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康永 情商是什么?在蔡康永看来,情商,是人应对一切关系的能力总和,而情商真正的意义,在于愉快地做自己。我们训练情商,不是为了扭曲自己去讨人喜欢,而是为了做情绪的主人。康永哥的高情商,对外表现为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对内则表现为平静愉悦,内心自洽。让自己开心的同时,也让世界开心。只有想得通透,才能活得痛快。拥有高情商的人,可以让自我活得更加舒适,不会陷入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进而在爱情、亲情、友情中,都能更好地经营一段舒服的关系。 蔡康永的情商课:为你自己活一次(试读版)在线阅读地址蔡康永的情商课:为你自己活一次(试读版)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1)篇
窥一斑而见全豹,从仅一两万字的试读版上还是可以发觉这本书和《蔡康永的说话之道》类似,犀利俏皮,充满生趣。表面上书中所说的理论已经是老生常谈,梳理了大众对情商的常见误解,针对常见的情商问题融合作者的思考,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可操作性较强的方法,比较实用的一些小技巧引导读者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比起一般的说教励志,这本的内容还可以接受,精简的行文非常适合现在人的阅读习惯,比较适合中学生阅读。
辨识情绪都从哪里来的?它们来做什么?它们来了以后,我该怎么办?要把它们各自安放回去时,该放回哪里?这就是我建议的情商。
情商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是接纳自己;不是为了投人所好,而是更好追求自己的目标,满足自己的利益。
好情商是接纳自己的情绪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带情绪的展现对他人的反馈,让周围的人感受到你的真诚,让做了有利于自己的事情的人感受到你的感激,让做了伤害你事情的人感受到你希望表达出的不满。不带情绪的给予别人适当的反馈,将着眼点放在自己身上,放在如何处理事情上,放在优化自己的人际环境上。
绝大部分人做事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实际上,绝大部分人做着对自己不好的事。极易好歹不分、恩将仇报。
把自己压抑到没脾气,那当然不是情商,那是欲练神功,只好自宫。永远对人笑眯眯的,那也不是情商,那是带了个令人窒息的面具。我们向往好情商,就是为了能好好做自己,而不是委屈自己,迁就别人。我们只活这一次,想想你我活到今天此刻,已经为了别人的要求,别人的评价,放弃了不知道百分之多少的自己。但没关系,只要肯探索情商,信任情商的力量,那些掉落的自己,都会重新又长回来。当你我因情商而终于醒来的的那一瞬,你我都开始,为自己好好活一次吧!
不让想象误导事实,事实只能面对和接纳,并且要心平气和的接纳,不这样就会自我损毁,将极为珍贵的心力浪费在完全无效的地方,严重妨碍追求自己的目标和利益。
当我们觉得每件事都有个“应该”的样子,而这些事却都不对,都不合我们期望的时候,我们就唤来了许多“应战”的情绪:嫉妒、愤怒、自卑、猜忌……都来了。我们调出了各种对付敌人的情绪,但其实并没有敌人出现,可是因为我们身上粘贴的那些原则,带领着我们到处树敌、到处去评断与我们无关的事、到处去宣示那些“理当如此”,于是,只要对方不听话,只要生活不听话,只要世界不听话,我们就觉得“有人跟我们作对”。然而,因为这些我们以为的敌人,根本不是敌人,当然也就无敌可退。我们莫名其妙唤出场的这些应战的情绪,卡在台上,怎么退场?
做自己是理清自己的愿望、欲望、目标和利益,而不是哗众取宠,不是去标榜与众不同。
“抽烟、买醉、约炮、旅行这些事看似很酷,其实这些事一点难度都没有,只要愿意任何人都能做到。更酷的应该是那些不容易做到的事,比如写书、健身、赚钱、钻研,这种在常人看来无趣且难以坚持的事情。”
想“做自己”,我们首先要真心地面对这件事,就是“我们的感觉”。要真心面对自己的感觉,对很多人来讲,好像会害羞。因为其实我们不喜欢承认我们有感觉。承认自己“有感觉”似乎很脆弱,有点没面子。我们吃面时会说“好烫”,吹了风会说“好冷”,但就这样了。我们爱或恨某些人,往往一辈子不说;我们寂寞或痛苦时,习惯忍住说“我没事”。我们人云亦云地推崇乐观,根本不管硬撑的乐观要付出什么代价;我们也盲从地逃避悲伤,根本不管悲伤在关键时刻有多么重要的作用。我们常常瞧不起自己,又常常对自己生气。我们什么都想要,可是一旦要到了,又立刻觉得不够。这样的我们,对自己的各种感觉,习惯不观察、不面对、不拿捏、不安置。我们忽略自己、背对自己,却同时缘木求鱼地想要做自己,这如同一边吃宵夜,一边把体重计一脚踹到角落去再丢块毛巾盖住,却幻想着人鱼线与马甲线。如果我们开始学着面对我们的感觉,进而能够恰当地拿捏我们的感觉,我们的内心一定会开始一步接一步地改变。这样的改变,新闻无从报道,路人不会围观,但之前被记者拦住的那位大妈,应该会竖起大拇指说:这改变才叫了不起,因为改着改着,会就此变幸福啊。
平静接纳上天的安排,不为自己无法掌控、无法改变的东西焦虑,无论事件会如何恶化。尽人事听天命,面对忧郁是这样,面对无力挽回的结局,面对无法治愈的疾病,面对已经破碎的婚姻也是这样。
安全感不能只来源于良好的预期,更来源于对可能出现的无力改变的不好结果的理性接纳。婚姻的安全感不能只依赖于夫妻的深情,也同时接纳离婚的可能。健康也同样如此,希望治好,但接纳治不好的可能。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收获安全感。
忧郁症患者接受心理治疗的过程,他们很意外地发现,这些患者并没有减少忧郁,只是变得能够面对自己的忧郁。也就是说,本来丧失胃口与味觉的人,渐渐尝得出苦与甜,而不是被弄成只尝得出甜,却尝不出苦。
只有事实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对世界对他人的想象需要自己根据事实自己调整,不能沉迷于内心戏,因为结果不会配合演戏。
如果这些“理所当然”大多未经检验,来路不明,为什么还把它们理直气壮地贴满了全身上下,当成我们的标签,甚至我们的鳞甲?
我们愿意克制、修饰自己的语言不是为了别人,而是因为自己需要朋友。
“尽量别让自己 说出我字”,是一个很实用的技巧。
聊天时每个人都想谈自己。当你想要被别人喜欢的时候,你只要把别人放在你自己的位置上想,那就轮到你来扮演这个“最上道”的朋友了,扮演这样一个朋友,最高原则非常简单:“尽量别让自己 说出我字”。听起来很容易,但你可以试试看,跟朋友聊天十分钟,不要说出我字。对,就是不要说出我字,每次想说我字时,都改成你字或是他字。你会发现这十分钟里面,本来不断说着,我昨天,我觉得,我买了这些句子的自己,忽然变成一个不断把话题丢给对方,让对方畅所欲言,超级上道的人。
把对方看在眼里,放在心里。交谈时不时地望著对方,带一点点观察,让对望充分感觉到,她在你眼中的存在。让对方觉得被重视。
在说优点的时候,可以用“你们”,例如,“你们富人”、“你们高材生”、“你们优秀员工”、“你们漂亮的女生”有这样那样的闪光点。在说下级、工作对象、他人缺点的时候,要用“我们”把自己包进去,例如“我们拆迁户”、“我们村民”、“我们处室”、“我们几人”有什么需要注意,有什么缺失。棘手、刺耳的问题则还要尽量按蔡康永的建议用“他们”当替死鬼。
在公事上,必须问出尖锐的问题时,我建议拿“抽象的第三方”来当替死鬼。“老板,全省的经销商他们叫我来问您,如果您海报印这么大,他们要贴在哪里?”
还有一种说法,可以尽量把对方听来刺耳的,有审判味道的字眼,改成用一些“具体的陈述”,例如:“蔡教授,同事都在传你的论文是抄袭的。”可以改成:“蔡教授,我们收到这份英国的学术期刊,上面这篇论文,跟你上个月发表的那篇,内容上重叠的部分,大概有五千字”。虽然用字比较多,但也显得比较具体,不像是直接指责对方,而是要求对方就事论事。
就像对女生的追求一样,既是打扰,也是一种恭维。
适度的挑衅,绝对能让谈话热络。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意见被重视,被探讨,而不是被一个没有原则的人点头称是,敷衍了事。
蔡康永的情商课:为你自己活一次(试读版)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2)篇
看了蔡老师为你自己活一次这本书:
面对我们终将到达的死亡终点,人生的过程、沿途的风景与自身的感受才是最大的意义,内心强大之道,只能依赖自己。你笑了不需要世界跟你一起笑,你哭了也不需要世界跟你一起哭。笑与哭,都是你自己的珍贵情绪,让世界是世界,让我们是自己。内心强大,没什么好羡慕的,一步一步迈过去,就能到达。只是,你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迈出你的第一步呢?
1.我们要相互依靠,而不是相互控制
2.“自己”很抽象,却也如此扎实与重要
3“负面”情绪,跟你想的不一样
4.负面字眼,其实,蕴藏蓬勃生机
5.让山是山,让我们是自己
蔡康永的情商课:为你自己活一次(试读版)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3)篇
情商课最近很火,因为生活在社会上的我们,勉强撑着的被生活被事业被人际交往磨的越来越不像童年时那样简单而快乐的存在了,这是人成长的代价,情商课都在提醒我们做自己,可是却没有告诉我们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做自己,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每当下班回家只剩下孤单影只的我,脑袋里装满了种种问题,为什么不快乐,却逞强着去做些事情来逃避,明明想睡觉却怎么也合不上眼,想象着让家人们不为自己担心,想象着以后事业有成让孩子过的更幸福,可是这个多变的世界总是带来不可预知的情况,大的,小的,悲伤的,难过的,想想带着面具生活的你摘掉它有多困难,因为不想被看透自己的无知,愚蠢,甚至可笑!享受安静的同时,享受独处的同时,也享受不想和任何人说话,不想违背自己的意愿做任何事,我真的好累,好累,好累。我变得越来越孤僻了,越来越不会说话了,总有一天我会被这个世界淘汰吧。