奈,更是写作家对乡村沦落的担忧。作品保持了作家的既有水准,在写法上有所创新,从女孩被拐卖到偏远山区的男性家庭开始,用全息体验的方式叙述女孩的遭遇,展示了她所看到的外部世界和经历的内心煎熬。这部作品从拐卖人口入手,真正关注的是当下中国最为现实的贫困农村男性的婚姻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冲击力。是贾平凹创作中又一特色鲜明的作品。 极花在线阅读地址极花 读书笔记 第(1)篇

贾平凹的书看过几本了,《浮躁》《废都》还有这一本《极花》,感觉有点年岁的名作家都极有社会责任感,其作品总能准确捕捉时代最揪住人心的社会矛盾,用文学家的笔墨描绘出整个时代人们内心的普遍痛楚和悲哀。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初见成效,然而在传统家国天下的道德文化消遁而新的精神文化家园尚未建立的背景中,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表象中,作家触摸到了人们内心普遍的浮躁。新的世纪,新旧文明碰撞较量,当文化堕落为商品,艺术沦落为金钱,教授像商人,作家像政客和流氓,夫妻同床不同梦,离婚就像过家家,这个时候,纵使有着十二朝古都的历史积淀,也只能是一座废都!

这一本书,最不像一本小说,完全是一个被拐卖女孩的血泪控诉,她一个人神经质的絮絮叨叨,她内心深处的向往与挣扎。这就是这本书在表达上的高明之处,他用主人公的眼睛来看待中国的农村与城市,将主人公的内心伤口撕开让他血淋淋的展示给我们。在这个大变动的时代,城市在极速发展,农村在快速消亡——当然,那些离城市近地理位置好的农村,不断被城市包围,蚕食,变为城市,农村人也就成了城里人,至少物质上接近,外表上相似。但是,那些边远山区,就像本书主人公胡蝶被拐卖的陕西偏远山区,或者她的农村家乡,虽然也是共产党的天下,也享有党的阳光温暖,但到底因为闭塞落后,生活苦寒,见识浅陋,因为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而只能面对慢慢消亡的命运。试想,一个满是光棍的村子,就连村支书都是只知道揩油占小便宜,见着一个驼背女人都饥不择食,满村的光棍们只能看着老人雕刻的石头女人意淫,或者有钱的去外地人贩子手里买个媳妇甚至兄弟合伙买一个妓女还当个宝贝一样,那些人吃着最粗糙的食物,说着最粗鄙的话,做着最低级的梦,串门,骂街,偷盗,打女人,尽管如此不堪,却还是重男轻女,只盼望生个男孩传宗接代,殊不知岁月轮转,悲剧重演。如果没有外来文明的介入和帮助,这样的农村消亡只是时间问题。纵然胡蝶重新回到了那个地方,也改变不了什么。虽然胡蝶受过一点教育,虽然她极力排斥那种低等动物一般的生活,她努力让自己与众不同,但她也只能做一个母亲,一个对丈夫没有爱情却又慢慢被软化被接受的农村媳妇。对于命运,她无处可逃,无法选择。她一度被解救,然而一边是父母一边是孩子,她的心生生被撕裂。尤其是舆论这把杀人的软刀子,又再一次把她逼去了那个苦寒之地。当她只能选择远嫁来逃脱舆论压力的时候,她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回归,回到孩子身边。她是一个好母亲,虽然她的孩子是罪恶的产物。像胡蝶们,这个世间还有她们未续的梦么?想她再一次离开时,想着母亲几十年辛苦养育几年苦苦思念与寻找以致熬白满头青丝,她的心该是在滴血,在撕裂!所以,作家写她重新回到村里,现在石头女人身边,身体在迅速消瘦,最后虚脱成一只风筝。是的,是一个断线的风筝,那头的母亲,此生相见已是遥遥无期,自己的心灵无处安放,没有家,只能随风飘扬。作家到底心善,她给胡蝶找了一个相对好一点的人家,黑亮憨厚,老实,勤快,黑家家境还好,黑家人对胡蝶好。在这本书里,也仿佛透出那么一点希望,几个年轻人凑一块种植本地特产血葱,准备大干一场——虽然还没看到收成就为钱而争执算计,到底是有了合作,有了发展,如果能够得到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在道路交通和通讯上得以改观,在教育上大力发展,也许到了胡蝶的儿子兔子那一代就不要买媳妇了。

这是我看完这一本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极花 读书笔记 第(2)篇

坦率的讲,蝴蝶从反抗到沉默、从沉默到妥协、从妥协到接受,从接受到习惯的转变是让我感到欣慰的。甚至黑亮父子的忠厚善良也让我觉得胡蝶的运气是好的。或许这样的说法是荒谬的,毕竟这些都是建立在胡蝶被拐卖这个基础之上的。可拐卖的事实已经发生,对于胡蝶个人来说,难道拼死反抗就更有意义么。这样矛盾的心情,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着。黑亮父子并不坏,甚至胡蝶一开始也强迫自己不能对黑亮太好,可他们毕竟是胡蝶的买家,尽管可能是最好的买家;胡蝶并非不想反抗也从没忘记逃跑,但最后却接受并习惯了圪梁村的生活。至于老老爷这位代表着文明与智慧的老人,却摆脱不了传统文化中宗族观念的限制,只是将胡蝶的遭遇视为天命的安排。不知道这是讽刺还是无奈。在圪梁村这个落后闭塞的地方,村里媳妇儿大多是买来的实事,重男轻女的恶习与遍地光棍的实际情况又让我不知该如何评述。在胡蝶的梦境中,她被解救了,可被解救之后的她却因为城里人不怀好意的好奇与言谈举止间的歧视,因为她对儿子的思念返回了圪梁村。或许在老老爷为她系上祈求好运的彩花绳时,她就已经不再是那个喜欢高跟鞋向往城市生活的胡蝶了,而成了圪梁村的媳妇儿。生活的力量,强大的有些可怕。那一晚村口未能出现的母亲,是彻底结束了胡蝶对城市最后的一点点留恋,残破的亲情从此只能寄托在儿子身上了,兔子的出生让胡蝶的心在圪梁村扎下了根。看着胡蝶对还是婴儿的兔子自言自语到“既然能从村到城,也就能来这里么”时,本能的感到释然。过往的不幸与现世的安稳,胡蝶总算是找到了生活的平衡。可是,我却也总是忘不了胡蝶被拐卖的事实,我也无法知道胡蝶要怎样才能守护好这个难以愈合的伤疤,而那个还未实现的城市梦对于这个20出头的姑娘真的就此结束了吗…n胡蝶的悲剧已然注定,也许比起讨论胡蝶的选择与转变,更加重要的是思考如何从根本上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虽然用动物保护的口号来总结人口贩卖十分不恰当,但现实却是如此——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而这“买卖”背后的社会原因,才是伤害的基础。最后,愿那个回到了大山里的姑娘,过得安好。

极花 读书笔记 第(3)篇

初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是源于新闻经常报道的关于拐卖妇女的事情,想看看作者会去怎么描写这一个令人发指的事件,想看看作者会怎么批判农村的愚昧无知。

可是读完整本书,我才发现我错了。刚开始的时候,描写胡蝶在窑里度日如年的经历,最后到被磨平了性子,成为了黑亮的媳妇。最后结局部分以一场梦的形式,假设了胡蝶被解救之后,社会媒体为了极力表彰所长,一次次去揭开胡蝶的伤疤,并在上面不断撒盐,真的很令人痛心。

阅读完了整本书,突然想起李杨导演的《盲山》,故事跟这个很类似,是一位女大学生被拐卖到山区最后被成功解救出来的故事。但是这部电影却没能够在国内上映。原因想必大家都懂。

真心希望我们能够(盗用影评)有改变国家的电影,而不是有改变电影的国家。也希望女性同胞们能够提高警惕,不贪小便宜,能够独立的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如侵权,联系删除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极花 读书笔记(3)篇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